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賈府的收入和支出:賈母一年要開銷多少銀子?
歡迎關注《寫乎》,您的足跡就是《寫乎》!

水墨江南
試劍江湖
少司命
00:00/04:53
作者:永遠有多遠
(賈母)
(一)賈府的經濟來源
《紅樓夢》中的賈府,是個純粹的「官養集團」,在經濟上沒有任何的自我增殖能力,因此後來倒台是一定的。賈府的經濟來源是固定的,概括來說有如下三項固定收入:
一、起初有皇帝賜給的幾處田莊;
二、定期到內務府領取的賞銀;
三、現任官吏(其實只有一人即賈政)的月俸。
前兩項銀子加在一起,一年約有六七千兩。
無疑,這是一筆很不小的數目。在賈府剛剛取得坐享皇糧的特權時,家庭人口很少,只有寧國公、榮國公兄弟二人的兩個門戶,主子的人口總量不足十餘口,加上下人也就在幾十口左右。由這樣有限的的幾十個人(包括主子、奴才)坐享幾千兩銀子的年收入,應當說還是比較寬裕的,屬於高收入之家。
遺憾的是幾代下來,子孫繁衍甚火,加上越來越講究排場,役使的下人越來越多,發展到「合族上下五六百人」的地步。以這樣多的人去坐吃那幾千兩銀子,就很難應付了。
何況賈府是一個純政治集團,這樣的集團不可避免兩種巨額消費:朝廷(政治)消費和享樂消費。
(元春省親,賈母帶隊迎接)
(二)賈府的開支
賈府所經歷所參與的政治活動,規模最大的一次是元春省親。
修建大觀園、買尼姑,加上儀典開銷,總計用去了十幾萬兩銀子,等於賈府近二十年的固定收入。
此外賈府內部的政治活動,諸如家祭、家慶、年節,幾乎頻頻不斷。
連王熙鳳過一次生日,也用去了160兩銀子。
秦可卿死了,單是為了買「龍禁尉」虛銜就用去1200兩銀子。秦可卿的葬禮,單是動用女僕就達106人。政治集團是很注重等級的,無形中就會造成排場性消費。
請看賈母一個人的消費:她有自己的「大廚房」,享受「供給制」,此外每月有40兩月銀,役使著八個丫頭,每個丫頭的月銀1兩,衣食另計。粗算起來,僅賈母一個人的年開銷就在兩千兩銀子左右,等於賈府固定性年收入的三分之一。
賈母下面,還有一大群老爺、太太、少爺、奶奶呢!
(生病的王熙鳳)
(三)「官養」集團,連神仙也救不了的
而賈府的經濟本身,是個定數,沒有任何增值。這樣的社會集團,不用別人去打倒,他自己也會被自己所打倒。
面對這樣的經濟前景,賈府內的有識之士總想搞一點改革。
第一個意識到改革重要性的是年紀輕輕就死了的秦可卿。
她在死前給賈府的「財政大臣」王熙鳳託了個夢,除了講些「盛筵必散」的大道理之外,還提出了一項很大膽的建議——將賈府的祖墳佔地由純粹的祭祀用地變為生產用地,承包給賈府各房,自負盈虧。應當承認,這是賈府傳統經濟意識的一次大突破,已經不僅僅限於在分配領域、消費領域了,而是將生產與分配的關係作為思考的重點。但是秦可卿畢竟是無所作為的,她位卑言輕,而祖墳又是賈府的聖物,不是她所能觸動的,所以她才寄希望於王熙鳳。
王熙鳳是賈府的「財政大臣」,且又有才能,很容易給人造成女強人的印象。但是誰若是真的認為她是一個經營管理人才,那就錯了。
王熙鳳身上有三大致命弱點:
其一、一切行為的總目的是悅上、壓下,維護和強化封建的原秩序。賈母的丫頭中調走了個襲人,王夫人的丫頭中死了個金釵,連賈母王夫人都聲明無須再補,而王熙鳳卻強調「不能壞了規矩」。趙姨娘申請個丫頭,這位王熙鳳便背後破口大罵「別做他娘的春夢了!」
其二、此人文化層次太低,管理手段野蠻,只會抽鞭子、打嘴巴、扣工資。
其三、她為人太「私」,一切都為了撈錢。僅借用全府人的月銀去放高利貸,就為自己撈了五七萬金。
賈府也曾出現過一位層次較高的改革家,便是惜春小姐。在她代理王熙鳳職務,管理賈府財政期間,做了一項很大膽的改革試驗:將大觀園中的菜園、花園、果園承包給一些確有生產技術的老媽子。
一年下來,就會位賈府創收四百兩銀子。
可惜,這四百兩銀子還不夠賈赦、賈珍之流支付的一筆淫債、賭債。
不能責備惜春,似賈府這樣的「官養」集團,連神仙也救不了的。但紅樓夢提及的一些「改革」,對今人仍有啟發。改革必須要觸動某些朝廷體制,觸動某些官養體制,不然是收不到實效的。
(賈探春)
【作者簡介】龐永,筆名永遠有多遠,喜讀歷史,正史、野史、雜史均看,但只是了解,並無深鑽研,喜歡碼字。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投稿郵箱:
顧問:朱鷹 、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楊玲、大煙


※《水滸傳》里的捱光計(二):老江湖王婆
※預言武則天篡位的李淳風為何還要庇護武則天,不讓唐太宗殺害她?
TAG:閱讀悅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