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探索推動長江經濟帶 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探索推動長江經濟帶 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2018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武漢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站在民族復興的時代高度和戰略視角,進一步明確了以長江經濟帶發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這一重大國家戰略的指導思想、實踐路徑和根本目標,成為了新時代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遵循。

新部署:讓長江經濟帶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立意深邃,內涵豐富,對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作出了新部署,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思想站位更高遠。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關係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從「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到「關係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標誌著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戰略定位已上升到全局高度。二是問題把握更精準。深刻分析了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和主要挑戰。首先是認識層面,對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認識的全面性和完整性亟待提高;其次是體制機制方面,生態環境協同保護等體制機制亟待建立健全;再次在發展質量上,流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問題突出,生態環境形勢依然嚴峻。三是高質量發展決心更堅定。明確了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堅持新發展理念不動搖,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嚴守生態紅線。

我們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部署,必須準確理解「五個關係」,廓清邏輯體系,把握辯證關係。正確把握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係是前提。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是一項系統工程,牽涉面廣,工作量大。只有堅持整體整治、標本兼治,在系統梳理隱患和風險的基礎上,分類施策,統籌各類生態要素,才能把握大局,實施好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工程。正確把握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關係是核心。這是由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地位和作用決定的,也是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不是不要大的發展,而是要把生態修復放在首位,立下生態優先的規矩,倒逼產業轉型升級,使綠水青山產生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正確把握總體謀劃和久久為功的關係是基礎。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一項長期戰略任務。要確保一張藍圖繪到底,就必須充分認識到任務的長期性和艱巨性。只有圍繞既定目標,明確時間表、路線圖,穩紮穩打,分步推進,久久為功,才能始終圍繞高質量發展主題不偏離。正確把握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的關係是關鍵。創新能力的提升是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體現,新一輪的科技革命使得以創新生產要素為支持的經濟發展新動能逐漸成了引領發展的主導力量。必須通過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努力在科技、產業、模式和品牌等領域取得關鍵突破,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正確把握自身發展和協同發展的關係是支撐。長江經濟帶覆蓋11省市,流域沿線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差異明顯,涉及水、路、港、岸、產、城等多個方面。只有樹立「一盤棋」的思想,運用系統論的方法,按照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管理體制,充分發揮各有關部門單位和沿江省市的作用,才能實現錯位發展、協調發展,合力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新思路:協調性均衡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長江經濟帶要堅持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引領,通過協調性均衡發展,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徹底解決不平衡不協調問題,實現高質量的目標,努力建成生態更優美、交通更順暢、經濟更協調、市場更統一、機制更科學的黃金經濟帶。

一是協調性均衡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要促進長江生態環境協同保護。強化環境污染聯防聯控和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協同推進「三水共治」。從建立負面清單制度等方面入手,依靠最嚴格制度和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建成上中下游相協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生態廊道。要推動區域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充分運用市場化手段,完善資源環境價格機制,以傳統產業綠色化改造為重點,以綠色科技創新為支撐,以綠色金融為槓桿,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與生活方式。完善複合多式聯運交通系統,加快建成安全便捷、綠色低碳的綜合交通運輸網路。把生態文明理念全面融入長江經濟帶城市群建設,打造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生態體系,展現長江中游「兩型」社會建設生態示範,構建長江上游生態屏障。

二是協調性均衡推動科創資源區域統籌。要建立完善聯動合作機制,提升協調創新效率。構建跨區域創新合作聯盟,瞄準智能製造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物聯網與大數據、航空航天等高精尖的關鍵核心共性技術,協同開展科學研究和產業化應用示範,搭建成果轉化平台。同時,加強創新資本、市場、人才等要素支持,培育壯大綠色技術創新主體,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要在重要節點布局世界級製造業創新中心和科技智庫。在沿線十個省會城市和直轄市進行分層次、網路化布局,分階段有序推進,打造綜合型製造業創新中心,構建覆蓋全流域的製造業創新網路,滿足區域創新引擎發展需要。

三是協調性均衡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要加快推動統一大市場建設。打破地區間行政壁壘,加快互聯互通,推進沿江港口多式聯運集疏運體系建設,打造綜合立體交通走廊,推進長江經濟帶產業轉移、產業鏈對接和要素流動。支持園區共建、產業飛地等戰略合作方式,推動長江經濟帶形成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新格局。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改革創新和發展新動能上做「加法」,在淘汰落後過剩產能上做「減法」,形成集聚度高、國際競爭力強的現代產業走廊。推進工業園區污染集中治理和循環化改造,倒逼沿江產業轉型升級。協同推進全流域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推動製造業由生產型向生產服務型轉變。依託世界級城市群建設,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實現城市群的錯位發展、協調發展、共贏發展和高質量發展。

四是協調性均衡推動形成長江經濟帶對外開放新格局。要加快自貿區建設。發揮沿線11省市與上海、浙江、湖北、重慶、四川五個自貿區重疊結合的優勢,營造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有序推進公共社會服務、生產性服務領域以及金融領域的對外開放,提升自貿區功能。積極打造自貿港,逐步實現價值鏈全覆蓋式監管改革,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要加強與「一帶一路」建設銜接。建立「一帶一路」環境技術交流與轉移中心,支持發展海外人才離岸基地與創新平台,開展跨境綠色科技創新合作,培育國際經濟合作新優勢。加快高科技信息化技術與港航綜合物流服務體系相互融合,打造若干無水港,推進長江大通關體制改革,提供更加便利化和無差別化的發展環境,加快建設陸海雙向對外開放新走廊。

成長春 (為南通大學原黨委書記、江蘇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