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小姐嫁貧窮才子,中年遭棄憑一首詩留住了丈夫
古代才子佳人,不勝枚舉。各個朝代盛衰起落。但開頭美好,結局亦完美的愛情卻寥寥無幾,西漢時期貧困才子司馬相如與富家小姐卓文君的婚姻到算是圓滿,雖然中間歷經波折,憑藉卓文君的才華,這些難題也就迎刃而解。
司馬相如,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辭賦家,生在蜀郡成都,少年時的他喜好讀書舞劍,二十多歲時花了點錢換了個小吏官職,但這些並沒有讓他稱心如意,時常感嘆遇不到知音。與司馬相如家境相差懸殊的卓文君同樣遭遇生活的不如意,十六歲那年,父親將她嫁人,不幾年,丈夫就去世了,文君不得不返回娘家居住。
到漢代的文景之治時,卓家到了卓王孫這輩,由於不經戰亂,百姓富足,卓王孫憑藉自己的指揮,卓家已良田千畝,庭院無數,金銀珠寶,古玩珍藏更是數不勝數。從小在富足壞境下長大的卓文君體態輕盈,婀娜多姿。在音律上也頗有見解。
在梁孝王去世後,司馬相如返回成都,但是家境平寒的他並沒有找到維持自己生活的官職,好友臨邛縣令王吉不認看其落魄,便招來臨邛為其安排住處,以禮相待。一日臨邛縣的富人們商議,如今縣令家有貴客,我們不妨置辦酒席,邀請他們前來做客,到了中午王吉見相如還沒有到來便去親自迎接,相如推辭不得,勉強前來赴宴,推杯換盞之際,縣令拿了把琴放在想到面前說,聽說你喜歡彈琴,今天你便演奏一曲,為大家助興。相如推辭一番,就彈奏了《鳳求凰》等名曲
這時,守寡在家的卓文君喜愛音律,對於這位儀錶堂堂的才子一見鍾情,只是心中害怕覺得自己配不上相如,豈料相如對這個女兒也早有耳聞,對其才華和美貌甚是欣賞,這首《鳳求凰》是假借名曲試探卓文君。宴會過後,相如收買了文君的婢女表明自己的心意,卓文君知道後,又驚又喜,卓王孫知道後極力的反對這對戀人,文君的見識和勇氣在如今看來都是值得一提的,在父親不同意的情況下,與司馬相如連夜私奔回成都。
兩人來到司馬相如家,家裡一貧如洗,家徒四壁。由於二人沒有經濟來源生活一度很是拮据,商量之後,兩人來到臨邛將車馬金銀首飾買下一家酒店,賣起了燒酒。昔日不受風吹雨曬的卓文君絲毫沒有抱怨,甚至在鬧市中洗滌酒器。
畢竟是自己的女兒,在眾人的勸說下,卓王孫給了這對小夫妻銀錢置辦了田地和奴僕。後來司馬相如的《子虛賦》得到賞識,在官場上也是一路高升,在官場混跡的司馬相如不久便沾染 了不好的習氣,打算納妾,並作詩寄給文君,收到信的文君肝腸寸斷,但她並沒有就此次消沉下去,很快的回《怨郎詩》旁敲側擊的訴說衷腸,司馬相如想起貧賤時期卓文君與自己共患難的種種,又驚嘆與文君有如此才情。從此再也不提納妾之事,兩人終白頭到老。
在當時的封建社會,卓文君對待愛情的執著和堅守。她不像古代的女子面對丈夫的拋棄要麼自怨自艾,要麼失去理智,而是憑藉自己的才情與智慧挽回丈夫的心。


※從士大夫淪為奴隸妻離子散 一首《琴歌》最終讓這對夫婦再次團圓
※愛吃醋的獨眼皇帝, 發起火來六親不認連舅舅都殺
TAG:歷史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