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學良生日,楊虎城之孫前來祝賀,看到來人後張學良一句話沒說很冷淡

張學良生日,楊虎城之孫前來祝賀,看到來人後張學良一句話沒說很冷淡

張學良生日,此人前來祝賀,看到來人後張學良無言以對

在近現代史上,張學良是一個非常有影響力的人物,一方面作為曾經「東北王」張作霖的兒子,人稱少帥,手中掌握數十萬東北軍,是當時國內實權人物之一。同時在1936年,正是張學良、楊虎城等人的堅決鬥爭,對促成全民族抗日統一戰線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正因為如此,張學良也被譽為「千古功臣」。

晚年的張學良,終於結束了長達半個世紀的囚禁生活,恢復了自由身,並和趙四小姐一起前往美國定居。作為十九世紀初期出生的世紀老人,在2000年之時,恰好是張學良的一百歲生日。對於中國人來說,一百歲就是耄耋之年了,古往今來,能夠活到一百歲的人,並不是太多。因此一百歲的生日,對張學良來說,自然十分重要,也別有意義。

在生日那天,平日和張學良有過交往的親密好友,都紛紛趕來祝賀。正熱鬧的時候,又進來了一位客人,對方自報家門,說名叫楊瀚,看著張學良疑惑不解的樣子,楊瀚繼續說,我是楊虎城的親孫子,特地趕來向您老祝賀生日。

聽說是楊虎城的孫子,張學良的神情一下子變得激動起來,他仔細打量著眼前的來人,連聲說了好幾個「你好」,然後坐在椅子上,再也不發一言,陷入了沉思之中。

張學良之所以有這樣的表現,就要從他和楊虎城早年的合作關係。楊虎城是貧苦家庭出身,參加過辛亥革命和護國戰爭,積累了無數戰功,一步步升遷到了十七路軍總指揮以及陝西省主席的高位。在這裡,他和張學良結識,並達成了促蔣抗日的共識,共同逼迫蔣介石認清形勢,以抗日大局為重。

和張學良命運一樣的是,蔣介石返回南京後開始食言,先後將他和張學良一起囚禁。不過和張學良又不同的是,張學良由於有了宋美齡等人的力保,最終保全了性命,一直過著被囚禁的生活。

但楊虎城在建國前,受軍統局毛人鳳的指示,看押楊虎城的監獄人員,將楊虎城以及他的小兒子、女兒都殺死在了監獄之中。而楊瀚的父親楊拯民,在我黨的保護下,幸運地逃過了一劫,否則楊家滿門都會慘遭毒手。

正因為如此,想到數十年前的風雲往事,張學良這位世紀老人的內心深處,自然是感慨萬千,既傷痛昔日共患難朋友楊虎城的去世,愧疚不已;如今又面對故人的後代,箇中滋味,非三言兩語所能描述清楚。因此在問候了楊瀚之後,老人陷入了沉默之中,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全史美 的精彩文章:

此人不接受日軍投降,逼得日軍吃屍體為生,戰後贏得民族尊重,被封為元帥
將日本戰俘的骨灰製造成肥料,也只有這個國家做得出來,日本還說不出啥

TAG:史全史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