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猶不及,恰到好處才是真功夫
印安說
俗話說:「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可見功夫之重要。人之立世,需要真功夫。何謂「真功夫」?過猶不及,恰到好處才是真功夫。
印竹說
所有真功夫都離不開陽明先生所說的「知行「二字。先生曾道:「知行原是兩個字說一個功夫,這一個功夫,須著此兩個字,方能說得完全無弊病。」
我是文字版
大家好,我是萃辰天心書院印竹老師。今天的《如是我說》,印安老師是這樣說的:「俗話說:『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可見功夫之重要。人之立世,需要真功夫。何謂『真功夫』?過猶不及,恰到好處才是真功夫。」我接著說:「所有真功夫都離不開陽明先生所說的『知行』二字。先生曾道:『知行原是兩個字說一個功夫,這一個功夫,須著此兩個字,方能說得完全無弊病。』」
那麼陽明先生所說的這兩個字所指的這一個功夫是什麼呢?便是合一——「精一」。陽明先生特別推崇《尚書》里所說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所以,陽明先生所強調的功夫指的是「精一」,也就是說心若易簡,縱然世事紛擾,我自清寧如水,靜照世間種種喧囂;所謂「精一」,就是專註於當下,既不念過往,亦不畏未來。
而更重要的是,陽明先生強調這個「精一」不能只精在「知」上,只精在學了多少知識,或者說對於知識有多麼的專註;也不能只停在「行」上,每天不停的忙碌,累個半死卻一事無成,而是要精在知行合一上。所以,陽明先生說要一個功夫,著此兩個字,方能完全無弊病,如果只偏於一個方面,都是過猶不及。比如說陽明先生在《傳習錄》里舉了這樣的例子,說「今人於吃飯時,雖然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寧,只緣此心忙慣了,所以收攝不住。」意思是說,有些人在吃飯時,即使沒什麼事情,他的心也是忙亂而不安定的,只因為這顆心忙慣了,總覺得好像有什麼事兒沒有辦或者沒有完成,不能專心於吃飯,這樣的狀況就是使身和心常在一種分離的狀況。所以,古代禪師也常說,能夠該吃飯的時候吃飯、該睡覺的時候睡覺就是最好的修行。因為你能夠在做任何一件事的當下身心合一,就是功夫的開始了,否則就修不出真功夫。
世間萬般忙碌,最忙的是我們的心,尤其是一顆沒有經過訓練的心經常起妄念。如果心常處於妄動的狀態,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都是與我們的身體相分離的,那麼,我們的心就無法正確地指導我們的行動。這個時候,知和行當然是不同意的。很多人每天並不是忙於所謂的大事情,而是忙來忙去,自己都不知道忙的是什麼,這是一種內心妄動太多的慣性。這種慣性會讓我們生命能量無謂的耗散。
所謂「只要功夫深,鐵杵也能磨成針」,說的便是精一的功夫,而精一的功夫是不能離開知行合一的。精一的功夫一定是兩個字著一個功夫,一定是此心不動,隨機而動。曾國藩也曾說過:「凡人做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恆,終身一無所成。」所以,如果你想修出真功夫,一定要隨時覺察陽明先生所說的知行合一的「精一」功夫。
萃辰天心書院,願國學智慧走進千家萬戶……


※好好的送別詩不依依惜別,竟寫得這般氣魄宏大!
※一句佛語點透人生,不再為名利所累
TAG:萃辰天心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