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動態】美海軍測試新型航母著艦系統

【動態】美海軍測試新型航母著艦系統

原標題:【動態】美海軍測試新型航母著艦系統


美海軍測試新型航母著艦系統


日前,美海軍陸戰隊在「黃蜂」號(LHD-1)通用型兩棲攻擊艦上成功測試了聯合精確進場著艦系統(JPALS)。該測試在太平洋海域5級海況下進行,在JPALS的指示下,F-35B戰鬥機的飛行員進行了快速起飛和垂直著艦,並在較短時間內形成了飛行編隊。



圖1 一架F-35B戰鬥機在「黃蜂」號兩棲攻擊艦上著艦

JPALS是一款基於差分GPS的全天候、多功能、有人/無人艦載機著艦系統,可在電子戰(EW)環境下為航母艦載機(包括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提供抗干擾的精確著艦引導,確保任務在敵對惡劣環境中的連續性,並在飛機需要快速部署時能夠修改指令,或者用於在具有彎曲、分段和專用跑道的陸基機場進行降落。其目的是為艦載機提供進場著艦引導,確保其在飛行甲板上能夠成功著艦。艦載機著艦的精確性是航母戰鬥力的核心,在航母服役前,必須要進行此類測試來確保系統的正常運行,與航母相比,兩棲艦的起飛跑道更短。


JPALS的研製從20世紀末開始,系統分為地面/艦載分系統、機載分系統和數據傳輸設備。地面/艦載分系統接收GPS衛星定位系統的信息,並將自己的位置及狀態信息通過數據傳輸設備傳給飛機上的機載分系統;機載分系統也能夠通過GPS系統獲得自己的位置信息,並與地面/艦載分系統傳來的信息進行比較,得到自己與航母或陸上基地的相對位置;同時,機載分系統也會將自己的位置以及狀態信息通過數據傳輸設備傳回艦載分系統。



圖2 JPALS原理示意圖(左)和艦載概念圖(右)


雷聲公司集成防務系統分部是JPALS的主承包商。2016年10月,雷聲公司獲得了一項價值2.55億美元的合同,用於JPALS的開發和生產準備。合同還包括其他選項,如提供武器可更換組件、技術數據包以及支持開發和操作測試等,合計總價值為2.7億美元。開發工作將在加利福尼亞州、愛荷華州、馬薩諸塞州和印第安納州進行。根據合同,雷聲公司將完成JPALS自動著艦功能的開發,包括8個現有工程開發模型(EDM),並提供2個額外模型用於F-35聯合攻擊戰鬥機的初始性能操作。


JPALS作為一種可快速部署的、能夠在複雜氣象地形條件下使用的、具備高生存力、良好維護性、可互操作性的精確進場著艦系統,與現有基於雷達的精確進場著艦系統(PALS)相比,具有如下優勢:實現了無輻射導航,增強了艦載機的低可探測性;艦載機返航及進場著艦過程中,可引導艦載機快速高精度艦面對準;採用雙向加密數據鏈通信,解決了航母海面動態、艦載機空中動態的雙動態引導通信;應用話音技術,可保證著艦指揮官與飛行員間及時有效溝通;應用容錯處理器與專用演算法,可有效增強系統的魯棒性和可靠性。


鑒於裝備現狀,美海軍擬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步淘汰現役的PALS並換裝JPALS,已期降低項目研製風險,並壓縮項目成本。該系統預計2019年批量生產。


美國近海戰鬥艦反潛戰任務模塊完成兩個里程碑試驗


7月16日,美海軍無人與小型作戰艦項目執行辦公室宣布反潛戰任務模塊完成了兩個里程碑試驗。其中第一個是對雙模陣列發射系統(Dual-mode ARray Transmitter (DART) Mission System)拖體和相關布放與回收組件進行了為期10天的1號碼頭試驗,試驗地點為佛羅里達州皮爾斯堡。第二個是該雙模陣列發射系統完成了水下全功率發射試驗,試驗地點為紐約德累斯頓海軍水下戰中心塞內卡湖分部試驗設施。


圖3 美海軍近海戰鬥艦的任務模塊載荷(中間為反潛戰任務模塊)


該陣列此前曾在雷聲公司位於羅得島州朴次茅斯的淺水設施上進行過試驗。在塞內卡湖的試驗是這項新技術在開放水域試驗環境中的首次演示,有助於更好地理解該系統在近海戰鬥艦上部署後的性能。這次試驗的成功為海軍官員和行業合作夥伴提供了關於性能參數和未來改進方向的寶貴信息。


據悉,1號碼頭試驗前一周,在佛羅里達大西洋大學海洋學研究所的產品集成、組裝和試驗場內,近海戰鬥艦的艦員對雙模陣列發射系統進行了檢查和運行。2號碼頭試驗計劃於2018年秋季進行,將擴大雙模陣列發射系統集成的範圍,額外增加3個雷聲公司的任務模塊組件。美海軍將於今年晚些時候從雷聲公司接收雙模陣列發射系統,並計劃於2019年初在大西洋水下測試評估中心對該系統進行進一步試驗。


近海戰鬥艦任務模塊項目負責人泰德·佐貝爾表示,塞內卡湖的試驗對雙模陣列發射系統和反潛戰任務模塊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進步,「這一革命性技術對於應對全球範圍內不斷上升的潛艇威脅至關重要。」


自2015年以來,美海軍一直致力於開發新的近海戰鬥艦反潛戰任務模塊,以改善初始設計中重量太大的缺陷。2017年5月,美海軍授予雷聲公司一份2790萬美元的合同,以發展次級搜尋能力。如果海軍對研髮結果感到滿意,合同中還包括一項價值高達3億美元的生產製造選項。雙模陣列發射系統的開發步驟包括,首先對單個系統組件進行增量測試,然後逐步進行更大範圍的集成和試驗,最後對整個反潛戰任務包進行試驗。


今年早些時候在眾議院軍事委員會聽證會上美海軍曾表示,其並不打算為每艘近海戰鬥艦採辦全部任務模塊。相反,近海戰鬥艦將被分成幾組執行任務,並根據需要更換任務模塊。截至目前,佐貝爾在聽證會上表示,美海軍預計購買10個反潛戰任務模塊,並期望在2019財年實現任務模塊的初始作戰能力。


美國近海戰鬥艦是美海軍為取代「佩里」級護衛艦,在90年代初期進行的「SC-21水面戰鬥艦艇計劃」一部分,主要包括「自由」級、「獨立」級兩種艦型,均能搭載無人飛機、無人水面和水下載具,具有吃水淺、航速高的特點,可以根據不同的戰鬥任務靈活搭載水面戰、反潛戰及水雷戰等任務模塊,實現「即插即用」。


美國近海戰鬥艦反潛戰任務模塊包括可變深度聲吶、多功能拖曳陣列系統、輕型反魚雷系統、反潛任務管理與指控系統、一架裝備有輕型魚雷和聲吶浮標的MH-60R「海鷹」反潛直升機、兩架用於掃描海面並通過數據鏈回傳實時視頻圖像的MQ-8B「火力偵察兵」無人直升機以及相應的支持和保障系統等多種裝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來源:《艦船動態周報》2018年第29期 | 國防科技信息網等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BMT


CSC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艦船研究 的精彩文章:

【動態】俄海軍第五代核潛艇「哈斯基」級首艇將於2027年建成
英國海軍「海上攔截者」導彈系統開始服役

TAG:中國艦船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