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
? 本文來源丨十點讀書(ID:duhaoshu)
▼
網上有這麼一句話:「沉默,是一個人最大的哭聲。」
意思是,人之所以沉默,是被生活抹去了稜角,是對世界的一種妥協,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
我卻覺得,如果你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這不是懦弱,不是妥協,而是意味著,你看淡了很多事,看輕了很多人,你變得越來越成熟。
1
把人看清,不如把人看輕
年輕的時候,特別喜歡與人爭辯,特別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遇到點芝麻大的事情也喜歡找人訴苦。
後來,慢慢長大,發現越來越喜歡沉默的感覺。
不再急著與人辯駁自己的看法,逐漸明白,不是所有人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經歷不同,三觀不同,對一件事的看法也一定會有所不同。
不再把自己所有的喜怒哀樂都寄托在別人的身上。覺得跟誰在一起舒服,就多多交往,如果覺得累了,選擇沉默,慢慢遠離便是。沒必要強求自己去取悅誰,迎合誰。
生活里有了苦,也不再急哄哄地找人訴苦。說得多了,別人只會覺得你矯情,不如找一個安靜的角落,找一件令自己開心的事情,獨自療傷,寂靜歡喜。
人這一生,終究會遇見許多人,而每一個出現在你生命中的人,都有其意義。
愛你的人,給你溫暖與勇氣;你愛的人,讓你學會如何愛與分享;你不喜歡的人,教會你如何寬容和尊重;不喜歡你的人,讓你學會自省和成長。
人生就像一場旅行,有的人在這一站下車,有的人在下一站下車,能同行一程,已是莫大的緣分。
當陪你的人要離開時,即使不舍也該心存感激,學著看輕,然後揮手道別。
2
把事看透,不如把事看淡
很久以前,一位國王想找一句話,這句話要讓高興的人聽了難過,難過的人聽了高興。
但他花了很多時間問了很多人,都沒有找到。
直到有一天夜裡,在夢中一位智者對他說了一句話:「這一切都會過去的!」
世事如煙,滄海桑田,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沒有一件事是永恆不變的。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瘋狂地喜歡上了這句話:「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人生數十載,我們現在所在意的、計較的、已得的、未得的,不過是生命長河裡非常短暫的一瞬,幾年或者十幾年之後再回過頭來看,一切都是過眼雲煙,完全不值得我們耿耿於懷。
3
把心放寬,把事看淡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
很喜歡在QQ空間里發表說說,或者發朋友圈,用簡單的幾句話,表達一些自己當時的所見所感,或者一些別人不易察覺的小心思。
等到多年之後,再去翻曾經發的說說、朋友圈,會覺得自己曾經的言論很矯情,恨不得全部刪除。
其實,這就是生活的本質,不管當初多麼歡喜、在意,隨著時間的流逝,一切都會慢慢變淡,成了你生命里一段縹緲的記憶。
所以,你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喜歡在人前表現自己,越來越深刻地明白:
愛過恨過,皆成經過,好事壞事,終成往事。
把心放寬,把事看淡,在沉默中獨享自己的小心事,就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4
喜歡沉默,不過是因為越來越成熟
看過這麼一句話:
沒人在乎你怎樣在深夜痛哭,也沒人在乎你要輾轉反側的要熬幾個秋,外人只看結果,自己獨撐過程。
等你明白了這個道理,便不會在人前矯情,四處訴說以求寬慰。
當你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應該是你越來越成熟,很多事看淡了,很多人看輕了。
所以,當想爭辯的時候,想一想,就算了,於是選擇了沉默。
一個人再聰明,也不能事事都看透;一個人再智慧,也不能人人都看懂。
真正成熟的人,明白往事如流,人生最好的狀態,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
往後餘生,願你不爭不搶,不鬧不惱,不卑不亢,沉默以對,寂靜歡喜。
— END —
回復「
晚安
」,小書送你一張特別推送*來源丨十點讀書(ID:duhaoshu),作者簡介:
May,十點君的人
。本文首發十點讀書(ID:duhaoshu),超2000萬人訂閱的國民讀書大號,本文經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繫原作者。*齊默丨聲音和讀書愛好者,某某和某某某機構聲音指導,一個當得了主播的優質工科暖男。座右銘:當不好主播的工科男成不了優質暖男。
*每晚一本書丨每晚讓思維充充電,做一個有內涵的人。
*圖片來源丨別樣網
往期精選
▼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
點個贊就像是對我說晚安~



※請感謝生命中,那些默默為你撐傘的人
※」最難的不是如何抵達,而是出發「
TAG:每晚一本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