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再難出貴子?「鑿壁偷光」的孩子當了丞相,晚年卻成了貪官
人們對於貧富的看法似乎有了轉變。網上,"寒門再難出貴子"一文深入人心,引起了網友們深入思考。在此文中,講的是一群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去某公司實習的故事。大學生們都於名牌學校畢業,學歷相同,家庭背景卻不同。為了最終留在公司工作,幾個大學生各盡其職,表面看著一個比一個認真。
寒門
在這些大學生中,有生在官員之家的,有書香門第的,也有商人子弟,可最發人深省的是。卻是一個生於農村的大學生。對比其他人,此人做事勤勞刻苦,不怕苦不怕累,在眾人中工作能力有目共睹。然而,就是這麼一個老實人,卻干起了偷雞摸狗的勾當。
一次,公司領導為招待貴賓,帶了許多中華煙,等到客人走後,桌上還剩下兩包。大學生看著中華煙,想到家中還未抽過中華的老父親,大概是覺得這煙是被剩下的,也沒人要,於是偷偷摸摸順走了兩包中華。而他的行為,卻被領導收歸眼底,就此斷送了工作的機會。
匡衡
偷的是煙,卻不只是兩包中華煙。在他短暫的二十幾歲時光中,偷的可能是朋友的零食、室友的書本、老師的u盤。不可否認,出身名校給他外表鍍了層金,但卻改變不了骨子裡的基因
早在古代,這一結論似乎就在古人匡衡身上得以體現。匡衡自小喜好讀書,卻因家中貧困,日日陷入於白天沒時間讀書,晚上沒錢買燭的困擾之中。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匡衡思索良久,最終用鑿壁偷光的方式,"偷"了鄰居家的光來學習。
鑿壁偷光
經由努力,匡衡長大後,學識淵博,才華橫溢,從郎中做到了博士、從御史大夫躍到了丞相之位,被封為樂安侯。
雖然當了丞相,可匡衡身上仍有著當窮人時留下的習慣--愛佔便宜。他利用鑽地圖有誤的空子,非法佔領4萬多畝土地,壓榨民眾的大量血汗錢。最終,也因為這個習慣,將他丞相的神壇又打回了庶人之位。
鑿壁偷光
其實,寒門無論什麼時候都難出貴子,但就算難,也並不代表不可實現。而窮人得勢可怕與否,則取決於個人的主觀能動性。有些窮人得勢可怕,有些富人得勢也可怕,只是因富人的富有,人們沒有去探究罷了。
歷史上寒門出貴子的例子並不鮮見,還是那句話,一切都得靠自己。


※中國歷史上唯一封侯的女將,死後埋了48座墳,參與送葬者全被毒死
※發小了當了皇帝,兒時玩伴去討官:你可真威風,發小:給我斬了!
TAG:段姐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