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AI產業生態逐步成型,場景應用將集中爆發

AI產業生態逐步成型,場景應用將集中爆發

作為研究開發用於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以及應用系統的新的技術科學,如今人工智慧(AI)已經不再是一個新名詞。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背景下,理論演算法的革新、計算能力的提升及網路設施的演進,驅動人工智慧發展進入新階段,終於由科研真正走向了行業應用。

2018-2022年中國人工智慧市場規模預測

數據來源: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2018年5月

總體來看,在試點示範以及重大工程的牽引下,2018年上半年我國的人工智慧產業呈現出持續、高速成長態勢,不僅在基礎層、技術層、應用層逐步構建起完整的產業鏈條,而且與金融、交通、醫療、教育、農業、製造業等場景跨界融合程度不斷加深,創造出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未來,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與各行業之間的相互融合會更加深刻,對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將發揮更大的戰略支撐作用。

產業鏈條構建完整,跨界融合不斷加深

技術創新不斷湧現。2018年上半年,以基於神經網路自然語言處理、DuerOS對話式人工智慧系統等為代表的多個人工智慧技術領域實現突破進展,不論科技巨頭還是初創企業,都在致力於不斷創新,以創新驅動支持人工智慧產業快速發展。例如,臻迪(PowerVision)基於自身在機器人行業深耕細作多年所積累的各類感測器、慣性導航、運動控制、相機、視覺檢測/識別、SLAM等核心技術,通過嵌入式端一體化集成平台的系統架構及優化設計,突破了移動平台硬體資源的限制,使水下機器人能更加準確、智能、全面地感知目標。2018年7月4日,百度度秘事業部正式發布最新的DuerOS 3.0,使賦能的產品能夠實現語音多輪糾錯,進行複雜的遞進意圖識別與帶邏輯的條件意圖識別,從而更加準確判斷用戶意圖,利用擴展特徵理解用戶行為,最終實現功能升級維護。2018年5月,國產大規模光量子計算晶元、首款IoT晶元正式問世,並成功進行了一種重要的模擬量子計算演示,這標誌著我國已經擁有製備出大規模光量子晶元的能力,預計2018年下半年量產28nm HKC+工藝並藉此進入AI晶元領域。

產業鏈條基本形成。2018年上半年,隨著互聯網企業的紛紛布局和創新創業企業的大量湧現,我國人工智慧產業初步形成了從基礎支撐、核心技術到上層應用的完整產業鏈條。基礎層方面主要包括AI晶元和感測器兩個核心領域,2018年以來,國內諸如地平線機器人、華為、中科院寒武紀等企業也已進入人工智慧晶元領域。2018年5月3日,寒武紀科技公司發布自主研發的Cambricon MLU100雲端智能晶元和板卡產品、寒武紀1M終端智能處理器IP產品。這款國內首個雲端人工智慧晶元,理論峰值速度達每秒128萬億次定點運算,達到世界先進水平。2018年7月4日,百度CEO兼董事長李彥宏發布了百度自主研發的AI晶元「崑崙」,其中包含訓練晶元崑崙818-300和推理晶元818-100。隨著我國龍頭骨幹企業投入不斷加大,未來中國人工智慧晶元企業必將與全球晶元巨頭正面對決。技術層方面,國內主要聚焦於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以及機器學習領域。2018年年初,依託於科大訊飛的技術支持,莫比斯通過與咪咕靈犀App連接使用,集聚了一次喚醒、多輪交互、高識別率的語音識別和先進的語義分析系統。應用層方面,「人工智慧+」戰略正穩步推進,其中在金融、交通、製造業等領域的應用場景不斷拓展。2018年6月11日,百度正式發布首款自有品牌智能音箱「小度智能音箱」,不僅能夠實現百科查詢、天氣查詢、鬧鐘等功能,甚至可以用語音控制家中常用家電。2018年6月21日,愛奇藝公司發布了全球首款4G人工智慧投屏智能硬體——電視果4G,它集AI投屏、4G輕寬頻、mini路由等多重使用場景於一身,滿足用戶多樣化的需求。

人才培養步伐加快。2018年4月2日,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人工智慧創新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全國建立50家人工智慧學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並引導高校通過增量支持和存量調整,加大人工智慧領域人才培養力度。2018年以來,全國高等院校共新成立包括吉林大學人工智慧學院、天津大學人工智慧學院等在內的11家人工智慧學院,使我國人工智慧學院數量達到15家。同時,人工智慧人才培養中校企合作、協同育人也正在走向深入。2018年2月,重慶郵電大學與科大訊飛合作成立人工智慧學院。科大訊飛不僅提供項目資源教學、工程師參與授課,還將與重慶郵電大學共同打造圍繞大學生個性化培養的人工智慧智慧學習平台,同時釋放企業深度學習能力、開發版套件能力,讓師生能夠參與到人工智慧產學研中,真正實現培養過程與產業無縫對接。在課程設計方面,從崗位導向課程設計原則來說,要引導企業參與學校專業規劃、教材開發、教學設計、課程設置、實習實訓,促進企業需求融入人才培養環節。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大大緩解了目前人工智慧學院的師資緊缺問題,而且提升了學生人工智慧項目實訓能力。

技術創新不斷加速,產業生態逐步成型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2017年以來,人工智慧先後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和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並且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的《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正式確立「三步走」的發展目標。同時,「人工智慧2.0」被納入國家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中,不僅將通過數據驅動和知識指導相結合的方式徹底顛覆知識表達傳播模式,而且會把人工智慧研究理念從機器人轉向更加廣闊的智能自主系統。預計2018年下半年,全國各地將結合自身區位條件和產業基礎,出台符合本地區發展的戰略規劃、行動計劃、產業政策等,積極布局適合本地區特點的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實現從中央到地方的聯動機制,進一步帶動人工智慧發揮經濟和社會效益。

場景應用集中爆發。2016年之前,由於人工智慧技術還不成熟,相關企業主要還難以在場景應用領域大展拳腳。2018年下半年,隨著人工智慧產業鏈條上各環節的基礎條件已經具備,人工智慧作為生產方式的創新方式將會迅速貫穿到各行各業中。以智慧養老領域為例,根據2017年年底三部委印發的《關於開展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範的通知》,各路資本正積極謀劃布局智慧養老產業,預計2018年全年市場規模超過4萬億元。同時,由於可穿戴式設備、VR等技術產品的普及,中國智能家居將在下半年呈爆髮式增長,預計市場規模達到1334億元。

資金鏈條逐步偏緊。2018年以來,在國家在去槓桿等一系列措施的影響下,資金供需雙方都存在著較為緊張的局面,人工智慧創新創業環境面臨嚴峻挑戰。預計2018年下半年,我國人工智慧產業的創業和投資將呈現兩極化特徵,紅利持續和市場洗牌共存,一大批不具有市場競爭實力的企業將面臨退出市場的風險。從另一個角度看,只有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才能夠使得真正優秀的創業公司成長起來,那些具有關鍵核心技術、優秀商業模式等競爭優勢的創業公司將脫穎而出,實現金融資本的高效利用。

作者王凡,供職於賽迪智庫工業科技研究所

一碼不掃,何以掃天下

《中國電子報》版權所有

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電子報 的精彩文章:

通信設備廠商越洗越少,它卻憑10年深耕拿下這個大市場……

TAG:中國電子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