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香港女生1年9次朝鮮深度游:「離開時因不舍而哭」

香港女生1年9次朝鮮深度游:「離開時因不舍而哭」

帶你認識一個真實的香港

文:黃展豪

圖片來自橙新聞及受訪者

蘇聯於1991年解體,古巴3年前與「死敵」美國恢復邦交,加上中國和越南早已對外開放,社會主義國家中只剩下朝鮮(香港習慣翻譯成「北韓」)仍然「閉關自守」。從媒體得悉北韓政權駭人的事件,但受訪的北韓人永遠都說「我們最幸福」,這個國度總是令人想入非非。

香港女生Katherine去年4月首次踏足北韓後,就愛上了這個國度,索性做北韓深導遊領隊,一年多來到訪北韓9次,結果與純樸和友善的當地人建立深厚的友誼。

Katherine展示她的北韓簽證

北韓虛假處處?

Katherine回想如何與北韓結緣,全因一次平壤馬拉松,「去年4月是我第一次踏足北韓,那次是去跑10公里馬拉松。我不喜歡跑步,練跑時也不會跑超過7公里,但難得有機會穿梭平壤,而且一定不會有人盯緊我吧,我便把握這次親身接觸北韓的機會。」

本身喜歡旅遊的她,無法從一次馬拉松就認識北韓,碰巧在過程中認識了旅行社老闆,並願意聘請她為兼職北韓游領隊,Katherine當然求之不得,現時在香港的正職中湊夠假期,一年多來已經8次帶團到北韓。

採訪視頻截圖

身現為北韓深度游領隊的Katherine讀過有關北韓的中外書籍好幾年,又走過首都平壤、新義州、羅先等城市,接觸過北韓平民、學生、軍人、導遊,當中呈現出來的有多少反映真實底蘊?她卻只能用「愈讀愈不懂」一句話來形容這個國家。

「不懂」是來自對北韓的真假之辯,「例如見到街上一大班人,男女老幼在除草、掃地、鋪路。我第一次見的時候,覺得為何這麼假。不過及後經常見到大群人在街上做公務,我明白北韓是集體意識很強的國家,或許每個人都對社會負責才是正常不過的事,不是故意裝作給遊客看他們有多團結和愛國。"

採訪視頻截圖

另外有時候與導遊聊天,Katherine會發現他們會顧左右而言他,好像隱瞞某些資訊,難道這意味他們知道甚麼政府不想向外宣示的事情?她每次帶團,北韓都給她加添一份莫名其妙,是虛是實,是幸福還是恐怖,真相就像握在手中的肥皂,愈想去把握愈是無從入手。

Katherine首次踏足北韓,是為了跑10公里馬拉松

跑10公里馬拉松途中,有大人及小朋友站在路邊為選手打氣。Katherine孤疑:他們是自願還是被迫?

乘搭平壤地鐵是感受北韓日常的好方法。

事先詢問能否合照,Katherine說,那就不會因為拍照而與當地執法部門產生爭執。

Katherine從北韓買來的零食手信。

含政治宣傳含意的明信片,是北韓必買手信之一。

任何有關北韓的書籍都不可帶入北韓境內。

真摯的北韓平民

到底"真北韓"是怎樣,虛實難分的事情難以讓Katherine一揭北韓的廬山真面目,但與北韓平民交流就總是給她一種實實在在的純樸和友善之感。她帶團的深度游其中一個行程,是探訪當地一所中學。經過多次交流和遊戲,她與這所學校的學生建立了深厚而質樸的友誼,雙方都期盼儘快下次再見。

然而學生即將升讀大學,過去2月是大家見面的最後一次,"有幾個學生寫下即將入讀的大學名稱給我,問我會否有機會到訪她們的大學。"任何旅行團的行程均須事先獲北韓官方批准,且任何人不得擅自離隊,要探訪大學的希望幾近無法達成,"大家都依依不捨,我們相擁合照,離開課室的時候我按捺不住,在導遊面前大哭起來。"

Katherine今日對北韓最大的感覺不在異於世界的政經社,而變成對這個國家的人所建立的感情。不像其他地方的朋友可以用互聯網和電話隨時聯絡,Katherine甚至不能給北韓的朋友寄上一封信。Katherine每次離開北韓回港,帶走的都是與當地導遊和朋友相處的回憶,下次帶團出發的時候,帶來的是對大家的思念。

這班女學生即將升讀大學,Katherine再帶團探訪這所中學的時候,將不會再見到這幾張熟悉的面孔。

與當地導遊合作為Katherine帶來不少愉快的回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橙新聞 的精彩文章:

每周只上4天班?香港網友:先把雙休日落實了好不好!

TAG:橙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