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道教都有哪些門派?|丹鼎派|伍柳派|葛洪與魏晉丹鼎道派

道教都有哪些門派?|丹鼎派|伍柳派|葛洪與魏晉丹鼎道派

丹鼎派

丹鼎派並非實有的教派。而是相對於符籙派,對道教中以煉金丹求仙為主的各道派的通稱,又稱金丹道教。最早由古代的神仙家、方仙道發展而來。丹鼎派流傳至今的早期理論著作是《周易參同契》,該派奉為萬古丹經王,對後世煉丹家影響極大。魏晉時,葛洪進一步發展了金丹派神仙道教,對其作了理論上的總結。南北朝隋唐,丹鼎派以煉外丹為主要特徵。宋元以後,由外丹轉向內丹。全真道南北宗都屬修鍊內丹。丹鼎派從追求長生不死的目的出發,推動了我國古代化學冶煉、氣功養生學的發展。

丹鼎派分外丹與內丹、外丹,指用爐鼎燒煉鉛汞等礦石藥物,以配製可服食的長生不死的金丹,盛行於隋唐前;內丹,大體上指把人的身體當成「爐鼎」以自身的精、氣為藥物,用神去燒煉,為神氣相交結成之物,宋元以後取代外丹,流行至今。

「爐鼎」指借用煉外丹的爐與盛藥物的容器鼎來比喻煉內丹的過程。就是說練氣功的部分(或精或氣或神)是爐,或者說練功要轉化的東西,即意念所在之處,使此處氣機發生變化,此處即爐;變化以後的收處叫做鼎,或者說意念再集中,把它提高一步的叫做鼎。這是北派清修的功法。具體又分:

1、小爐鼎:指下丹田(臍、命門以下)為爐,從臍到建里(臍上二寸)為鼎。亦有以會陰為爐,氣海為鼎者。在爐內燒火,元神、意念注守之即火。爐一熱即為煉精化氣,氣煉出後提上來到鼎,叫做採藥歸鼎(或曰採藥歸壺)。中一說法為丹田氣足後循督而上,自任而下至鼎,氣再足即去運周天。

2、大爐鼎:大爐鼎指鍊氣化神之部位,以腹為爐,以頭為鼎,即煉精化氣之後,精沒有了,都是氣,此時中、下二田合一,項下為爐,鍊氣化神(結胎),再上升至上田至鼎。

3、天地爐鼎:天地爐鼎是以天地大自然為爐,以練外氣,以人為鼎,將氣收入人體。過去練人天混化的靜功即以天地為爐鼎。現在練內氣外放,外氣內收,也屬於此種類型,目的是與大自然之氣更好地結合。練此種功法,初期可以治病,到高級階段要引天之真陽來點化體內之陰氣。

4、身心爐鼎:以身為爐,以心(神)為鼎,心身結合,不一不二,丹乃成,身心爐實際上就是神與形合,形神庄功法即屬此層次。練功時形體產生氣,使之與神結合,以神御氣即神與形合。一般在丹道門派煉到結胎,出陽神,胎兒出生後再收回丹田養育,使丹田充斥周身各部以至毛孔毛竅,此時全身可放金光。這是高級層次的情況。煉丹爐

5、太虛爐鼎:以無形無象、無涯無際的虛空為爐,以心性(無形象的祖性)為鼎,以外在的無限充實身體的主體的無限,最後人與虛空等體。對此須待祖性玄關竅門開後才能理解。

丹鼎派流傳至今的早期理論著作是《周易參同契》,該派奉為萬古丹經王,另有兩晉出現的《黃庭經》也是丹鼎派的經典,對後世煉丹家影響極大。魏晉時,葛洪進一步發展了金丹派神仙道教,對其作了理論上的總結。他著有《抱朴子》專論煉丹方術。北宋張伯端的《悟真篇》也是重要的內丹修鍊理論著作。

全真道即屬修鍊內丹。丹鼎派從追求長生不死的目的出發,推動了中國古代化學冶煉、氣功養生學的發展。

(冥紙灰註:實際上現在的丹鼎派與符籙派已多所融合,丹鼎派也重「齋醮禱禳,富國利民」,符籙派也重「內煉金丹,外用符籙」,不應再以此分派別,也不應存門戶之見。正如當代道教學者、全真龍門十九代居士圓純子《道教與養生》所言:「清凈煉養〈指丹鼎派〉與符籙科教〈指符籙派〉皆道教修養方法,不能以此分道教派別。修鍊自己的性命,以至得道成仙,乃是各派的最終目的」。)

伍柳派

伍柳派屬道教丹法流派,由伍守陽、柳華陽所創,屬全真龍門支派。該派主張清靜修為,仙佛合宗,以修氣脈與小周天功夫為主,參以佛理及禪定,較為繁瑣,但說理淺近,指點顯明,對丹法修鍊與防危慮險之處,均作坦率直指,祥明細要,使人易於入門。

該派本為北宗所傳,惟其在丹法理論上與北宗全真又有所不同,後世學者很多,門庭頗盛,影響甚大,如全真南無派第二十代宗師劉名瑞的丹法等,就深受伍柳派影響,也是流傳至今的丹法之一。

伍柳派丹法力主清靜修持,仙佛合宗。對於陰陽修鍊隻字不提,主張用先天,忌用後天,強調「一點真陽」之先天祖炁的煉養,認為外葯與內葯本原於先天祖炁。所謂外葯,指「祖炁從身生時,雖隱藏於丹田,卻有向外發生之時,即取此發生於外者,復返還於內,是以雖從內生,卻從外來,故謂之外葯」見伍守陽《天仙正理直指·藥物直論》。所謂內葯,是指采外葯煉就還丹大葯,「全不著於外,只動於發生之地,因其不離於內,故謂內葯」同上。。外葯為生而後采,內葯為采而後生,「實止此一炁而已」同上。同時他還認為「鼎爐」並非男女,鼎為丹田之形,內爐指丹田中之氣,他說:「是炁也,神也,仙道之所以為雙修性命者也。且謂今也以二炁為論,所以人生仙佛之理也。」同上。總之,伍柳派以仙道為宗,又參佛法為用;既證論《黃庭經》 《胎息經》《坐忘論》,又徵引《楞嚴經》《大般若經》 《華嚴經》 ,仙佛合為一體,說理淺顯,指點明白,在中國影響很大。

伍柳派的經典主要有:伍守陽的 《天仙正理直論》 《仙佛合宗語錄》等;柳華陽的《慧命經》《金仙證論》等。

伍柳派在築基之前強調先煉己。所謂煉己,是煉人的本性而成真。所煉之者,眼逐於色而煉之不睹;耳逐於聲而煉之不聞。平常日用,必當如是先煉,則己念伏降,而性真純靜。得真 性者,即是佛與仙,築基而基成。 伍沖虛認為「修仙而始築基」。所謂築基,築為漸漸的意思,基為修鍊陽神之根本,安神、安息之所。基要先築好,也就是說陽 神之所成就,神才會顯靈,這就要依靠精炁而為用。簡單地說就是「息定還精炁,謂之築基。

伍柳派稱煉虛合道為粉碎虛空。柳華陽說:「一片光輝周法界,虛空朗徹天心耀;雙忘寂凈 最靈虛,海水澄清潭月溶。」見柳華陽《慧命經·粉碎虛空圖》 。就是說粉碎了虛空心,即無心於虛空,做到本體虛空,並安本體於虛空中,得先天虛無之陽神,合於 遍布萬化、無所不在於大道之中。也就是達到了「不生不滅,雲散碧空山色凈;無去無來, 慧歸禪定月輪孤」見柳華陽《慧命經·粉碎虛空圖》。的真境界。這其中關鍵在於「寂靜」二字,不著於法,不著於相,任何方法都不必用,也就是從有入無,無無既 無,與道同體。

葛洪與魏晉丹鼎道派

葛洪,字稚川,號抱朴子。生於晉武帝太康四年283年。三十 五歲時完成《抱朴子》內篇及外篇兩部文章。內篇論述神仙藥方,鬼怪變化,養生延年的仙 道學說,外篇論述人間得失,世事經國治世儒術等。其師承關係為:左慈-葛玄-鄭隱-葛洪。 其主要觀點就是神仙是存在的,凡人可以通過學仙修道成為神仙而長生不死。強調人人後天 學仙修道的主觀動努力即立志,明師,勤求。

葛洪在《抱朴子·內篇》中 指出行氣在在生氣之時,即從半夜以至日中的六個時辰。一天中的另六個時辰是死氣之時, 在死氣之時行氣無益。練習時要循序漸進,開始時以鼻吸氣,以口微吐,做到吸多吐少,還 要吸吐無聲達到自己的耳朵聽不見,鴻毛放在鼻口之上而不動,要盡量延長吸氣後到開始吐 氣的時間。初學的人心中暗數到一百二十,再微微吐出,漸漸練習到能數一千或更長。最後 達到能不以鼻口噓收,如在胞胎之中,就算掌握了胎息之法。

另記述守玄一之法 可以分形,即分身術。一人可以分身出現數十個本身形象。這種分形之道又叫鏡道。分形術 可以通神,自見其身中三魂七魄,還可接見天靈地祗,驅役山河之神。

另外葛江 師授奇寶即:《三皇內文》為符道之書之首,它與《五嶽真形圖》是最重要的符咒之書。三皇 內文可以禁辟惡鬼,疫氣,虎狼山精,五毒百邪等。可以召見司命司危五嶽之君。《五嶽真 形圖》是一種作為符咒使用的平面山嶽示意圖。後來變成純粹的符咒。

葛洪的《 抱朴子·內篇》的問世,在某種意義上說,是他站在上層道教的立場對早期道教所做 的歷史總結。充實了道教理論,他對後世的道教影響很大。成熟了丹鼎派,也標誌了早期道 教的終結。

學習國學經典

品鑒傳統文化精髓

細讀哲學人生

用經典的國學力量

來感悟人生的智慧

隨緣轉發,功德無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山牧雪 的精彩文章:

TAG:千山牧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