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是正軍級,55年卻僅授大校,99年還獲得「全軍健康老人」
一九五五年授銜,存在了許多高開低授的現象,例如,當時在全軍範圍內,有三位軍級幹部,按照評銜規定,他們至少應該是少將,卻只被授予了大校。這三位戰將分別是十三軍政委張力雄、二十四軍代軍長梁金華、六十軍政治委員劉暄。而今天說的是張力雄將軍。
張力雄1913年出生於福建上航縣,1929年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1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之後任命為三十四師一零零團總支書記,團政治處主任,團政治委員等。在戰爭年代,1934年張力雄率領800人,在興國老營盤白雲山阻擊國民黨軍,這場戰役打了三天兩夜,擋住了十倍多於自己的國民黨軍隊。自己帶頭守住陣地,哪裡缺人補哪裡,這隻頑強的隊伍為主力的轉移爭取了時間。
此後,隨部隊進行了長征,不久後,張力雄升任紅五軍四十五團政治委員。漫漫長路,艱辛不斷,困難重重,但是靠著堅持不懈的意志於1936年到達甘肅縣的華家嶺一帶,距離會寧城約30公里。為了確保紅軍成功會師,上級命令在華家嶺一帶防禦,此次戰役十分嚴峻,是確保紅軍會師的重要戰役,此時,張力雄身上擔子十分沉重。1936年十月二十日拂曉,戰鬥打響了。
敵人開始一次次的衝擊,炮火衝擊著陣地,火光衝天,但是,戰士們沒有絲毫畏懼,沉著冷靜迎戰,擊退了敵人一次次進攻。之後敵人改變了戰術,分出隊伍進行側翼進攻,攻擊指揮所。此時張力雄站了出來,拿著一頂輕機槍帶頭衝鋒,在他抱著機槍掃射時,周圍子彈飛速穿過,有一顆打中了他的右胸,然後神奇的是,他右胸有一個厚厚的筆記本替他擋住了子彈。之後,部隊成功完成了牽制任務,確保了隊伍成功會師。多年後,張力雄回想起這次戰鬥,他說:「這是閻王爺還不想收我哩!」
抗日戰爭後,先後擔任抗大大隊二隊隊長,抗大總校太岳獨立大隊政委等。主要參加了林南、水林、伏牛山等戰役和開闢豫北抗日根據地的鬥爭。1943年,張力雄人太行山第七軍分區政治部主任,此時人軍分區司令員的是皮將皮定均,當時二人力主攻打林縣,當時林縣由日本人控制,有一個日本中隊和三個偽軍團,並且林縣有著堅硬的城牆,易守難攻。只能智取不能強攻,於是二人抓住一參謀,並告訴他將有二十個團來攻打林縣,並故意讓他逃回去。果然,林縣內軍隊都出城突圍,僅留下一個團來守城,乘此拿下林縣,突圍時卻受到阻擊,隨時慘重。此後在伏牛山等戰役中,也取得不錯的戰績。
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原軍區第一縱隊三旅政委,鄂西軍區第三分區政委等,參加了中原戰役、淮海戰役等。新中國成立後,擔任十三軍政委,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一個軍委被授予大校,有點說不過去,很多人都認為不公平,但是張力雄確認為我服從中央的安排,中央授予我大校,也是對我的肯定,而且還有很多老戰友因為轉業,不能被授予軍銜,同他們相比,我很幸運!
後來,擔任雲南軍區副司令員、雲南軍紀政治委員等,1999年還獲得了「全軍健康老人」,時至今日老人仍然精力充沛,願老人家健康。


※還記得南京大屠殺「百人斬」的兩名日本人嗎?最後竟落得這個下場
※60年賀龍元帥巡視許世友部隊,提出一問題,許世友聽後不敢吭聲
TAG:官家名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