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世界哲學大會首次到中國 全球哲人共議「學以成人」

世界哲學大會首次到中國 全球哲人共議「學以成人」

第二十四屆世界哲學大會開幕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

2018年8月13日上午,第二十四屆世界哲學大會開幕式在中國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這是擁有一百多年傳統的全球最大規模哲學會議第一次來到中國,第一次以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學術框架為基礎設定主題,體現了全球哲學界對中國哲學及其文化價值的重視,也凸顯了中國在全球人文研究領域中日益提高的影響力。此次大會由國際哲學團體聯合會和北京大學共同主辦,主題是「學以成人」(Learning to Be Human)。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講話。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市教育工委書記林克慶,國際哲學團體聯合會(FISP)主席Dermot Moran教授,國際哲學團體聯合會秘書長Luca M. Scarantino教授,北京大學黨委書記郝平,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等嘉賓出席開幕式。出席會議的還有第二十四屆世界哲學大會組織委員會、學術委員會的代表,國內外傑出哲學及人文學者代表,參加此次世界哲學大會的還有數千名哲學家和哲學愛好者。在開幕式舉行之前,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及北京市教育工委書記林克慶等還會見了FISP主席Dermot Moran、秘書長Luca M. Scarantino以及第二十四屆世界哲學大會中國組委會的部分委員。

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致辭。

國際哲學團體聯合會秘書長Luca M. Scarantino致辭。

國際哲學團體聯合會主席Dermot Moran致辭。

北京大學副校長王博主持開幕式。

開幕式由北京大學副校長王博主持,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FISP秘書長Scarantino教授、FISP主席Moran教授,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分別在開幕式上致辭。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在致辭中回顧了北京大學人文及哲學學科百年以來的發展歷程及學術特色,解讀了「學以成人」這一主題與大學教育之間的密切關係。Scarantino教授回顧了哲學大會的籌辦過程及學術傳統,闡釋了哲學反思與時代精神之間的密切關係。Moran主席深刻分析了當代哲學學術發展與人類面臨的挑戰之間的密切關係,強調了哲學在當代的責任及價值。與會嘉賓對第二十四屆世界哲學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並對世界哲學大會促進各位哲學和人文學者之間的相互理解與交流,加深中國與世界之間的相互了解,以哲學反思應對當下和未來人類共同的挑戰,提出了熱切的期望。

據悉,本次大會註冊人數達7000多人,收到4000多篇論文投稿,涵蓋了哲學及以哲學為中心的人文及社會研究的各個領域,大會還將有1000多場次的學術會議。從參會人數、投稿論文數量及會議場次等數量來看,本次大會是世界哲學大會有史以來規模空前的一次。大會會期為一周,從8月13日到8月20日,會議場次安排包括全體大會、專題論壇、邀請講座、分組會議、圓桌會議、特邀會議及學生專場等學術活動,總數將超過一千場次(具體會議議程及時間表可登陸世界哲學大會官方網站查詢:wcp2018.pku.edu.cn)。來自全球121個國家和地區的七千多名哲學學者,將帶來不同地域文化和思想傳統的哲學思考;在開放的交流中構建世界哲學與人文學術的最新圖景;為全球化時代的人文學術構建更大的話語空間,從而體現哲學思考在當代世界的重要價值。

世界哲學大會首次在中國舉辦,也將為中國提供一個向世界集中展示傳統中國哲學思想的深厚底蘊及當代中國哲學及人文學術研究成果的舞台,也是構建全球化人文科學學術共同體中的中國人文學術話語體系及理論方法的重要機遇。大會的中國思想傳統和當代中國等特色元素,不僅有聚焦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王陽明講座」,而且有為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專門增設的紀念講座,分別邀請著名儒家學者杜維明教授及FISP前任主席、著名馬克思哲學研究專家Mcbridge發表演講。尤為重要的是,在大會的各個環節中,中國學者及其代表的哲學傳統將廣泛地參與不同論域、不同論題的哲學討論,為全球哲學討論的當代話語提供來自中國的思想資源和反思視角。同時,來自全球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哲學家們也積极參与,更體現了世界哲學大會的多元性和全球性特徵,體現哲學是歷史、當下和未來的紐帶。哲學反思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基礎。正如陳寶生部長在致辭中指出的,「和而不同」、「成己達人」、「自然無為」的中國傳統思想將為世界哲學的發展提供更開放和包容的理性空間,第二十四屆世界哲學大會的召開也將推動中國與世界的相互理解,促進中國哲學及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

未來一周,中國國家會議中心將成為全球哲學乃至人文學術界的關注焦點。

(本文圖片均由本屆世界哲學大會供圖)

(記者 李秀偉 賈偉 馬雲飛)

原標題:世界哲學大會首次到中國全球哲人共議「學以成人」——第二十四屆世界哲學大會開幕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任編輯:劉淼排版編輯:劉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李培林獲「費孝通學術成就獎」
羅堃:漢語標題特點的再認識——遠距單向、韻律親和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