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老人全身乏力雙眼模糊感覺「身體被掏空」,胸腺瘤引發的肌無力?

老人全身乏力雙眼模糊感覺「身體被掏空」,胸腺瘤引發的肌無力?

近日,湖南師範大學附屬湘東醫院胸腦外科成功為一胸腺瘤合併重症肌無力患者,在胸腔鏡下通過一種全新的手術入路,即經劍突下入路胸腺瘤微創切除術,成功切除胸腺瘤,解除了患者幾個月以來的困擾。

經過十餘天的後續觀察治療和護理,8月10日,患者康復出院。

(患者康復出院,與醫護人員合照)

病例回顧

今年65歲的劉先生,2個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全身乏力,吞咽困難,感覺身體被掏空,且雙眼視物模糊,雙眼瞼閉眼乏力。期間曾在多家醫院治療,癥狀未見好轉,為求進一步治療,特來到湖南師範大學附屬湘東醫院就診。

入院後,行胸部CT顯示:前上縱隔胸骨後大血管前心底上間隙見三角形軟組織密度影,面積約41×31毫米的不規則腫塊。診斷為:重症肌無力、胸腺瘤

(影像顯示巨大腫物)

因患者有明顯全身肌無力癥狀、腫瘤大、侵襲範圍廣,如果採用傳統的胸骨正中劈開術,手術創傷大,患者恢復慢。

如果採取既往常規的胸腔鏡手術,腫瘤周圍脂肪組織難以徹底清掃乾淨,考慮患者年齡較大,且合併有糖尿病、高血壓、甲低等基礎疾病,手術風險相當大。

為減少手術創傷和徹底切除病變,該院胸腦外科手術團隊在科主任楊秋榮教授、肖央主任醫師等的主導下,進行了詳細周密的討論。

結合患者病史、癥狀、專科及輔助檢查等,決定採取全新的手術入路方式,即經劍突下入路胸腺瘤微創切除術。

7月21日上午,在手術室、麻醉科的通力合作下,經過兩個多小時緊張而又默契的精準操作,完整切除胸腺瘤,並徹底清掃兩側的縱膈脂肪。術中,無明顯血管神經損傷,出血量極少,患者生命體征平穩

(手術進行中)

術後,經過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護理,恢復良好,肢體活動自如,無併發症發生。術後第一天,患者即自覺眼瞼下垂癥狀明顯改善,進食好轉,四肢活動明顯自如。病理結果顯示: 胸腺瘤,與前期診斷一致。

(手術切除的胸腺腫物)

(用藥宣教)

(病理結果)


拓展閱讀

(一)胸腺與胸腺瘤

胸腺是人體免疫系統的「司令部」,胸腺和其他器官一樣,可發生良性或者惡性腫瘤,最常見的是胸腺瘤。

臨床上其特有的表現是合併某些綜合征,如重症肌無力、單純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低球蛋白血症、腎炎腎病綜合征、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狼瘡、巨食管症等。

腫瘤生長到一定體積時常有的癥狀是胸痛、胸悶、咳嗽及前胸部不適。一旦並發即有可能引發呼吸危象,甚至引起生命安危,因此,一經診斷明確應儘早外科手術切除。

(二)重症肌無力(MG)

重症肌無力(MG)是一種由神經-肌肉接頭處傳遞功能障礙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主要表現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無力和易疲勞,各年齡段均有發病。

發病初期往往感到眼睛或肢體酸脹不適或視物模糊,容易疲勞。隨著病情發展,骨骼肌明顯疲乏無力,顯著特點是肌無力癥狀,特別是下午或傍晚勞累後加重,晨起或休息後減輕,此種現象稱之為「晨輕暮重」。

(三)重症肌無力的治療

重症肌無力的發生、發展與胸腺內發生的免疫應答直接相關,約80%左右的重症肌無力患者有合併胸腺增生異常,10-20%合併胸腺瘤。不管肌無力癥狀有沒有合併胸腺瘤,胸腺切除是目前治療重症肌無力的重要手段。

(經劍突下入路胸腺瘤微創切除術)

傳統方法:

一般採取胸骨正中劈開術或者常規的胸腔鏡手術。傳統的胸骨正中劈開術,手術創傷大,患者比較痛苦,且恢復慢,而常規的腔鏡手術,則腫瘤周圍脂肪組織難以徹底清掃乾淨。

新的技術

胸腔鏡經劍突下入路顛覆了傳統的胸部手術概念,利用胸骨後間隙組織疏鬆、神經血管少的特點,採取全麻插單腔管,平卧位下僅需在劍突肋緣下做3個直徑約1.5cm的橫切小孔口即可完成手術。

手術入路出血少,可兼顧縱隔兩側,清除病變組織更全面徹底,胸腔鏡經劍突下入路術的成功開展,為胸部疾病的微創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

術後患者疼痛更小,恢復更快,住院時間縮短,術後患者生存質量提高,患者滿意度更高。

(編輯Anne。圖片來源湖南師範大學附屬湘東醫院)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師範大學附屬湘東醫院 謝敏娜 彭博

湖南醫聊每日分享健康科普資訊,歡迎關注點贊轉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湖南醫聊 的精彩文章:

年輕媽媽產後抑鬱總嫌孩子長太丑?逃離「藍色惡魔」可以這樣做
衡陽12歲小女孩反覆腰部脹痛,右腎內長了50多顆結石

TAG:湖南醫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