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物理學術巨匠」楊振寧

「物理學術巨匠」楊振寧

猛擊《科幻畫報》輕鬆關注

楊振寧是世界上著名的物理學家,曾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是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華裔科學家。楊振寧現任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清華大學教授、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榮休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院士等。楊振寧在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和凝聚態物理等領域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1922年10月,楊振寧出生於安徽合肥三河鎮。從小楊振寧就展現出他聰明的天賦。四歲的時候,他在母親的教導下,僅僅一年就已經能認得3000多個字。楊振寧的父親楊武之曾赴美留學,歸國後長期在清華大學和西南聯合大學(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私立南開大學組建成立)任教。楊武之是一位教學極為認真的教授,也是一位教子極為嚴格的父親,他早就在日常生活中,循循善誘,潛移默化地將不少數學知識傳授給了兒女們。楊振寧在學校里,遇有不懂的問題、碰上難以處理的事,總是經常跑到數學系辦公室向父親請教。楊武之對楊振寧的影響,可以說是長久深遠的。

sdzfgdhg

1938年,楊振寧以高二學歷參加統一招生考試,被西南聯合大學錄取。正所謂名師出高徒,楊振寧在西南聯大就讀期間,其老師都是當時中國物理學界的泰斗,比如被譽為「中國物理學之父」的吳大猷教授,「中國熱力學統計物理研究開拓者」王竹溪教授等等。楊振寧曾說過:「在聯大給我影響最深的兩位教授是吳大猷先生和王竹溪先生。」

楊振寧和吳大猷先生

1945年,楊振寧獲得「穆藕初獎學金」,赴美留學,就讀於芝加哥大學。1948年獲得博士學位。1949年楊振寧進入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在這裡進行博士後的研究工作,開始與李政道在物理學研究上的合作。1956年,楊振寧和李政道共同發表論文,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指在弱相互作用中,互為鏡像的物質的運動不對稱)。

1957年,因為楊振寧和李政道兩人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在接受諾貝爾獎金的時候,由楊振寧代表致辭:「我深深察覺到一樁事實:在廣義上說,我是中華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產物,既是雙方和諧的產物,又是雙方衝突的產物,我願意說我既以我的中國傳統為驕傲,同樣的,我又專心致志於現代科學。」這句話說明了楊振寧以學習過中國傳統文化而自豪。

1964年,楊振寧加入美國國籍。1965年他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1971年,楊振寧趁中美關係剛剛有所緩和,便回到中國進行訪問。《中國大百科全書》物理學卷上面是這樣記載的:「楊振寧於1971年夏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美籍知名學者訪問新中國的第一人。」楊振寧的率先訪華叩開了中美之間緊閉了三十多年的科學大門。受他的影響,一些美籍華人學者紛紛回國探訪,為祖國的科技教育事業獻計獻策。因為楊振寧的學術地位,他經常去世界各地進行學術講座或者訪問。在許多報道中,他常常提起中國在各方面的許多發展,對全世界的華僑都產生了影響。

1975年,楊振寧向周恩來建議加強科普工作,並建議引進《科學美國人》(該雜誌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連續出版時間最長的雜誌,影響了數代精英人群)中文出版權。在鄧小平等領導的關心下,這本刊物進入中國,成為改革開放後我國第一本版權合作的期刊。1983年12月,楊振寧向鄧小平建議:「國外認為,搞軟體15-18歲較有利。」由此,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設立了計算機軟體專業。1986年楊振寧倡導興辦了「陳嘉庚青少年發明獎」,鼓勵青少年勤于思考,為國家發明有經濟效益的新產品;同年楊振寧應美籍華裔數學大師陳省身之邀,在南開大學數學所建立理論物理研究室。該研究室建立後,本著「立足南開,面向全國,放眼世界」的開放精神,開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為中國培養了一大批人才。

1997年12月,楊振寧、丁肇中發起「清華北美教育基金會」,目的在於擴大清華大學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特別是促進清華與美國教育、科技與文化界的交流與了解,開拓籌資渠道,爭取海外有識之士對清華教育事業的支持與幫助,實現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宏偉目標。

李政道(左)和楊振寧(右)一起獲得諾貝爾獎

1957年十月,楊振寧領取諾貝爾獎

2000年,楊振寧在南京大學設立「楊振寧獎學金」。他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表示:「雖然我父親是大學教授,但因為通貨膨脹,家裡很窮,生活很艱苦,是獎學金幫我度過了難關。近幾年我多次在大陸訪問,看到不少青年學生因家境困難而影響學業,感到很傷心,所以就有了這麼個想法。」

2003年,楊振寧回國定居,在清華大學長住。2004年,楊振寧教本科生基本物理,那時候的他已經是81歲的高齡了。他說:「現在很多教授不願意給本科生上課,但我覺得,給本科生上課很重要。我也希望我能夠帶動更多的人。」

2008年11月29日,楊振寧當選由社會廣泛參與評選的「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最有影響的海外專家」。當選理由是:在中美關係尚未解凍時期,帶動一大批華人學者回國為祖國現代化建設獻計獻策,在促進中美兩國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作出了特殊貢獻;先後在香港和美國發起成立三個基金會,成功地為中山大學、清華大學在海外募集數億元資金;推動成立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為清華引進計算機諾貝爾獎「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等頂尖學者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2017年8月26日,95歲的楊振寧正式恢復中國國籍,成為中國公民。

楊振寧的主要學術成果:相變理論、玻色子多體問題、楊-Baxter方程、1維δ函數排斥勢中的玻色子在有限溫度的嚴格解、超導體磁通量子化的理論解釋、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楊-Mills規範場論、規範場論與纖維叢理論的對應等。

楊振寧的主要著作:《論文選集與後記1945-1980》、《楊振寧文集》、《曙光集》、《晨曦集》、《對弱相互作用中宇稱守恆的質疑》、《基本粒子發現簡史》、《讀書教學四十年》、《科學、教育和中國現代化》、《科學的品格》、《新世紀的科技》、《20世紀的物理學》、《對稱與物理》等。

清華大學前校長顧秉林評價說:「楊先生是我國科學工作者的一面旗幟。」

中國科學院院士葛墨林說:「很多人學問很大,脾氣也比較大一點,而楊先生,你跟他什麼都可以說。」

三聯書店總編輯李昕曾說:「楊先生的愛國,是愛到骨子裡的,而且是一貫的、永遠不變的。」

人民網評價說:「楊振寧是中美關係鬆動後回國探訪的第一位美籍華裔科學家。他在積極推動中美文化交流和中美人民的互相了解,在促進中美兩國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

普林斯頓高等研究物理學教授戴森評價道:「楊振寧對數學美妙的品味照耀著他所有的工作。它使他的工作成為精緻的藝術品,使他深奧的推測成為傑作。這使得他對於自然神秘的結構比別人看得更深遠一些。」

(編輯:吳佳美)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幻畫報 的精彩文章:

科技與科幻碰撞交融,會發生什麼

TAG:科幻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