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豪華車的心買菜車的命,蔚來ES8實測續航178公里,未來在哪裡?

豪華車的心買菜車的命,蔚來ES8實測續航178公里,未來在哪裡?

近日,據某位蔚來ES8車主實測,蔚來ES8勻速120km/h在高速上行駛,實際測出來的續航里程僅有178km。

很快,蔚來在同等條件下進行了實車測試。在120km/h的等速續航里程測試中,ES8的續航里程為226公里。

此前,蔚來ES8官方宣稱NEDC綜合續航里程可達355公里。

為什麼會差這麼多?

實際上,NEDC綜合續航里程測試的駕駛環境遠沒有實際路況複雜,車輛實際續航里程相對於NEDC續航里程打折扣很正常。但是對於蔚來40多萬的ES8來說,178km的成績確實有些說不過去。

蔚來官方的測試里程達到了226公里,雖然多了將近50公里,但也算是實錘了。因為此次官方測試,車內僅乘坐兩人,而且是環形高速跑道。

考慮到蔚來ES8這款SUV的實際應用場景——一家人帶著行李長途出行,178km的測試成績造假的可能性很小。

國產純電動車中,已有吉利帝豪EV450,秦EV450,騰勢500等多款車型的工信部續航里程達到400公里或以上。

即使按照官方宣布的NEDC綜合續航里程可達355公里,蔚來ES8剛一交付,便在續航里程方面面臨著落後的窘境。


高檔SUV的心,市內代步車的命

ES8電池系統容量是70kWh,這直接限制了蔚來ES8的續航里程。按理說,ES8是一款全尺寸7座SUV,重達2.5噸,電池至少應該是100KWh。

但蔚來一直寄希望於換電模式,而換電模式要求後續車型電池規格統一。

ES8 是蔚來規模化量產車裡面最高級別的產品,考慮之後的低配車型,ES8僅僅配備了70KWh的電池。這也意味著,蔚來包括ES8以後的產品都將採用70kWh的電池。

換電模式確實可以讓電動車像燃油車加油那樣快速補充能源,但實際操作起來十分困難。特斯拉之前也曾想採用換電模式,但終因成本問題不得不放棄。

換電模式需要電池規格的保持一致。而電池規格,續航里程是汽車主機廠的核心競爭力,很難進行統一。實際上,換電模式只有從國家層面上統一電池規格才有可能成功。

而換電站動力電池儲存空間和充電裝置成本很高,佔地面積也較大,需要服務的車輛足夠多才能攤平成本。單一車廠想建立本品牌的換電體系,成本非常高。蔚來換電的算盤,可能真的打錯了。

高速行駛時的續航能力本身就是電動車的軟肋。不僅蔚來如此,特斯拉也很苦惱。

燃油車不擅長低速行駛,但在高速時可以發揮更高的效率。而電動車則是在低速行駛時節省能源,高速行駛的續航里程一般都會大打折扣。

蔚來ES8屬於SUV,迎風面積相對於特斯拉更大,高速行駛時受到的風阻也更大,實際續航里程縮水的更厲害。

此外,空調的使用也加劇了電動車電力的消耗。而且ES8應用的是鋰電池,鋰電池在低溫狀態下活性變低,因此在冬季溫度下降時,ES8的實際續航能力會進一步下降。

蔚來最初定位於高端,考慮到電池高額的成本,選擇了高端SUV這一細分市場。

ES8是一部全尺寸7座SUV,高功率電四驅,空氣懸掛,這是為家庭郊遊或自駕游準備的配置。因此,必須要保障足夠的續航能力。

以ES8現在的續航能力,原先的定位根本就無法實現。目前,ES8隻能充當一款市內代步車。可如果只用於市內代步,又何必買一款昂貴的SUV呢?

2017年12月,蔚來ES8正式上市,首批10000台創始版車型被預定完畢。而預訂蔚來ES8的大多數車主的擁車數不止一台,在遠途出行時,還是會考慮使用燃油車。不過,根據調查,預訂蔚來的消費者最為關注的還是續航里程。

續航一直是電動車的痛點,即使高端如特斯拉,也在不斷提高自身續航里程。蔚來雖然模仿特斯拉都從高端車型開始,但以後終究還要生產走量的低配版本。

續航是蔚來繞不開的問題。


停不住的燒錢,看不到的盈利

蔚來一直在對標特斯拉。

從性能、尺寸、全鋁車身、自動駕駛硬體配備等方面看,ES8確實與Model X有很多類似之處。但相對於Model X的定價,ES8要低一大截。很多蔚來ES8的預訂者就是沖著其高性價比而來的。

蔚來在中國生產,在製造成本上具備一定優勢,但由於價格上的劣勢,單車利潤率大概率會低於特斯拉。

特斯拉燒錢的速度已經很驚人了,然而蔚來在燒錢方面有過之而無不及。雖然蔚來融資能力不凡,背後的金主實力也很雄厚,但也經不起長久的消耗。

最近風傳,蔚來赴美上市融資,很可能就是資金已經開始緊張了。

蔚來表示將以每年一款新車的速度對外發布新車,而特斯拉平均每2.5年才上市一款新車型。

雖然蔚來有後發優勢,發布新車的速度快一些也很正常。但考慮到ES8完成今年一萬輛的交付目標還很困難,每年一款新車的速度多少有些心急了。

蔚來ES8的用料還是對得起自己的價位的。蔚來的部件供應商包括博世、大陸、泛博制動、布雷博、蒂森克虜伯等廠商,可以說,蔚來的供應鏈一開始走的就是國際化道路,和外資品牌採用了相似的的供應體系。

但是,蔚來作為一家初創公司,沒有規模效應,面對這些國際供應商,難免底氣不足,議價能力低。這意味著買同樣的部件,蔚來很可能要支付更高的價格。

汽車行業不是互聯網行業,不是說你越努力、越節約就可以把成本降下來。汽車產業的成本控制能力需要長期的錘鍊。新企業控制成本能力相比於傳統車企肯定有所欠缺,很難做到傳統車企那樣精細的管控。

另外,蔚來自建直營店渠道並自行承擔一系列汽車後市場服務,比如及保險、保養、維修、換電等。這樣做可以拓展未來的產業鏈條,但同時也會加重自己的資本和人力負擔。

而且,汽車後市場營收相對於整車售價來說並不高。雖然這樣可以給車主帶來更好的體驗,但同時也分散了蔚來的精力。

過高的成本以及較低的毛利率讓蔚來近幾年的盈利前景十分渺茫,必須依靠長期的融資輸血才能維持經營。

蔚來由江淮代工,而江淮近年來並沒有拿出太出色的作品。並且江淮並沒有全鋁車身的製造經驗。

BBA和特斯拉在中國的建廠都已經敲定,預計大多會在2020年左右實現電動車的本土化生產。等到特斯拉量產實現,對標特斯拉,定位於高端電動車的蔚來自然會首當其衝,其成本和價格優勢也會大大折扣。

蔚來的未來在哪裡?著實令人擔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科技 的精彩文章:

All in 氫燃料動力的豐田,怎麼又來角逐純電汽車市場了?
小米Max 3真機曝光:一手難掌握,正面無劉海

TAG:電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