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別讓「知道的幻覺」,毀了你的學習和成長

別讓「知道的幻覺」,毀了你的學習和成長


Aug.


13


灼見(微信號:penetratingview)


你會不斷地去追逐新事物,獲取新資訊、新內容,但卻從未回頭看一下舊知識的鞏固。



作者 | Lachel





在本文的開頭,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




什麼是拉鏈?



好吧,這個問題非常簡單,乃至於看上去有點愚蠢。那麼你一定也能回答出下面這個問題。試一試:




不要看實物,請畫圖描述拉鏈的每一個部件和工作原理,越詳細越好。




怎麼樣,不參考實物,你能直接憑藉印象畫出來嗎?



對大多數人來說,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你可能會有一個

模模糊糊

的印象:「我大概知道它是怎麼工作的,首先一拉,它就把兩邊頂開,然後……」但當你要準確、全面地敘述時,你會驚訝地發現,你對這件東西實際上知之甚少。



你的模糊印象,並不能支撐你把它還原出來。




這就是認知神經科學家 Frank Keil,所提出的

「解釋性深度錯覺」(ioED)。




什麼意思呢?日常生活中,

我們往往容易高估自己,

認為自己知道很多東西,能夠記得很多事物,但實際上,我們真正知道的、懂得的、記住的,可能遠遠低於我們的想像。




再舉一個例子。




你對自行車一定非常熟悉了。哪怕你不會騎,也肯定見到過很多次,對不對?



那麼,現在給你這張圖:







你能否把其他部件補充完整,讓自行車能轉起來?




必須強調的是,這不是我畫的,我畫的才不會這麼丑呢。




這是利物浦大學心理學家 Lawson 在課上做的一個實驗。




結果是:將近一半的學生,無法準確地補全圖片。




他們畫出來的樣子,類似下圖這樣:







所以,如果你畫不出來,不用沮喪,大多數人都一樣。





我們對於自身「知識量」的估計,實際上,可能是遠遠高估了。




01




我把這些情況,統稱為

「知道的幻覺」。




想一想,你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經常有這樣的經歷:




* 讀完一本書,感覺記住了很多知識,但過了一陣子,就只剩一個模模糊糊的印象。當被問及「書里都講了什麼」時,大腦一片空白;




* 開完一場會,記下了許多要點,告誡自己工作時要注意。結果一到實踐,還是故態復萌,該怎麼做就怎麼做,完全拋諸腦後;




* 對於一個理論、一個現象,聽了很多遍,覺得「我已經懂了」。但要向別人介紹時,才發現講得磕磕巴巴,許多地方都不得要領;




……




這些,都屬於「知道的幻覺」。




我們以為我們知道了、懂得了,但實際上,我們只是「熟悉」而已,並沒有真的將這些信息掌握和內化。




當你知道一個東西之後,你就會默認「大家都懂」,沒法站在「不知道」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




最簡單的例子:許多專家在說話時,會使用大量的專業術語,不是因為他們在「裝逼」,而是因為,他們早已經習慣了這些術語,完全沒法想像「居然還有人不懂」。




這種現象跟「知道的錯覺」有什麼關係呢?兩者其實是異曲同工的。




我們的大腦非常懶,它會壓榨每一分認知資源,不造成一丁點的浪費。

於是,當它理解事物時,首先會對事物做一個粗略的劃分:

「知道」的東西,往左站;不熟悉的東西,往右站。




然後,再把絕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右邊、陌生的事物上。




這就是造成「知識的詛咒」的根源:我們的大腦足夠熟悉這些事物,乃至於連一分一毫的注意力都不會分給它們。




那麼,大腦是如何判斷我們是否「知道」一件事物的呢?




答案是:

依據我們對它的信息量。




針對一樣事物,我們獲得的信息越多,大腦就認為我們越「了解」它 —— 哪怕這些信息,實際上可能是不充分的,無價值的。




舉個例子:自行車。




圍繞著自行車的信息,可能有許許多多種,比如:它有什麼類型(公路、變速、山地……),它有什麼款式(男式,女式),它有什麼牌子(鳳凰,永久,捷安特),它是什麼樣的,它有哪些常見場景(摩拜,ofo),它如何工作,原理是什麼……




你會發現,我們獲得的信息,絕大多數是宏觀的(前面這些)。而關於工作原理、部件細節的信息,我們了解得非常少。




也就是說,對於「自行車」的各項信息,我們的「量」可能是充裕的,但結構是嚴重失衡的。




但是,在大腦眼中,它不會去做這麼細緻的劃分,只會粗略地分類:熟悉,和不熟悉。




它一看:信息量這麼多,那一定是很熟悉了,不用看了 —— 於是,大筆一划,就把它歸為「熟悉」的那一邊。




這就是「知道的幻覺」。




很多時候,我們並不真正「懂得」一件事物,我們只是「熟悉」它而已。




02




生活中,其實有非常多的現象,都適用於這個規律。




舉個例子:讀完一本書,過一陣子,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你可能會記得:你是在哪兒讀到這本書的,這本書的封面什麼樣,書頁是不是泛黃了、折角了,讀書時你周圍的環境什麼樣,甚至,你的心態和情緒怎麼樣,諸如此類。




但這本書講了什麼?有哪些有意思的知識點?有哪些需要思考的內容?


這些,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是欠奉的。




原因很簡單:前面這些信息,屬於

「情景記憶」

,記住它們的難度非常低;而書里的內容,屬於

「細節記憶」

,你需要經過深度加工(亦即思考)才能真正記住它們。




但是,對大腦來說,它會接觸到大量的「情景記憶」,從而產生一種「我對它已經足夠熟悉了」的錯覺,擠壓對於後者的注意力和資源。




這就是閱讀的記憶效率和學習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

我們的大腦在經受一連串信息流的刺激,但真正有效的、留存下來的,其實非常少。




同樣,為什麼很多人買了書,卻從來不去看?




原因之一可能是:找書、瀏覽、買書的這個過程,跟「讀書」的過程是相似的,都增加了對這本書的熟悉程度(亦即信息量)。那麼,大腦就會覺得,我們已經「熟悉」了它,沒有必要再去閱讀了。




(當然,還有另一個原因:反正書買回來了,它就在那兒,不會跑,所以不用急)




另一個例子:

你可能買了很多課,也花了時間去上,但你真正掌握了嗎?很可能沒有。




你只是經歷了一個「上課」的過程 —— 或許還動腦子去做了作業 —— 但這些,大多數時候增加的是「熟悉」程度,而非「掌握」程度。後者需要不斷的、大量的、持之以恆的練習。




但關鍵是,這種「熟悉」程度,會給你一種「我已經會了」的體驗。




在它的刺激下,

你會不斷地去追逐新事物,獲取新資訊、新內容,但卻從未回頭看一下舊知識的鞏固。




就像拎著一個有破洞的袋子,不斷往前走,不斷往裡裝東西,卻一邊走一邊往外漏。




這就是學習和自我提升的大敵。




03




那麼,如何克服「知道的幻覺」呢?




分享幾個小技巧,也許能幫到你。




1. 建立自己的外部系統




不知道你是否想過一個問題:我們大腦能儲存的知識量,究竟是多少?




認知科學家 Thomas Landauer 給出了一個答案。他從上世紀60年代起,開始研究人的心智和知識。經過一系列的實驗,他測算出了我們學習和記住事物的速度,並假設:如果在70年的時間裡,這個速度是恆定的話,總量是多少。




答案可能會令你感到驚訝:1GB。




1GB能裝下什麼東西?換算成中文,就是5億個漢字;一部普通的電影,哪怕不那麼高清,也都超過這個上限了。




所以,我一直強調:大腦是用來思考的,不要拿來記憶。




更好的做法是什麼呢?用可靠的外部系統來輔助自己記憶事物,同時,牢牢記住:




  • 在哪裡能找到它們;



  • 它們的特徵和關鍵是什麼;



  • 可以如何使用它們。




舉個例子:我常用的外部工具,是滴答清單和印象筆記。前者負責「行動」,後者負責「知識」。




任何時候,當我需要考慮「我要做什麼」時,我無需回憶,也不用去問別人,更不用查找各種資料 —— 打開滴答清單,所有的待辦事項都在上面。




同樣,當我需要查詢某個知識點,某個靈感,某個備忘事項時,我無需苦思冥想,也不用擔憂「我隨手記在哪兒了」,只要打開印象筆記就好。




所以,我一直強調:

工具不貴多,不貴在複雜,而重在

你能否把它變成一種習慣,隨時隨地地記錄,索引,整理。




利用工具,建立外部系統,看似非常簡單,每個人都能做到。但造成差距的是什麼呢?




你能否做到:有任何事情、想法,立刻記下來,不拖延,不浪費一分一秒時間。




這說來容易,但需要日積月累、持之以恆的堅持。

讓自己完全內化這個流程。




慢慢的,它就會成為你有力的輔助。




2. 強化自己的「再認」能力





我在之前的很多文章中,也提到:做筆記、記錄事物,最容易碰到的一個障礙是什麼呢?




就是:你連「做過記錄」這件事,也忘了。




舉個例子:文章最開頭的兩個案例(拉鏈和自行車),就是我閱讀時,隨手記在印象筆記里的。




我是如何記錄的呢?就幾個關鍵詞:


拉鏈,自行車,解釋性深度錯覺。




但問題是什麼?假設我現在想寫一篇文章,講「知道的幻覺」,我如何知道:我記錄過的內容裡面,哪些是跟這個主題有關的?




也就是說:我如何能想起「拉鏈、自行車」這則筆記,並把它用到文章裡面呢?




這裡,其實就需要強化自己的

「再認能力」

(Recognition memory)。




什麼是「再認」?它是和「回憶」相對應的概念:後者是指,記住了一個東西,即使它不在面前,你也能把它「複述」出來,基本保持準確;


而前者是指,給你一個線索,你能順藤摸瓜想起「我見過它」「它是什麼」「在哪裡可以找到它」。




你可以這樣理解:我們的知識體系,就是一個個小網路的整合,每個網路都由一個個節點組成。你無須記住每個節點的詳情(回憶),但你必須知道:

這個網路下面有哪些節點;這個節點可能連接向哪個網路(再認)。




抓住這些關鍵節點和網路路徑,其實也就掌握了這些相應的節點。




那麼,如何強化自己的再認能力呢?




有一個習慣可以幫到你:當你記錄(或記憶)任何事物時,不妨試一試:把它抽象成一個節點,問自己:


這個節點,可能跟哪些事物有聯繫?




你需要記憶的,不是它的詳情,而是「聯繫」。




這才是真正有效的學習和記憶方法。




3. 將信息進行拆解




開一場會,你可能會做「會議筆記」。




讀一本書,你可能會做「讀書筆記」。




聽一場課,你可能會做「課程筆記」。




甚至,跟專家交流、學習,你可能會做一個「交流筆記」,或是「學習筆記」……




然後呢?




有多少次,這些筆記就這樣放著,再也沒有翻開過,乃至於連你自己都忘了有這回事?




這就是我一直強調過的:

一切信息,要讓它保持「流動」,而不是囤積。




囤積起來的東西,是沒有意義的:它們只是一堆垃圾和負擔而已。




如何讓它們流動起來呢?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拆解」。




簡單來說:開完一場會,不要把要點記在會議筆記里,而應該立刻思考:




  • 有哪些事情是需要去做的?把它們記入待辦事項中。



  • 有哪些地方是工作時需要注意的?把它們記入工作手冊中。



  • 有哪些信息是可以儲存起來,作為方法論的?把它們記入筆記和知識庫中。




諸如此類。




同樣,讀一本書,記錄下來的知識點,也可以這樣去思考:




  • 有哪些東西是備查的?記到知識庫裡面,並記住「聯繫」和「關鍵詞」。



  • 有哪些東西是可以實踐,改善自己的工作方式的?記入待辦事項,安排時間去操作。



  • 有哪些東西是感興趣、需要進一步了解的?記入待辦事項,安排時間去拓展閱讀和了解。




依此類推。




只有把信息拆解,讓它們各循道路,真正流動起來,才能擺脫「囤積」和「熟悉」的桎梏。




—THE END—




?作者:

Lachel,25萬關注的高效思維達人,知識管理專家,多家媒體專欄作家,36氪年度優秀作者。公眾號:L先生說(lxianshengmiao)

。灼見經授權發布。



MORE

灼見熱文 


??你現在走的每一步,都是在為將來鋪路



??太有氣質了!她在央視用15年深耕一檔新聞節目,讓觀眾全家追著看!如今主持這檔良心綜藝,第一場就淚灑現場


??一出生就沒四肢,卻在68國舉辦1600多場演講,他說「生成這樣,就是為了給更多人希望」


??《延禧攻略》版女子圖鑑:魏瓔珞的朋友圈,你活在第幾層?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不發朋友圈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灼見 的精彩文章:

85歲「濟公」抖音再度走紅:困住你的從來不是年齡,是無趣
1937:一寸山河一寸血

TAG:灼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