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不能讓英烈孤獨」,獨臂老兵一條路往返33年,守著這位烈士

「不能讓英烈孤獨」,獨臂老兵一條路往返33年,守著這位烈士

「不能讓英烈孤獨」,獨臂老兵一條路往返33年,守著這位烈士

戰爭時期,中國湧現出很多愛國人士,他們為了國家,付出寶貴的生命,浴血奮戰在一線。沒有他們的付出,就沒有如今的和平生活。而當時的戰友情,是世界上最感人的情感。眼看戰友犧牲在戰場,唯有多殺幾個敵人,為他報仇,把侵略者趕出國土,才算是對得起死去的戰友。而戰爭結束很多年,一座烈士陵園重建的時候,一位老兵,自願守著長眠的烈士,知道死去。

山東聊城的一個鎮上,革命英烈馬本齋長眠在此。政府決定,對烈士陵園進行修繕,方便後人祭拜。當時的一個老革命蔡恩坤,聽說馬司令的陵墓修繕,他主動請纓,來做守墓人。其實他跟馬司令從來沒有見過,也不是馬司令的兵,只是出於一個老兵的情懷。用他自己的話說,不能讓英烈孤獨。他們是國家的救命恩人,後人用多少年報恩,都不為過。所以,他主動守著烈士陵墓。值得一說的是,蔡恩坤是個獨臂老兵,在戰場上受傷,失去了一隻胳膊。退伍之後,他始終惋惜,不能放下革命情懷。

畢竟是上過戰場的人,對國家的那種情懷,是旁人無法理解的。他獨臂這麼多年,早就練就了獨立生活的本事,所以,守護馬司令的陵墓,對他來說,不是什麼難事。但始終是不方便。他獨臂往返在家和陵園的這條路上,33年的時間,風雨無阻。在陵園中,他每天都要用一隻手開大門,推車,擦雕像。陵園被他整理的井井有條。可以說,他是獨臂英雄,他對英烈的所作所為,就是英雄所為。

他說,他守護馬司令,不光是出於一種情懷,更是出自一種責任。因為,他承諾了前來悼念馬司令的戰友,好好守護。而他的行為,打動了自己的孩子,他們表示,有一天,父親去世了,他們還要堅持守著馬司令。繼承父親的志向,不能讓英烈孤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歷史傳播 的精彩文章:

西遊師徒四人修成正果風光無限,但看破封號之後,一個比一個氣人
持續20年的越戰,美軍撤退,未必是服輸,這些隱情卻被人忽略

TAG:小歷史傳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