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布施的快樂

布施的快樂

布施功德無量,是我們常說的「行話」。但是,功德從哪裡來呢?內心快樂便是功德。但是,為什麼布施會內心快樂?這隻有布施者才會有這樣的心理體會,非布施者是沒有這種體會的。

因為,人其實是一個平衡系統。當我們的付出超過我們的回報時,我們一定會取得了某種心理優勢;反過來,當我們的獲得超過了你付出的勞動,甚至不勞而獲時,便會陷入某種心理劣勢。人生其實十分公平,沒有無緣無故的得到,也沒有無緣無故的失去。有時,我們是用物質上的不合算換取精神上的超額快樂,雖然表面上我們失去了許多物質上的享受,其實我們卻得到用任何物質都無法換來的精神快樂。也有時,我們看似佔了金錢的便宜,卻同時在不知不覺中透支了精神的快樂。所謂「吃虧是福」,正是總結了物質與精神的快樂上的得失而得出來的。

許多人碰見一些乞討者,總認為那些是騙子,而不願意用小小的一點金錢來換取巨大的快樂。其實,他們的真假對於你來說,並沒有一點關係,而問題是當你向他們施捨時,正表示你富有,從而獲得精神上的滿足。當我們用精明的目光考察他們的真假時,當我們真的想給他們時,其實自己已經不快樂了。

所謂「聖人」就是能夠看到精神快樂大於物質快樂的人,他們在現實生活中以低姿態來做各種各樣的好事。所以,在中國佛教的禪林中,祖師都是出於在寺院中處於最卑微地位的出家人,如煮飯的飯頭、挑水的水頭、種菜的菜頭、燒火的火頭等,其原因也就在這裡。

這樣,當我們真正掌握這些規律後,「聖人」也就不是遙不可及,我們都或多或少擁有聖人的品質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法雨 的精彩文章:

別再說你沒時間!這十種人正好念佛
為什麼要在佛壇上供水呢

TAG:法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