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廣東人文風俗

廣東人文風俗

01

01

THE FIRST

一.廣東方言

在全國漢語七大方言中,廣東就佔有三種。以廣州方音為標準音的廣州話,稱為粵方言;以梅縣方言為標準音的客家話,稱為客家方言;以汕頭方言為標準音的潮汕話,屬於閩方言。廣東的各種主要方言,都是中原漢族居民在向南遷移中語言分化而形成的,由於這些方言從古代漢語分化出來的時間較早,從古代漢語接受下來的許多語音、辭彙和語法特點都保持不變,相對於漢語的其他方言來說,保留古代漢語的特點就更多。另一方面,廣東古代是少數民族聚居地區,這些少數民族的語言主要有壯、瑤、苗、畲和黎語,一般都可以統屬於壯侗語族(在語言學上常被稱為「台語」),這些方言在被漢語同化的過程中,本族語言的一些特點包括語音、語詞和語法格式,也或多或少地為各地方言保存下來,因而使廣東各方言表現不少近同之處。還有,廣東各方言在近代都向海外廣泛傳播,華裔、華僑們大量使用廣東方言,也把其所在國語言的某些特點(特別是辭彙)吸收到本方言來,造成了廣東各種方言都有大量的外語借詞存在的情況。

二.早茶和功夫茶

廣東人喝茶的風氣興起於清代,當時有一種叫「一厘館」的小茶樓,裡面有糕點供應,讓來往行人歇腳吃點心,後來規模逐漸擴大成為茶樓。

現在的廣東有許多大大小小的茶樓,在這些茶樓里可以喝到各種好茶,品嘗到各式各樣製作精細的茶點,店堂里會有服務員推著小車四處走動,車上放著裝有蝦蛟、腸粉、燒賣、蛋撻、糯米雞、叉燒包、馬蹄糕、魚片粥、排骨、肚片、肉丸等食品的小碟,顧客可以隨意挑選。廣東人喜歡在茶樓里見面談事,邀上三五友人上茶樓飲茶更是常有的事。

三.三大民系

廣東的漢族居民,主要可分為廣府、客家與潮汕三大民系。民系的形成,是中原漢族與嶺南土著長期融合的結果。這種融合早已有之,而較大規模的融合則始於秦征嶺南,經過兩晉、兩宋、明末三次移民高潮(來自中原地區,還包括楚、吳越、閩等嶺北地區),逐漸形成了三大民系。由於歷史上的種種原因,三大民系的人民長期各自保持其生活習俗、文化意識和性格特徵,共同構成了廣東文化豐富多彩、千姿百態的風情魅力,並以其各自的優勢,促進了嶺南文化的發展。但是,三大民系的形成,有各自不同的歷史背景、自然環境、文化基因、經濟條件,加上語言不通,彼此之間長期缺乏正常的交往溝通,不僅民系之間社會經濟、精神文化的發展極不平衡,就是在同一民系中,邊遠山區與沿海平原地區也有較大差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蘭芳傢具 的精彩文章:

TAG:蘭芳傢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