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鹽多有害健康」已人盡皆知,為什麼中醫卻說「鹽能補腎」?
吃鹽多的危害,已人所共知:會使血壓升高,增加血管硬化等等。而在中國,心腦血管病一直是「健康第一殺手」,這當然和我們飲食中的鹽過多有直接關係。
特別是北方,以前生活不太富裕的時候,雖然吃飯能吃到肉的機會並不多,但高血壓仍舊多發,原因依然在於菜吃得太咸了!
鹽中的氯化鈉,導致了高血壓。
01
但是,中醫卻有「咸入腎」的理論,意思是食物的五味和中醫五臟相對應,
鹽對應的是中醫的腎。
很多人這時候就要問了,鹽明明是有害健康的,難不成到中醫這裡,鹽就變害為利了?
其實不是!
「咸入腎」的意思並不是鼓勵多吃鹽,也不是吃鹽就可以補腎
,而是說,
有鹹味的鹽,是維持生命基礎的關鍵
,這個生命基礎就是中醫的「腎」。
我們的身體70%是水,身體的細胞是浸在水中發揮功能的。但這個水,不是普通的白水,而是有「內容」的水,水是靠其中的「內容」,保證著血液的滲透壓的,其中由鹽中的鈉離子來保證的滲透壓,叫「晶體滲透壓」,每個細胞和細胞之外水液之間的平衡,就是由這個滲透壓決定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平時拌冷盤時,一般先要用鹽給菜「殺殺水
」
,青菜撒上鹽之後,很快就出水了。因為沾了鹽的那部分,鈉的濃度很高,這裡的滲透壓也就很高。而水會自動的調節滲透壓的平衡,稀的部分的水一定會流向濃的部分,青菜中的水就滲到了鹽分多的、滲透壓高的這邊來了,菜中的水就這樣被鹽「殺
」了出來。
02
在身體水環境中的細胞也一樣,如果細胞外邊組織的水太濃了,細胞中的水,就會透過細胞膜跑到細胞外邊去,這樣,組織中的水就多了,這個時候就會發生水腫或者腹水。
如果細胞外邊的水太稀了,組織中的水就會跑到細胞中去,身體就會因為組織缺水而脫水。
無論是水腫還是脫水,都是疾病很嚴重的狀態,甚至會危及
生命!
只有維持細胞內外的滲透壓平衡、穩定,才能避免這種危及生命的情形發生,也就是說,由鈉維持的血液「晶體滲透壓」是生命攸關的。
中醫的「腎」不是長在後腰的腎臟,中醫的「腎」是生命的根基,如果把人比作大樹,中醫的腎就是樹根。所以,中醫有「久病及腎」之說,意思是,任何病時間長了,病情加重時,都會影響到中醫的腎,都會「腎虛」。而能逆轉生命,轉危為安的中藥,大多是要入腎經的,比如能回陽救逆的附子、肉桂,所以,中醫的「腎」是生命最基礎,最關鍵的東西,能決定細胞生命的「晶體滲透壓」,就是這個層次的,所以屬於中醫「腎」的範疇。
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如果看中醫,
因為疾病消耗導致的水腫和脫水,中醫會分別辯證為腎陽虛和腎陰虛
,前者通過溫補腎陽來使水液運化排出,減輕水腫甚至腹水,比如「真武湯」;後者會用滋補腎陰的藥物給身體補水保水,減輕脫水對細胞的損害,比如「大補陰丸」,「百合固金湯」。由此也就明白了,中醫的「咸入腎」,以及中醫的
很多補腎的藥用鹽炒制
,
就是為了防範病情嚴重到「腎虛」程度時,細胞內外環境中鈉離子的丟失。
所謂「咸入腎」是要用鹽中的鈉,來維護血液正常的「晶體滲透壓」,保證這個生命基礎環境的穩定。
END
立秋到,祛濕去火是養生關鍵。
佟道商城夏末特惠,祛濕、去火套裝+全場最低價26元起!
||責任編輯:張曉雪
||本平台所使用的圖片屬相關權利人所有,
因客觀原因部分作品若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
請相關權利人隨時與我們聯繫,以協商授權事宜
。
||
如有健康疑問,可點擊這裡
向我諮詢
||
點擊閱讀原文
獲取更多養生好物!


TAG:健康新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