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世民臨死前託孤於他,沒想到他的一句話,竟斷送了李家王朝!

李世民臨死前託孤於他,沒想到他的一句話,竟斷送了李家王朝!

李世勣唐朝凌煙閣24功臣之一,原本不姓李,叫徐世勣。李姓應該是後來賜的國姓。是本地有名的富豪。隋朝末年天災人禍,民不聊生。百姓流離失所,餓殍千里。徐世勣父子不忍心看到百姓受苦,常常拿些錢財食物來救濟他們。少年徐世勣覺的這樣下去也救不了多少人,只有通過起義,推翻隋煬帝暴政才能解救更多的人。

於是17歲的徐世勣(據《舊唐書》推算,此時徐世勣應該不止17歲)在離家不遠的地方參加了翟讓的瓦崗。他告誡翟讓說:這裡都是鄉里鄉親的,搶了誰的都不好。還是去別的地方吧!聽說宋、鄭兩地不錯,那裡商旅很多,劫一些官私錢財也非常的方便。」

自從到了這兩個地方,也算是發了一筆橫財。正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有了錢還怕召不到人。於是他們用這些錢召了差不多有一萬多人。人怕出名,豬怕壯。隋朝廷得知他們聚集了這麼多人,為之震怒。便派張須陀率領兩萬多人前來剿滅他們。翟讓聽到隋朝派了兩萬多雄兵過來,嚇了一跳,正準備逃跑時,被徐世勣給制止了。跑什麼,打便是。徐世勣傑出的軍事才能在此戰中嶄露頭角。他利用誘敵深入,分而擊之,巧設伏擊等策略全殲了張須陀部。當時呢李密剛好反叛失敗,正在逃亡。徐世勣、王伯當認為李密是天下英雄,便勸翟讓一起奉李密為天下共主。李密就這樣隨理成章地成了瓦崗大當家。

人多了矛盾自然不少,在一次宴會中,李密殺了翟讓,徐世勣混亂中被砍了一刀,這裡有點引狼入室的感覺了。幸虧王伯當及時跳出來喝止了動亂。徐世勣才幸免於難。接著徐世勣為瓦崗攻城掠地立下赫赫戰功。

公元618年,李密被王世充打敗,聚集徐世勣等一眾人投奔了李淵,歸順了唐朝。李淵把李密原來所統領的屬地都劃歸給了徐世勣管理。公元619年十一月竇建德攻破黎陽,李蓋也就是李世勣的父親被抓。李世勣率領殘部跑了出來,但因為父親被抓,孝道面前,李世勣只能選擇回去投降。而竇建德則認為有了他的父親為人質,讓他繼續鎮守黎陽大可放心。李世勣還是想歸順唐朝,但有怕連累到自己的父親,於是便心生一計,先假意給竇建德立一些戰功,等取得他的信任後再圖謀取他性命。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計劃敗露,李世勣只能率幾十名騎兵重新歸降唐朝。後隨秦王李世民大敗宋金剛,擊退王玄印(王世充兒子),勸降鄭國(王世充稱帝建立的鄭國)榮州刺史魏陸,得陽城、汴州兩地。為李世民平定四方鞍前馬後,立下不世之功。

唐朝掃清各地軍閥後,便有意開疆擴土,恰巧來了個不怕死的。公元641年薛延陀真珠可汗派他的兒子大度聯合各部率領20萬大軍南侵突厥,突厥可汗向唐朝求救。李世民派李勣出兵抵禦,大破薛延陀軍。斬獲無數,大度狼狽逃跑。另外滅高句麗的一戰打的也是相當漂亮。

因為身兼不世戰功,所有深得唐太宗李世民的賞識。李世民在死前曾囑咐他的兒子李治,我現在把李勣給貶官,等你繼位後再去提拔他,這樣你對他就有知遇之恩了,他便會死心塌地的輔佐你。這都是套路。李治繼位後,對李勣也是比較賞識,這畢竟是父皇生前留下的得力幹將肱骨之臣。所以凡事都愛徵求李勣的意見,也比較聽他的話。公元655年,李治想廢了王皇后改立武氏為後。於是便叫了李勣、褚遂良、長孫無忌等輔政大臣前來商議。褚遂良那是極力的反對。李勣當時也沒怎麼表態。後來李治又找了李勣說:「褚愛卿是輔政大臣,他反對怎麼辦」李勣答道:「這是陛下的家事,何必去理會外人的意見。」

不久李治果真廢了王皇后改立了武媚娘為後,接著武媚娘獨掌朝政,李治死後乾脆自立為帝,取消國號唐稱大周皇帝武則天!如果當時李勣也極力反對李家王朝也不至於斷送在李治手裡。中國的歷史也許會改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囧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三國智謀之隨機應變,曹操佯裝獻寶刀,赫魯曉夫與宇航員話裡有話

TAG:小囧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