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員跳傘後戰機無人駕駛飛行900公里,差點引發世界大戰
【軍武次位面】:風林火山
1989年7月4日,在波羅的海沿岸的波蘭北部城市利沃布熱克上空,原駐波蘭的前蘇聯空軍部隊正在該市郊區的軍用機場進行正常的飛行訓練。晴朗的天空,萬里無雲。早晨7點18分,蘇聯一級飛行員,42歲的斯庫里金上校駕駛的米格-23戰鬥機滑到起飛線,伴隨著發動機的巨大轟鳴,戰鬥機高速滑跑並微微抬起機頭,隨即便刺向藍天。當飛機上升到150米左右高度時,飛行員突然聽到飛機進氣道發出爆炸聲音,同時感到發動機推力下降,飛機開始有一種下沉的感覺,這些危險的信息對斯庫里金上校這名特級飛行員來說,也確實感到有些手足無措。他馬上向地面塔台報告:發動機失靈。
地面塔台根據他的報告當即命令他跳傘。此時的高度太低了,每失去一秒鐘就可能導致機毀人亡,斯庫里金聽到命令後,在最短的時間中準確地完成了跳傘動作,大約在100米高度跳傘成功。當他的救生傘張開並在徐徐下降的時候,他看到自己那架心愛的飛機,在無人駕駛的狀態下朝著波羅的海方向飛去。此刻,他心中真像倒翻了五味瓶,充滿了緊張,驚恐,慶幸與悲傷,他確信,完了!飛機即刻便會葬身於大海之中。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蹟發生了,這架無人駕駛的米格-23戰鬥機並未墜入大海,而像鬼使神差一樣自動升高,就像一支飛鏢,飄飄悠悠地朝西南方向飛去。西南方向正是當時東西方的鐵幕地帶,是當時華約和北約重兵集結,軍事對峙的禁區。
無人駕駛的米格-23戰鬥機緩緩地飛越波蘭的領空,又橫跨當時的民主德國,於7點40分慢條斯理地飛入當時的聯邦德國。這是一個高度的敏感區,飛機一進入,立即被北約設在漢堡的警戒雷達發現,並即刻上報。北約軍事指揮部收到警報後震驚程度也是非同小可。高度現代化、自動化的指揮控制系統以及經驗豐富,訓練有素的指揮員和參謀人員都無法判明這個「不速之客」的最終來意。
時間又不容拖延,於是緊急命令美國空軍駐荷蘭軍事基地的兩架F-15戰鬥機起飛攔截,以探虛實。當無人駕駛的米格-23戰鬥機像一個多喝了幾杯伏特加的醉漢,晃晃蕩盪進入荷蘭領空時,兩架美國飛機立即迎上前去準備戰鬥。雙方距離越來越近,似乎驚心動魄的空中格鬥一觸即發,人們估計,此時此刻,兩架美國飛機上的飛行員恐怕也是二目圓睜,汗濕衣襟。當他們能夠看到蘇軍飛機機尾上的紅星時,突然發現該機沒有座艙蓋,機上也沒有飛行員,同時也未攜帶導彈。這真是天大的怪事。驚訝不已的美國飛行員無論如何也想像不出,蘇軍飛機是根據哪條航空理論定律而這樣超常規飛行的。好看熱鬧的美國飛行員請示地面塔台後奉命尾隨,看個究竟,但地面要求,倘若該機對地面人口稠密區造成威脅時立即將其擊落。這當然是十分危險的決定和舉動了,因為一旦失手,後果將不堪設想。無人駕駛的米格-23倒也爭氣,穩穩噹噹地飛越荷蘭領空,包覽了這著名低地國家的秀美風光之後飛入比利時領空。
可變後掠翼的米格23可進行長時間巡航
此後,蘇聯飛機的速度逐漸減慢,美國飛行員開始發現其飛行狀態不穩定,8點37分,航行中的米格-23飛機像一個心臟病突發瘁死的病人一樣,一頭向左下方扎去,墜落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以西80公里的一座小村莊的房子上,致使房中一名19歲男青年死於非命。
當人們知道,這是一架無人駕駛的戰鬥機長途飛行了900餘公里,飛越了歐洲五個國家的領空,避開了繁華、稠密的布魯塞爾市,繞來繞
去,經過了79分鐘後,才對準這個19歲男青年居住的小屋墜毀,人們覺得這似乎就是上帝的安排。正當北約集團對無人駕駛米格23飛機迷惑不解時,蘇軍的直升機也在波羅的海的海面上徒勞地尋找飛機殘骸。當他們收到西方通訊社播發的有關消息後,才恍然大悟,原來他們的飛機並未墜入大海,而是橫跨波蘭、民主德國、西德、荷蘭,葬身於千里之遙的比利時。
墜毀的米格23
對於這次令人吃驚的事故,前蘇聯和西方各國都作出眾說紛紜的假想性解釋。從技術角度能達成共識的解釋是這樣的:飛機加速器的關閉導致推力驟減,飛行速度及高度隨之驟降,於是飛行員彈射逃生;由於振動改變了飛機的仰角,並接通了正常的線路。飛機在發動機無大推力的情況下,繼續飛行了900餘公里,直到機上燃油耗盡。戰鬥飛機在無人駕駛的情況下,自己竟能飛行79分鐘,飛了那麼遠,這是世界航空史上絕無僅有的記錄。
更多有趣好玩的 軍事 文章、視頻、圖片、電影、 遊戲 ,請關注「軍武次位面」微信公眾號


※這把能發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的狙擊步槍,為什麼無人問津?
※中國人發明石頭剪刀布卻被日本發揚光大,歐美人利用到了戰場上
TAG:軍武次位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