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階層的標誌,你佔了幾個?
那麼,如何讓自己成為精英階層並影響家人和孩子呢?
有人總結了精英階層的七個標誌,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發。
標誌1:有理想有抱負
小比爾蓋茨的「電腦夢」
比爾.蓋茨從小就是個「電腦迷」。他1955年10月28日生於美國西北部華盛頓州的西雅圖,小時候就開朗活潑,是一個精力充沛的孩子。不論什麼時候,他都在搖籃里來回晃動。等長大些又花許多時間騎彈簧木馬。後來,他把這種搖擺習慣帶入成年時期,也帶入了微軟公司,搖動了整個世界。
比爾.蓋茨在中學時酷愛數學和計算機。保羅.艾倫是他最好的校友,兩人經常在湖濱中學的電腦上玩三連棋的遊戲。那時候的電腦就是一台pdp8型的小型機,學生們可以在一些相連的終端上,通過紙帶打字機玩遊戲,也能編一些諸如排座位之類的小軟體,小比爾.蓋茨玩起來得心應手。
1972年的一個夏天,年齡比他大3歲的保羅拿來一本《電子學》的雜誌,指著一篇只有10個自然段的文章,對比爾說,有一家新成立的叫英特爾的公司推出一種叫8008的微處理器芯(xīn)片。兩人不久就弄到晶元,擺弄出一台機器,可以分析城市交通監視器上的信息,他們就想成立一家命名為「交通數據公司」的公司。1973年,比爾上了哈佛大學,保羅則在波士頓一家叫「甜井」的電腦公司找到一份編程的工作。兩個夥伴經常會面,探討電腦的事情。
如蘋果砸出牛頓的靈感一樣,個人電腦突入比爾的腦海也有一個外在的啟蒙者。這就是1975年1月份的《大眾電子學》雜誌,封面上altair8080型計算機的圖片一下子點燃了比爾.蓋茨的電腦夢。他和他的好朋友保羅在哈佛阿肯計算機中心沒日沒夜地幹了8周,為它配上basic語言,開闢了pc軟體業的新路,奠定了軟體標準化生產的基礎。
如今,微軟已成為業內的「帝國」,而這與比爾.蓋茨小時候的「電腦夢」是不無關係的。
標誌2:無比努力
蘋果公司CEO庫克,每天早上3點45分起床。
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每天早上4點起床。
聯想創始人柳傳志,每天早上5點起床。
萬達董事長王健林,每天早上5點半起床。
香港首富李嘉誠,每天早上5點59分起床。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每天早上6點起床。
傳奇股神巴菲特,每天早上6點45分起床,這幾乎已是大佬里起床最晚的那個。
比你有錢有資源的人,還比你更努力,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
《經濟學人》做過一個調查,發現了一個非常反常的現象:中產階級和貧困階層的工作時間,近30年在大幅下降,而精英階層的工作時間卻在大幅提升。
胡潤調查了大量億萬富翁,發現很多人每天睡覺——都不足6小時。
「庫克每天第一個到達辦公室,最後一個離開。」
「美國人每周平均工作時間是47小時,而馬斯克每周工作超過100小時。」
「臉書CEO扎克伯格,經常熬夜到早上6點。」
標誌3:自我教育
3月16日,李嘉誠終於退休了。
記者問:「你成功的最大秘訣是什麼?」
他回答:「靠學習,不斷地學習。我是一個終生學習者。」
他是怎麼學習的呢?
「每天晚上堅持看書,堅持了60年。」
「有用的書,即使沒趣味,也要看,而且要看出趣味。」
「每天堅持看上市公司的財報。」
「我擔心英語退步,所以每天都要看BBC電視節目,並大聲朗讀。」這幾年,「直播」很火,不少女主播藉此賺得盆滿缽滿。
賺了錢之後,她們怎麼消費呢?很多人就開始買各種奢侈品,把自己打扮成「名媛貴婦」模樣,好像從此就變成了「人上人」。
其中有個女主播,把所有直播賺來的錢花在了去英國留學上。
她是她們中最有可能真正實現階層攀升的一個,因為她領悟到了階層與階層之間,根本的差距是什麼。
因為她知道:現在的我與我想要成為的那種人之間,相差的,真的不是幾隻包幾雙鞋。
《紐約時報》做過一個調查:從2007到2017這10年期間,中產家庭的教育開銷幾乎沒變化,大概占家庭年收入的1%。而最富裕的1%精英階層,教育開銷卻增加了3.5倍,佔了家庭年收入的6%。
越成功的人,越願意學習。
相反,越是貧窮的人,越是喜歡抱怨階層固化。
階層與階層之間,最根本的差距是什麼?
其實就是自我教育。
「一切教育本質上都是自我教育,真正做出大成就的人都是自學者。」
GIF
標誌4:精心育兒
我像往常一樣催促兒子快點起床去幼兒園,然後好去練車,第二天要考試了。我心急火燎,卻發現兒子把牙刷咬在嘴裡,站在玩具架前玩玩具。我氣壞了,大聲喊他的名字,並狠狠打了他屁股一巴掌。
兒子被我突如其來的舉動嚇壞了,傻傻地站在那兒,眼裡充滿了恐懼,手裡還拿著沒拼好的磁力棒。等我批評完,兒子怯怯地說:「媽媽,我想拼一個太陽花,你對著太陽花許願,明天考試就一定會通過。」我愣住了,一把把他擁在懷中,說不出話來。
工作和生活的壓力常常讓我身心俱疲、浮躁焦慮,難免遷怒於兒子。可我的「小蝸牛」卻用他的愛和善良把我浮躁的心熨平了。
謝霆鋒掙錢之後,沒買豪宅,而是為兩個兒子購買了3億教育基金,「保證他們將來能去任何地方讀書。」
大兒子Lucas一歲的時候,謝霆鋒把自己拍危險動作戲的鏡頭,剪輯整合成了一個視頻,然後送給Lucas做生日禮物。
他要讓兒子明白一個道理:「爸爸就是這樣賣命拍戲養活你的。所以不管你今後長大從事什麼工作,都要有上進心、好人品,這樣才會有好前途。」
很多中產階級和貧困階層的父母,對子女的教育完全不上心:「孩子教育是學校的事情。」「我這麼忙,哪有時間管孩子。」
而精英階層卻恰恰相反,他們再忙再累,也要抽時間教育和陪伴孩子。
《經濟學人》做過一個調查,發現精英階層一般是這麼做家長的:
1、捨得為孩子花錢
2、捨得為孩子花時間
3、經常思考教育的目標問題
4、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我
精英基層喜歡給孩子做榜樣:「我很拼,你肯定也是好樣的。」
而中產和寒門的大多數父母,則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我沒實現的夢想,你要幫我實現。我輸了,你要贏。」
「好父母,讓孩子在起跑線上就領先同齡人。」
標誌5:有教養
那天下午,五星級酒店前台排起了長隊。
忙了半天,終於只剩下最後兩位客人。
一位是穿著普通棉布衣服的老人,他在辦理入住手續時十分安靜,笑容親切,回答也彬彬有禮。
前台登記身份時發現——他竟然是某集團董事長。竟然自己排隊,也沒有要豪華套房。
最後一位客人,顯然是一位土豪。
5米外就能看到他的LV大標誌皮帶,脖子上還掛著一根碩大的黃金鏈子,
走到前台,先把GUCCI錢包往檯子上一拍,第一句話就是:「我是會員。」
雖然兩人都非常有錢,但一開口,素質之分立判高下。
《華爾街日報》曾經做過一個調查:發現精英階層跟以前相比有了很大變化,「他們更在乎品位、教養和社會責任了。」
以前他們非常在乎「名聲」,就是有多少人知道自己。
現在他們更在乎自己是否是「名流」,就是有多少人為自己著迷。
他們不再炫耀物質和金錢的優越感,而是「炫耀」自己的品位和教養。
柯藍有一句話說得很到位:「做一個君子,就是我最深層的優越感。」
「所謂教養,就是要讓別人舒服。」
標誌6:相信規則
《南方周末》紀念改革開放時,邀請王石做了「地標性人物」。
《南方周末》給了三個標籤讓王石選:
第一個標籤是企業家,
第二個標籤是登山家,
第三個標籤是不行賄。
王石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第三個」。
大家就問:「搞房地產不行賄,你怎麼做的?拿地怎麼拿的,報批怎麼報的?」
王石說了這樣一段話:「不知道大家發現沒,萬科拿的很多地都比較偏。拿不到好的地塊怎麼辦,我們就專心致志地做好房子,讓消費者忽略交通上的不便,而著迷於我們營造的環境。」
王石還說:「我之所以堅持不行賄,是因為我相信規則,相信並堅持規則的人才能走遠。」
和王石同時代起步的房地產商,很多都住進了牢房,但王石一直安然無恙。
前段時間看過一個調查,很有意思:
越是精英階層,越相信規則。
越是貧困階層,越相信潛規則。
越是精英階層,越崇尚公平競爭。
越是貧困階層,越喜歡勾心鬥角。
不是絕對,但大都如此。
所以,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抱怨:
「他做得這麼好,還不是因為有個有錢的爹。」
「上次加薪是她,這次升職是她,一定有背景。」
「他兒子讀了北京四中,不知道送了多少錢。」
精英階層的思維習慣是——不由自主地學習他人。
「你做得好,我要學習你,然後比你做得更好。」
貧困基層的思維習慣是——不由自主地鄙視他人。
「你做得這麼好,一定是用了什麼見不得人的手段,我鄙視你。」
「一個人相信什麼,他未來的人生就會靠近什麼。」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
你相信什麼,就會看見什麼;
你看見什麼,就會擁抱什麼;
你擁抱什麼,就會成為什麼。
很多人的人生之路之所以越走越窄,不是因為不夠聰明,而是因為不再相信。
標誌7:崇尚健康
1982年秋天,33歲的村上春樹,萌生了一個想法:「我要當小說家。」
自從誕生這個想法後,他就為自己設定了一個雷打不動的寫稿模式:
早上四點起床,泡咖啡,吃點心。
吃完就寫稿,寫稿十頁,四個小時。
寫好十頁還想寫怎麼辦?——不寫了,堅決不寫。
寫了七頁寫不下去了怎麼辦?——不寫了,堅決不寫。
然後開始跑步,跑10公里。跑完休息一會,做翻譯。
下午兩點,結束工作,然後隨心所欲地安排時間:看書,看電影……
晚上九點,上床睡覺。這個寫稿模式一堅持就是35年。
33歲之前,因為吸煙和熬夜,村上的身體已經胖成了一個球。
但當他立下當小說家的志向後,他知道這種生活習慣是不可能實現夢想的,他必須改變生活習慣才能達到目的。
「當你做一項長期工作時,身體健康才是最大的資本。」村上說。
相比於中產階級和貧困階層,精英階層更喜歡運動和健身,更善於控制飲食、控制體重,也擁有更健康的生活習慣。
比如王健林,即便工作再忙,他每天起床之後,也要花半個小時鍛煉身體。
比如馬雲,即便工作再忙,他也要抽時間打打太極拳。
因為精英階層知道:「時間才是真正的Big boss,再有才華的人,最後拼的也是身體。」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身體是成為精英階層的本錢。」
吃,崇尚綠色環保的有機食品。
前段時間比較火的綜藝節目《中餐廳2》趙薇從中國帶來了藏香豬火腿。本小編由此認真研究了下九寨藏香豬:
藏香豬肉質營養價值極為豐富,人體所需20種氨基酸中藏香豬能夠提供高達18種,此外還富含多種微量元素,被譽為「豬中熊貓」。 「九寨藏香豬」是川西高原、雲南、西藏等地特有的一種古老畜種
它全身烏黑,鬃毛倒豎,成年時平均體重不足50公斤
「九寨藏香豬」常年放養在山林之中,是我國唯一的放牧型豬種
豬群白天在棲息地附近採食、飲水、活動
活動範圍一般在2k m以內
常年生長在潔凈的山林中以清泉甘露為飲,以人蔘蟲草為食
造就了它鮮美無比的肉味。
難怪一隻火腿要賣到1.5萬元。
生活環境真是健康無比,包裝也簡約有檔次


TAG:菜藍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