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條妙計被後世奉為蜀漢的救命稻草,為何竟被諸葛亮一票否決?

這條妙計被後世奉為蜀漢的救命稻草,為何竟被諸葛亮一票否決?

文/壇主

所謂「子午谷奇謀」是指在蜀漢北伐過程中,魏延向諸葛亮提出的一種攻打曹魏的軍事策略。主要內容為魏延親自率領五千精兵從子午谷快速趕到長安,而諸葛亮大軍出斜谷進兵長安、潼關,兩軍異道會師於潼關,達到佔領關中的軍事意圖。但此方案未被諸葛亮採納,由於蜀漢終於被魏國滅亡,「子午谷奇謀」被看作是蜀漢曾經的希望至今仍時常被人提起。


子午道

秦漢時期,從漢中盆地通往關中從西到東大致有: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四條道路。子午道南北縱向,長約三百三十公里,北起陝西省長安縣西南秦嶺山中,南至石泉縣;北方出口稱「子口」,南方出口稱「午口」。兩岸重岩疊嶂,在幾條道路中最是狹隘險要。

圖/巴蜀地區的交通形勢


魏延何以認為「子午谷奇謀」可行

據《三國志》,魏延之所以主張從子午谷偷襲關中,一是因為長安守將夏侯楙不過是一個紈絝子弟,「怯而無謀」必然棄城逃跑,如此則咸陽以西可定也。另外,諸葛亮北伐多從褒斜道、陳倉道出,一直沒有取得很大的成果,出子午道以長安為目標,據守潼關後,佔領關中地區便是水到渠成之事,這樣的誘惑實在太大。二者結合,使得魏延認為出子午道是利益最大化的最好選擇。


「子午谷奇謀」能否成功?

關於諸葛亮不贊同魏延計策的原因,《三國志》說得很清楚,「亮以為此危計,不如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故不用延計。」諸葛亮認為此計為「危計」,就是並不穩妥,有可能讓蜀漢軍隊陷入絕境。

實際上,不只蜀漢方面的魏延想過利用子午谷,曹魏方面還親自實踐過從子午道襲擊蜀漢。蜀漢建興七年,魏大將曹真率軍由子午谷伐蜀,但由於「會大霖雨,三十餘日」,部眾受阻,無功而返。諸葛亮生性謹慎,且子午道道阻且長,天氣變化多端,萬一有失,這樣的後果是對於蜀漢政局情況洞若觀火的諸葛亮所承受不來的。

正如呂思勉先生在《秦漢史》中指出的「然子午褒斜易出難繼,咸陽以西即可定,魏舉大兵以爭之,而隴右諸郡犄其後,蜀果能守之歟?」就運算元午谷奇謀一時得以奏效,面對曹魏的兩面夾擊,蜀漢政權能否守住勝利果實不反勝為敗仍舊是一個未知數。

圖/諸葛亮

正是由於當時蜀漢面對的政治形勢,使得諸葛亮不能同意魏延的「子午谷奇謀」。歷史不能假設,但以我們的後見之明看,「子午谷奇謀」雖然奇,但面臨的不可控因素實在太多,成功率並不能說高。

圖/蜀漢疆域圖

參考文獻

1.陳壽:《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2 呂思勉:《三國史話》,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3 呂思勉:《秦漢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清史研究 的精彩文章:

晚明的火器可以與同時期的歐洲相提並論嗎?
古代的寮國與中國有什麼關聯嗎?它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TAG:明清史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