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河畔育精兵
湖南日報記者 施泉江
7月27日,湘潭市岳塘區徵兵辦被評為湘潭市2017年徵兵工作先進單位。據悉,該區大學生士兵徵集連續2年位居全省前列,僅去年就徵集大學生士兵158人。該區大學生就徵兵熱的現象背後,到底有什麼故事?近日,記者走進岳塘區,了解該區創新徵兵工作舉措,感受該區愛軍擁軍、踴躍參軍的濃厚氛圍。
選兵嚴「三關」
2016年以來,岳塘區人武部把「嚴」字貫徹在徵兵工作的全過程,從初檢關、體檢關和政考關三個方面「嚴」下功夫,充分發揮基層單位在兵役徵集工作中的主觀能動作用,指導各高校和基層鄉(鎮)、街道嚴格落實初檢,對身體條件明顯不達標的報名對象果斷進行淘汰,確保全區統一體檢的進站人數和體檢合格率科學合理。
為了高質量完成徵兵體檢工作,該區明確由衛計局主要領導親自挂帥,遴選經驗豐富、業務熟練的工作人員組成體檢隊伍,充分利用好現有設施設備,認真負責組織全區統一體檢,把身體不合格人員堅決堵在應徵青年之外。
如何保證徵兵工作的公平公正?近年來,體檢組每年都要在體檢前組織工作人員進行培訓,講清徵兵體檢的重要性和嚴肅性,明確相關標準要求和紀律規矩;所有工作人員均考核合格後方可上崗,並簽訂個人承諾書,確保體檢結果的準確性,為公平公正遴選身體合格的優秀青年提供可靠依據。
不僅如此,該區在多年的徵兵政治考核工作中逐步摸索出了「橫向協作 縱向聯動」的工作方法,政治考核質量持續提升。一方面,把公安、教育、民政等職能部門納入政治考核工作組,在實際工作開展中實行分工協作,嚴格落實「誰簽字、誰負責」的分工負責制;另一方面,由區徵兵辦統籌協調區、鄉(鎮、街道、高校)和村(社區、班級)三級聯合行動,紮實開展徵兵走訪調查工作,掌握第一手資料,走訪調查全程堅持走到點、訪到邊、查到底、講到位,既鼓勵他們積極參軍入伍,又講清部隊管理上的嚴格和訓練中的苦累,客觀了解每一名走訪對象的真實參軍意願,防止因情況掌握不準確把非本人意願參軍或本人蔘軍願望不強烈的對象送入部隊,切實下好先手棋。
育兵聚「三心」
如何使新兵入伍後安心軍營、建功軍營,是岳塘區軍地十分關注的一項重要工作。該區結合實際,創造性做好新兵抵達部隊後的下篇文章。
以往,把當地最後一批新兵送走,就標誌著一年的徵兵工作結束。然而,入伍之初,很容易產生思想情緒的波動。如何幫助新兵順利渡過磨合期,完成從社會青年到合格軍人的蛻變,減少退兵率?「如果有退兵,勢必影響到來年的徵兵工作。」該區人武部率先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區委書記胡海軍告訴記者:「凡是從區里送走的兵,我們負責到底。」
許月華是湘潭市岳塘區板塘鄉一位雙腿高位截肢的農村婦女,先後獲得「全國道德模範」「全國愛國擁軍家庭」殊榮。
2010年12月,許月華的兒子賴明智入伍後,岳塘區人武部及時將許月華的先進事迹通報給賴明智所在部隊,選派多人帶著偉人故里對子弟兵的深情厚意,千里跋涉前往松花江畔的軍營開展文化擁軍活動,宣講偉大的韶山精神和「板凳媽媽」許月華的先進事迹。
近年來,賴明智在軍營茁壯成長,出席了共青團十七大、赴馬里執行維和任務,先後被評為「新裝備操作能手」「優秀四會教練員」。2014年10月,經層層考核推薦,他被保送到解放軍理工大學學習深造。現在吉林某工兵團任排長的賴明智回想起當年的情景,依然很激動。他說,他當時就暗暗下決心,不在部隊混出個樣子,就絕不回去。區人武部政委黃力告訴記者,賴明智的成長進步,既是部隊這個大熔爐培養和賴明智自身努力的結果,也是家鄉黨委、政府、兵役機關持續關注關心的結果。
「我們要切實把徵兵工作做好做實,做出成效,讓人民放心、讓軍人安心、讓軍屬暖心。」胡海軍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