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深夜,他在錦衣衛大獄中殘害清官,小兒子預言他會死得很慘

深夜,他在錦衣衛大獄中殘害清官,小兒子預言他會死得很慘

劉球,字廷振,江西安福人,永樂十九年考中進士,做過禮部主事、翰林侍講,還參加編著《宣宗實錄》。劉球做官清正廉潔,他的堂弟在地方上做官,曾經送他一匹布,劉球嚴辭拒絕。

明英宗當時非常寵信大太監王振。劉球有一個同鄉,名叫彭德清,是王振的心腹,但劉球從來不像別人那樣去巴結這位同鄉,這讓彭德清很不爽。

正統八年的五月,紫禁城中的奉天殿被雷擊中,明英宗以為不詳,要求官員們展開批評,大膽諫言。劉球一下子提出來十條意見,結果給自己引來了殺身之禍。

十條意見的第一條,劉球認為明英宗把一些重要的權力交給了別人,所以他勸明英宗能像太祖、成祖一樣,遇到大事的時候親自決斷,收回權力。

彭德清認為劉球的這一條建議,完全是針對王振來的,他對王振說:「此指公耳」。

王振氣得夠嗆,他是太監脾氣,睚眥必報。此前,劉球的一些諫言早就惹惱了王振,這次新賬舊賬一起算。他認為劉球和翰林修撰董璘是同謀,就把他們一起投入了錦衣衛的牢獄,並且指使錦衣衛的指揮馬順害死劉球。

一天夜裡,馬順帶著一個錦衣衛的小校來到獄中,劉球知道他們來者不善,跳起身來,嘴裡大聲呼喊太祖、太宗。

馬順對著他揮刀砍下去,他的脖頸被砍斷,身體依然不倒。馬順連夜把他肢解,在獄中挖了一個坑,就地埋掉。

另一位董璘揀了一條命,後來被釋放。他從獄中帶出來劉球留下的一條血衣,交給劉家人。劉球的兒子又找到父親的一條胳膊,和血衣一起埋葬。

做為王振的幫凶,馬順殘忍害死劉球,心中始終感覺不安。他有一個兒子一直患病,有一天突然揪住他的頭髮,又打又罵,嘴裡大聲喊著:「我是劉球!老賊,將來你死得一定比我慘!」

正統十四年秋天,蒙古軍隊入寇,王振鼓動明英宗御駕親征,結果有了土木之變,王振死於亂軍之中。

消息傳到北京,郕王朱祁鈺匆匆出來監國,在午門之外召見百官。大臣們群情激憤,認為都是王振這樣的奸賊誤國,導致如此慘敗。

錦衣衛指揮馬順此時還在北京,做為王振的親信,他看不清形勢,站出來大聲喝斥群臣,要求大家趕快散開。馬順此舉惹起眾怒,給事中王竑第一個站出來,上前揪住馬順的頭髮,大聲說:「馬順就是奸黨,最該除去!」

於是大家蜂擁上前,七手八腳一通亂打,把馬順和兩個太監活活打死。

另一個迫害過劉球的彭德清也沒有好下場,這一次他跟隨明英宗出征,戰敗之後僥倖逃回,結果被判了死罪,死在獄中。後來明景帝不依不饒,下令將他戮屍。

對於劉球,明景帝認為是一位忠臣,追贈他為翰林學士,謚號忠愍。

於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於左 的精彩文章:

這兩個人狠狠教訓過朱棣兩次,逼得朱棣南下時繞開山東
朱棣的這個嫡孫幾次與皇位擦肩而過,于謙的死和他有些關係

TAG:於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