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歐洲媒體:特朗普政府無力單獨挑戰全世界

歐洲媒體:特朗普政府無力單獨挑戰全世界

文/光明日報駐羅馬記者 陳曉晨

義大利《晚郵報》知名時政評論員達尼洛·塔伊諾近日發表題為《關稅,特朗普孤獨的選擇危害全世界》的評論文章,認為美國領導人在貿易問題和關稅政策上一意孤行,不僅不能使中國屈服美國的霸凌主義行徑,反而更使美國與其傳統「盟友」逐漸割席分坐,美國政府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和孤立主義傾向恰恰正使美國成為被孤立的對象。


貿易戰無法讓中國經濟「傷筋動骨」

文章稱,美國政府先於7月6日正式開始對從中國進口的340億美元商品加征25%的關稅,隨後又於8月7日公布了對價值約16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25%關稅的清單,更揚言要針對總值約為5000億美元的全部中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這一系列決策和表態無疑加劇了中美兩國之間貿易摩擦的緊張局勢。分析人士認為,如果美國將全部威脅付諸實施,那將意味著中美之間的貿易戰短期內不會得到緩解,更意味著最大的發達國家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經濟領域的首次直接對抗。

文章評論稱,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首先危害自身利益,但不會令中國經濟「傷筋動骨」。根據牛津經濟研究院的分析數據,加征關稅將使美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速率減少0.2%~0.3%。從中長期看,美國挑起的貿易戰更將使世界生產總值在2020年內下降0.7%。美國正在以關稅為手段向世界各國炫耀自身「經濟肌肉」,並認為中國傳統上的出口導向型經濟發展模式無法承受美國的關稅衝擊。事實上,在現階段中美貿易摩擦中,中國經濟已經顯現出極佳的適應能力。一系列經濟數據表明,中國完全有能力應對美國的加征關稅政策。文章指出,中國對美貿易順差6月達到289.7億美元,為1999年以來最高,對美出口達到創紀錄的426.2億美元。儘管7月中國對美貿易順差略有下降,但仍比2017年同期增長11%。另一方面,中國進口商品總額較2017年7月增長27.3%,遠超16.5%的市場預期。此外,中國正在不斷加快經濟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進程,新舊動能持續轉換,經濟發展的「含金量」越來越高,中國經濟正在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美國正成為被世界孤立的對象

文章認為,在同中國的貿易摩擦不斷升級的同時,特朗普的錯誤決策也令美國的傳統「盟友」深感憂慮。在「美國優先」口號指引下,美國挑起的貿易戰不僅針對中國,同時也針對世界其他主要經濟體,這將嚴重危害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對全球經濟健康發展造成重大衝擊。各國普遍擔心,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兩大經濟體之間的對抗將深刻改變世界地緣政治格局,對現行國際秩序造成深遠影響。

文章引述美國學者評論稱,大國崛起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現行世界秩序或許需要得到某種程度的調整,但絕非另起爐灶。美國政府的錯誤決策正使美國由孤立主義者成為被世界各國孤立的對象,美國對抗所有國家的行為使美國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日益成為孤家寡人,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則是美國領導人並不信任由美國在數十年前主導建立的國際經濟和政治秩序。而美國的貿易戰舉措是嚴重的戰略誤判,即使美國再強大,也無法以一己之力應對所有國家的反制和挑戰,這也註定了美國貿易戰舉措的失敗。這一政策的失敗將是全方位的。首當其衝的是美國國內消費者,貿易戰使進口產品和國內產品價格雙雙走高,不可避免地加重美國家庭負擔。其次,貿易戰舉措還將嚴重危害大量美國企業的發展,特別是將摧毀跨國企業的供應鏈、生產模式和分銷模式。再次,在這一全面衝突的背景下,本屆美國政府也必將付出沉重的政治代價。文章認為,對歐美關係而言,特朗普的貿易戰舉措已經預示著美歐跨大西洋關係的終結。隨著美國影響下歐洲大陸保護主義傾向的不斷加劇,美歐關係正在走向危險的未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天下眼 的精彩文章:

假如貿易戰硬著陸,美國扛得住嗎?我們算了一筆賬
歐洲媒體:美歐貿易共同聲明不過是「勝利的幻覺」

TAG:光明天下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