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不懂姜文,但我看懂了《邪不壓正》
點擊題目下方
藍字關注
壹早電影
七月份的電影市場,就像天氣一樣,火爆,熱鬧。各類國內國外的大片,都扎堆似的往暑期檔湊。
別說,如果仔細挑選還真能找出那麼幾部看得上眼還頗有深意的好片,《我不是葯神》就是一部,但今天,壹姐想說的卻是另外一部——姜文執導的
《邪不壓正》。
《邪不壓正》上映之初,便有網友對其品頭論足,說電影是好電影,但奈何《我不是葯神》的藥性太強,《邪不壓正》只怕是要淪為陪襯。
那麼,面對豆瓣評分8.9的高分電影《我不是葯神》,《邪不壓正》真的只是陪襯嗎?壹姐覺得,未必。
一部電影,是否優秀,評分和票房只是評判的標準之二。優秀的電影,首先得讓觀眾有所共鳴,在共鳴的同時又能尋思出不同與以往的感觸。單論感觸來說,《我不是葯神》和《邪不壓正》都做的挺到位。
但若要論一部電影是否經典,就得看其是否能夠經得住時間的考驗,經得住觀眾的反覆研磨,反覆探查,反覆思索了。
在這一方面,壹姐反而覺得《邪不壓正》做的比《我不是葯神》更出色。
看過電影及預告片的小夥伴們都知道,《邪不壓正》講述的是一個復仇的故事,但由於故事的發生時間地點恰巧是日本侵華時期的北平,所以,《邪不壓正》的故事就註定被賦予了非比尋常的意味。
戰亂年代,每個人都註定無法成為自己夢想成為的那個人,李天然(彭于晏 飾)亦然,因目睹了師傅一家被殘暴殺虐的全過程,所以他的內心裡有個復仇的火焰,始終在燃燒。
但是,即便在人命如螻蟻的戰亂年代,想要殺人,想要復仇,也絕非說說那麼簡單。即便李天然的養父藍青峰(姜文 飾)賦予了他復仇的資本和條件,李天然也依舊無法做到義無反顧。
觀看過《邪不壓正》的小夥伴們都說,彭于晏演的復仇怎麼看怎麼不得勁兒。
啥原因?
就是因為他打著復仇的幌子,卻做著小打小鬧的惡作劇行徑;就是因為親眼目睹師傅一家慘死卻始終不敢手刃仇人。
在影片中,李天然缺少了一股勁頭,一股無所畏懼的勁頭。
可電影這樣設置,卻是姜文的有意而為之。復仇,對於文明社會的現代人而言,就像是鏡花水月,只是影視劇中的一個標籤,一個代名詞,觀眾們想看復仇,無疑想看勁爆、燃情的火熱畫面,但姜文卻告訴我們,越是歷經過暴虐場面的人,越是有恐懼之心。
這,才是經得起時間考驗和論證的現實。
激情的畫面,燃情的畫面,姜文也會拍,在拍許晴和廖凡的對手戲時,我們就能看到激情;在拍師傅一家被屠殺的戲份時,場面也一度暴虐到令人接受不了。
但,用這些刺激感官的畫面來博取眼球,始終不是姜文的最終目的。
壹姐想,姜文藉由《邪不壓正》是想要和我們探討人性。
除卻李天然的恐懼外,壹姐對影片中的藍青峰也記憶深刻。藍青峰此人,無法用傳統的視角來定義他的好壞。你說他好吧,他出賣自己的養子,甚至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惜犧牲自己養子的生命;你說他壞吧,他的所作所為似乎又是為了集結所有他認為可能的力量進行抗日。
有人總喜歡用家和國做比較,覺得姜文此種做法是深明大義,是舍小家為大家。但壹姐卻覺得,藍青峰的複雜才是《邪不壓正》的經典所在。或許他為了抗日做出過巨大貢獻,或許他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可,這才是人性,這才是姜文願意深入剖析然後拍給我們看的現實。
看《邪不壓正》,壹姐習慣剔除掉影片中暴力與激情的場面,去感受其深層次的含義。雖然也有人表示看不上姜文肆意宣揚暴力與荷爾蒙的做法,但壹姐卻覺得,光是看彭于晏和許晴的肉體,《邪不壓正》這張票價就很值!
喜歡電影的小夥伴都加入我們了,你還在等什麼?
享生活
|愛電影
微信ID:
yizaomovie


※年輕人最愛的導演,為何執導這部電影?
※憑什麼這個超級反派能出道!《毒液:致命守護者》全新預告12個亮點就是答案
TAG:壹早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