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國軍抗戰實錄(十四):浙贛會戰

國軍抗戰實錄(十四):浙贛會戰

原標題:國軍抗戰實錄(十四):浙贛會戰



「珍珠港偷襲事件」後,美日兩國全面開火,雖然日本的偷襲使美軍太平洋艦隊損失很大,但是美國憑藉其強大的綜合國力與軍事工業水平很快就恢復並補強了戰鬥力。於是美軍開始反攻日本,被偷襲後不到半年時間美軍就開始轟炸日本國本土,這使得多線作戰的日寇法西斯疲態盡顯,甚至捉襟見肘。

1942年4月18日,美軍的「特別飛行中隊」的十六架B25-「米切爾」型中型轟炸機在杜立特中校的引領下從美海軍第七艦隊的「大黃蜂」號航空母艦上起飛,之後飛抵日本國上空並對東京、大阪、神戶和名古屋等重要城市實施了轟炸。而航母編隊將飛機送抵日本海域待飛機起飛後不等飛機返航便立即返回,在中國方面的配合下執行完轟炸任務的「特別飛行中隊」這十六架轟炸機就直接飛至中國上空並最終降落在我國東南沿海浙江省的部分機場,這樣既可以保證執行轟炸任務的飛機群損失降到最低,也可以保全行動速度相當較慢的航母編隊的安全。


1942年4月30日,為了報復幫助美軍「特別飛行中隊」的中國軍民,日寇大本營向「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畑俊六大將下達了「大陸令」第621號命令:「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應儘快開始作戰,主要是擊潰浙江省方面之敵,摧毀其主要航空基地,粉碎敵利用該地區轟炸帝國本土之企圖...」接到作戰命令後,日寇集結了其第十五、第十七以及第二十二師團共計十四萬餘人準備進攻我國浙江和江西兩省部分地區,企圖摧毀我國該地區居民的抗戰意,並使其不敢再給美軍提供幫助。


察覺日寇的進攻企圖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下令國軍第三戰區集結了四個集團軍、四個軍和一個師共三十二個師二十六萬餘兵力迎戰來犯日寇,指揮作戰的是抗戰名將時任第三戰區司令長官的顧祝同將軍。值得一提的是,準備迎戰的四個集團軍中的第二十三和第二十五集團軍為出川抗戰的川軍,他們非中央嫡系部隊,官兵的軍事素質與武器裝備均落後於中央軍,但英勇的地方軍隊離開自己家鄉擔負起保衛國家的重任後奮勇的抗戰意志與強烈的殺敵信念仍然高漲,此次會戰他們均駐防在浙贛鐵路一線。在這之後,國軍從第九戰區中又抽調三個軍的兵力在江西支援浙贛戰場。


1942年5月中旬,這場史稱「浙贛會戰」的中日間在浙江和江西部分地區爆發的會戰打響。「浙贛會戰」一開始,鬼子軍隊首先快速佔領了浙江金華。然後,有針對性的破壞和報復了浙江省的衢州、麗水和江西玉山的機場,這些機場都曾為美軍轟炸機提供起降。之後,日寇加緊對佔領區沿線的中國軍民掃蕩。

1942年5月15日,敵寇第十三軍的五個師團、四個混成旅團以及一個支隊在司令官澤田茂中將的指揮下從浙江奉化和餘杭開始向西南一路沿著浙贛鐵路展開進攻。日寇第十一軍在司令官阿南惟幾中將的指揮下以兩個師團和四個支隊從江西南昌開始向東一路沿著浙贛路展開進攻。我防禦的國軍則在浙江的新昌、諸暨和桐廬一線進行抵抗,之後逐漸向浙江的金華和蘭溪方向撤退。會戰全面開始後,日寇以空中轟炸配合地面進攻迅速合圍了浙江金華,國軍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下令部隊有序向浙江的衢州和江山方向突圍撤退,避其鋒芒不在局部戀戰。會戰中,在敵我武器裝備懸殊的情況下,顧祝同將軍合理採用正面抵抗的陣地戰結合敵後游擊戰的策略與日寇周旋。25日,日寇猛攻金華和蘭溪,僅留在此駐防的國軍第八十八軍是川軍,第八十八軍在戰鬥沿線埋設了大量的地雷並結合地形利用山炮和迫擊炮給予敵寇強力打擊,川軍將士們誓死抵禦了日寇一波波的瘋狂進攻,雙方均付出慘痛代價。28日,日寇第十五師團師團長酒井在蘭溪北部被地雷炸死。被炸死的日寇第十五師團的師團長酒井直次中將是日寇陸軍歷史上第一個在戰場陣亡的師團長。29日,血戰了五天五夜後日寇攻陷了屍骨成山、血流成河的金華。6月3日,日寇開始進攻衢州,國軍從衢州撤出。隨後,日寇進入江西並攻陷了玉山、廣豐和上饒地區。


1942年6月16日,日寇攻陷了江西進賢和貴溪,中日雙方軍隊形成了對峙局面在浙江麗水、溫州和松陽等局地繼續戰鬥。8月19日,日寇下令撤退,國軍立即追擊日寇。9月底,「浙贛會戰」結束。應該被每一個中國人記住的是鬼子第十三軍中將軍長澤田茂!在「浙贛會戰」期間,澤田茂下令日寇細菌部隊在浙贛很多地方播撒了碳蛆、鼠疫、霍亂、傷寒和副傷寒等細菌,日寇在撤退的過程中將這些細菌播撒在村莊中、水井內和田地里。日寇撤退後,當地很多地方發生瘟疫並在很多年後仍然持續的出現怪病,澤田茂這個獨眼兒老鬼子給當地無辜百姓造成永遠難以彌補的傷害,這是人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反人道細菌戰,日寇還在江西廣豐對當地手無寸鐵的老百姓進行屠殺。


日寇在「浙贛會戰」的三個月時間裡搶奪了我國浙江的大量戰略物資並報復性的破壞了很多機場,基本完成其既定戰略目的,同時給中國第三戰區的中國軍民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和浩劫。在這次會戰中,中國軍隊結合有利地形、規避自身不足,大量的運用了游擊戰和運動戰給予敵寇一定打擊。在這場慘烈的「浙贛會戰」中,中國軍隊傷亡七萬餘人,日寇傷亡三萬六千餘人。


2018.4.2


下次內容提示:

國軍抗戰實錄(十五):仁安羌大捷

請關注我的注微信公眾號,搜索添加「魏晨品讀民國」或「sxbj0729」,了解和探討更多民國史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魏晨品讀民國 的精彩文章:

民國往事:永豐艦事件

TAG:魏晨品讀民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