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刀圈裡的幾大規矩,不遵守的基本上都被打成了傻子

刀圈裡的幾大規矩,不遵守的基本上都被打成了傻子

文章的開頭先分享一個小故事:

雖然這是一個關於熊孩子的故事,但是卻也反映出了一些刀友圈子中的現狀,很多初入刀具圈子的玩家,並不懂得刀具圈子中的潛規則。比如很多刀友群中,經常會出現一些因為觀念,知識,想法的不同,而產生隔閡以及矛盾,甚至惡語中傷。

GIF

這事現在有個新型說法叫diss

其實每個圈子都有每個圈子的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矩的重要性在於,當所有圈內人都遵守,這個圈子才有可能健康的發展壯大下去,特別是關乎器物的圈子,對於這些規矩的遵守,都能保證器物的完整不損壞。

刀具雖然本質上是一種工具,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刀具發展的一支是往藝術品上面靠的,所以在入圈時要更加註意,轉變一些固有觀點,你才會在這個圈子裡不出紕漏的快樂玩下去。

說具體的一些規矩之前,先講一個籠統的觀點:

就是玩刀,一定要尊重你手裡的刀,敬畏這種器物。

因為相對於其它工具,刀具是具有武器性質的。這裡要強調的是,刀不是武器,而是一種具有武器性質,具有殺傷力,具有傷害生命乃至奪取生命之能力的一種工具。

GIF

無論你的刀再漂亮,它依然存在殺傷力

用更好理解的話來講,刀和車一樣。車是一種交通工具,滿大街都是,大家習以為常,但車同樣是一種,具有奪取人性命之能力的一種工具,如果你開車不遵守交通規則,那麼你的車與殺人機器無異。

所以記得很多年前,十七歲時我父親教我開車,說的第一句話就是「開車一定要有敬畏感。

如果你不能擺正這樣一個敬畏刀具態度,總是以自己一些所謂的微不足道的經驗或者經歷去看待刀具的話,那你就不要玩刀了,對你自己不好,也對圈子不好。

每把刀,無論是量產,仿品,還是手工,無論貴賤,都是有自己的靈魂的,你摸到的每一個細節,都充滿設計師或者匠人的心血和深思熟慮。每一把刀都是製作者和使用者的聯結,同時也是使用者和使用環境的聯結,所以作為一件工具,它還是承擔著許多東西。

講一些規矩。作為一個刀具玩家,如果拿刀上手,你的第一反應是拿手指摸刀刃,所謂「試試刀鋒」,那說明你還沒有入門。試刀刃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慢慢削紙,有軌跡弧度的削紙,用指甲蓋垂直於刀刃划過去,檢查有沒有細小的缺口(在實體店買新刀的時候我一般都會這麼檢查刃口)。

那什麼時候才需要用指腹來試刀刃呢?研磨,修復的時候,你可以用敏感的指腹檢查刀刃毛邊的狀況。

GIF

無論什麼刀,無論有塗層與否,刀刃一定是裸露鋼材,手指上或多或少都有些汗液,汗液里的水分,鹽分都會造成裸露鋼材的氧化,不鏽鋼也一樣,高碳鋼更甚。

而且一些刀子在出廠的時候,對於刀刃裸露鋼材都會塗有用來保護刀刃的化學物品,如果你被這樣一把新刀割傷,傷口會比一般割傷更難癒合。

GIF

很多人新人在和前輩交流的時候,很少注意玩刀方面的禮儀。我見過很多人不懂得愛護別人借你把玩的刀具。有的人可能會說無所謂禮儀不禮儀,這其實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尊重。這種尊重不是點煙敬茶,請客吃飯。而是一群有共同興趣的人才能懂得的感受。

舉一個例子來說:在收刀入鞘的時候,一定要盡量用刀背抵著刀鞘,把刀子滑進去。

如果是自己的刀子,那麼此舉是對自己刀子的愛惜,如果是別人的刀子,就是對刀主人的尊重。因為無論是什麼材料的刀鞘,刀子進出都會對極端鋒利的刀刃有些許鈍化,可能這個鈍化很輕微,但一定沒有你想像得那麼輕微。

一把buck熱處理的420HC鋼材,若每次進皮鞘都是刀刃抵著滑進去,進出十次,就足夠能感覺到刀的鈍化了。

在使用刀的時候,專刀專用,拿斯堪迪研磨的刀刃處理食材肯定沒有大平磨好,所以你不要抱怨說手工定製的斯堪迪刃bushcraft刀切個菜都不利索。

沒有人會拿傳世家輝做背敲,或用福克尼芬大博伊刻個木勺子出來,這也是為什麼bushcraft玩家往往不只帶一把刀進林子。最為讓人捧腹的例子就是各種拿刀砍鐵砍石頭,對此,筆者無法評價,無言以對。

GIF

雖然為砍鐵鑿牆設計的戰術風格的破拆刀也不是沒有,但範圍也只限於捅穿車門,鑿開水泥磚,不能砍花崗岩。這種暴力破拆的活兒,請盡量交給衝擊鑽。

提到戰術刀,說一下刀具的多樣性和玩家必須具有的包容。比如我個人不太喜歡戰術風格的刀子,因為我覺得那戰術刀在戶外生存中用處不是特別明顯,而且用起來不舒服。但是不可否認,戰術刀在軍警以及特殊環境下,功能還是極其強大的。

GIF

大概就是這樣的

其實刀具的多樣性就跟人的多樣性一樣,不要把自己的喜好和觀點強加到別人身上,自己的觀點和經驗,對於別人來說僅供參考。

刀具的分類很廣,井水不犯河水,玩實用刀的不能罵完藝術刀的是沒用的花架子,玩收藏刀的也不能說實用刀具玩家都是窮逼,沒有上升到藝術之高度。

畢竟這兩者壓根兒就是兩個領域的東西。

GIF

鋼材方面也是一樣,刀圈主要有有三大陣營,不鏽鋼陣營,碳鋼陣營,和「管它是什麼鋼,看起來長得酷炫我就買」陣營。

撇開第三個沒入門的陣營不談,玩不鏽鋼的人說我的刀從來沒長過銹,CMP110V的保持性秒殺所有碳鋼;玩碳鋼的說你磨過刀嗎?你知道什麼叫極致鋒利嗎?你知不知道人與刀的精神聯結就在擼刀上面?

結果這兩個玩家一個來自熱帶原始森林,一個來自乾旱的高原戈壁。

所以,玩家有自己的觀點,能總結出來經驗是好的,但是不要拿這些東西去反駁別人,不要爭吵,因為別人的情況跟你不一樣。

說一下買刀的潛規則,國內一般都是網購,大家應該都知道進口刀具算是個暴利行業,但這個行業里並不是每一環都是暴利的,不要光拿國內刀商的價格和美國市場來對比,國內的進口商要承擔稅收,各種運費和各種風險,這些錢在加上利潤(人家肯定也要吃飯啊)。

一把刀比美國賣的貴個百分之五六十是很正常的事情。

我這裡不是在幫著國內刀商說話,而是這些刀商基本上是作為國內刀具玩家接觸進口刀具的唯一渠道,刀商承擔的風險一定是比刀友大的,如果他們不存在了,他們不幹了,那麼就連這個窗口都關上了。

所以買刀還價的時候下手稍輕一點,給貨款的時候痛快一點,不要天天問價,問大半年了一把刀都不買...當然,對於那些亂抬高價,賣假貨的黑心商家,堅決抵制。

當然,還有一小部分為了賣刀,篡改祖籍得刀商,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國外的刀具實體店

網購說完了說說實體店。筆者的刀這些年大多在國外的實體店購買,在進店的那一瞬間,你的舉手投足,一言一行就決定了你是不是個行家,同時也決定了店主是否會跟你愉快地聊天,讓你有一個更開心的購買經歷,甚至交到朋友。

一些必須遵守的規矩:首先刀子輕拿輕放就不多說了,從上圖可以看到玻璃展柜上有一塊綠色的切割版,切割板是軟質的,在看刀把玩的時候,刀子一定不要離開切割板的上方,更不能離開桌子的範圍,防止失手墜地或者刀尖戳到硬質桌面;展柜上一般都有一打試刀的薄紙,如果你和店主不太熟,在想試刀鋒之前一定要經過店主同意,切忌拿著刀上來就切書角。

如果跟店主聊得比較投機甚至可以直接在店裡試刀(照片左上那一堆木材),當然不是拿新刀試,比如你對研磨方式不是很了解,想知道平磨和凹磨的切割感受有什麼區別,剛好店主自己有這兩種研磨方式的刀,那麼他會把自己的刀借給你去削幾根feather stick,讓你更好得選購適合自己的刀具。

如果各位有機會去國外的刀具實體販賣店中,切記一點,在實體刀具店,特別是國外是不能還價的,明碼標記,是多少就是多少,還價會讓店主很難堪,最後導致作為顧客的你也很難堪...

我作為一個bushcraft實用刀具玩家,這裡必須說一下,如果你去林子里試刀玩耍,請愛護自然環境,不要拿活著的樹木試刀,不要沒有控制地亂生火,無論是露營還是野餐,就算沒有塑料垃圾,只留下一個熄滅了的篝火堆也不行,必須還原成原樣,所有的焦炭要麼埋起來,要麼帶走扔掉。

還有一些最基本的,比方說把刀遞給別人的時候,刀柄向著對方,刀刃朝下。

一些比較貴的收藏級刀具不要手遞手,要給對方的時候先放在桌上,讓別人自己拿,這樣的話就算失手墜地,是誰的責任也很明確。如果實在不小心,摔斷了別人的刀子,態度上一定要誠懇認錯,不要覺得別人的刀便宜就可以不愛惜,行為上也很簡單。

圈子裡的潛規則就是,你摔的,這把刀你就收了,主人多少錢買的你就多少錢收,這就跟二手價沒什麼的關係了。

最後說一點,在刀具的圈子裡,如果你隨意把刀遞給一個外行人看,出了任何事你都得認栽,因為你是行家而他不是。我就經歷過一件事,把一把VG10的小刀遞給朋友看,朋友順手往金屬桌子的邊緣一磕,因為刀刃很薄,VG10比較性脆,直接磕出一個小缺口,想起來至今都肉疼。

但這個時候你還不能過於責怪人家,因為他不懂刀,而你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刀劍 的精彩文章:

有一種刀具叫卡巴,有一種情懷叫1217

TAG:中華刀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