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晶元股再遭華爾街打擊 高盛下調英特爾評級至「賣出」

晶元股再遭華爾街打擊 高盛下調英特爾評級至「賣出」

在摩根士丹利發出對晶元類股「撤離」警告之後,晶元股再遭投行重擊。

美東時間8月10日周五,高盛將英特爾評級從「中性」下調至「賣出」。高盛指出,英特爾反覆推遲採用下一代晶元製造技術,說明它的晶元製造技術問題是個大問題。

該行分析師Toshiya Hari在給客戶的一份報告中表示,英特爾在採用10納米晶元製造技術上陷入了困境,這讓它面臨著競爭優勢的挑戰,也影響到它一系列的產品。

我們認為英特爾面臨的製造問題可能比大多數人認為的要更嚴重,這將對它的市場份額和支出水平產生持續影響,因為英特爾需要與其越來越強大的競爭對手台積電生態圈進行對抗。

Hari把英特爾目標股價從49美元下調至44美元。周五,英特爾收跌2.57%,收盤報48.85美元,意味著調整後的目標價距離周五收盤價還有10%的下跌空間。

不過,與此同時,高盛將AMD評級從「賣出」上調至「中性」,稱英特爾新產品的推遲將使AMD有機會在多個領域獲得市場份額。

在採用10納米製造工藝的問題上,英特爾反覆的延期。英特爾上月表示,將於2019年的假日購物季發布10納米晶元。而與此同時,英特爾在處理器市場的主要競爭對手AMD將於今年年底推出7納米製造工藝的產品。更小的納米晶元製造技術,通常讓晶元製造商能夠製造出運轉速度更快、更節能的晶元。

周五,晶元類股集體下跌,微芯科技收跌10.88%,英特爾收跌2.57%,博通收跌2.01%,AMD收跌0.21%,費城半導體指數收跌2.47%。

周四,摩根士丹利對晶元類股發出警告,稱是時候從作為市場寵兒的晶元類股中抽身出來了。 摩根士丹利表示,隨著周期性風險的累積,美國半導體行業目前的風險回報比率處在三年來最低點。包括Joseph Moore在內的分析師表示:「周期性指標正閃著紅燈。」

摩根士丹利將美國半導體行業評級從「持平」(in-line)下調至「謹慎」。這是該行的最低級別評級,意味著他們相信該板塊在未來12至18個月有可能跑輸大盤。

此外,周四盤後,微芯科技公布財報,引發市場對該行業放緩及貿易影響的擔憂,也令晶元股進一步承壓。該公司警告,削減過多的渠道庫存將給營收帶來壓力。該公司還表示,擔心美國對進口產品的消費者徵收關稅所帶來的影響。該公司CEO Stephen Sanghi在電話會議中表示,所有有關關稅的討論都讓我們的客戶感到緊張。

摩根士丹利表示,微芯科技提供了首份確鑿的證據,表明貿易緊張對商業產生了影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爾街見聞 的精彩文章:

重大政策變化!央行、銀保監會二連擊,到底發生了什麼?
四月美債收益率暴漲的「驚人」解釋:俄羅斯一個月清空半數美債持倉?

TAG:華爾街見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