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從「聯盟」到「聯邦」,俄羅斯新飛船研製不容易

從「聯盟」到「聯邦」,俄羅斯新飛船研製不容易

原標題:從「聯盟」到「聯邦」,俄羅斯新飛船研製不容易


作者 | 空天松鼠


美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無論是NASA的「親兒子」獵戶座飛船還是商業航天的載人龍和星際線飛船都已經亮相,今年8月2日和3日,NASA先後公開了商業載人飛船的飛行進度和乘組。美國新飛船投入使用,將擺脫對俄羅斯聯盟號飛船的依賴。


其實俄羅斯也在研製聯邦號新一代載人飛船,但從聯盟號到聯邦號的路可不那麼容易……


不知道普京大神光環的加持,能不能令飛船早日上天


老驥伏櫪的聯盟號


蘇聯,曾經自稱是牢不可破的聯盟,雖然這個聯盟早已土崩瓦解,但蘇聯時代研製的聯盟號飛船(Soyuz)卻不斷推陳出新,煥發出頑強的生命力,它現在仍是俄羅斯乃至美國宇航員飛往國際空間站的唯一選擇。當然,這並不意味著聯盟號飛船設計完美無缺,可以說,它只是權宜之計。



聯盟號飛船


聯盟號飛船由科羅廖夫設計局(現在的能源集團)研製,是蘇聯載人登月項目的一部分,它最開始使用聯盟號火箭發射,因此得到了「聯盟號」的命名。聯盟號飛船是一種三艙式飛船,這是它最顯著的設計特點,它首先是一種為登月設計的飛船,需要較長的續航能力,但因發射和再入的限制又無法設計更大的返回艙,所以特意設計了軌道艙,以增加內部空間。


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蘇聯登月計劃以失敗告終,但聯盟號飛船卻成為蘇聯載人飛船的主力。聯盟號飛船擁有一個2.9噸重的返回艙,內部容積4立方米,1.3噸重的軌道艙內部容積5立方米,飛船額定成員3人,同時還能攜帶170千克的貨物前往空間站,下行返回地球也有50千克的運力。


聯盟號飛船的指標並不算出眾,但「壽命」卻無人能及——同時代的阿波羅飛船和太空梭都已經壽終正寢,退出歷史舞台,聯盟號飛船卻持續發展到第四代聯盟號TMA/MS型號,導航控制系統不斷升級,並實現了全數字化,飛船重量得到減輕、精度和可靠性也持續提高。


聯盟號飛船固然是老驥伏櫪的典範,但回顧歷史,實際上它只是一個無奈的選擇。20世紀80年代,蘇聯開始研製曙光號(Zarya)飛船,它是一種大型兩艙式飛船。曙光號飛船使用天頂號火箭發射,能重複使用,可以運載8人進行天地往返,它還使用了垂直降落設計,現在看來也相當時髦。然而到了蘇聯末期,財政再無力支持新飛船的研製,面臨無船可用的境況,聯盟號飛船不得不繼續挑大樑,後來甚至「耗死」了「同期生」美國太空梭。


新飛船研製一波三折

曙光號飛船的研製於1989年擱置並再無後繼,但俄羅斯的航天專家們仍千方百計地推動新一代載人飛船的研製,從早期的紙面設計到後來的聯合研製再到獨立研製,新飛船總算看到了新的曙光。


俄羅斯曾研究快船號飛船,這種有翼滑翔飛船概念很新穎,但2006年快船停止研製,同年,歐空局和俄羅斯開始聯合研製更現實的先進載人運輸系統(ACTS)飛船,它也被稱為歐洲-聯盟方案。能源集團提出了升級型聯盟方案,它的軌道艙將由歐空局研製,能源集團稱之為聯盟-K,其中K代表快船(Kliper)。ACTS飛船將是一種兼具近地軌道和月球軌道任務的飛船,不過最初外形和聯盟號飛船相差不多。


美國當時正在實施「星座計劃」,新一代獵戶座飛船明顯比在聯盟號基礎上簡單升級的ACTS強得多,而ACTS飛船也在不斷改進設計。歐空局還提出使用ATV貨運飛船的推進艙和貨艙升級ACTS的構想,返回艙仍使用聯盟號的設計,大大提高了飛船的內部居住空間。然而,這些畢竟拼湊的色彩太濃厚,在2007年10月召開的ACTS飛船俄歐研發會議上,雙方決定研製一種類似阿波羅或者說類似獵戶座的新一代飛船,這將是與之前各類升級方案大相徑庭的兩艙式飛船,而且棄用俄國傳統的鐘形返回艙,改用美國常用的錐形返回艙。


事實上,能源公司負責的ACTS飛船的錐形返回艙並非山寨美國,蘇聯曾研製和發射過TKS大型貨運飛船,它就是典型的錐形返回艙,而ACTS的返回艙正是源自於此,它的側壁傾角很小,與側壁大傾角的獵戶座飛船截然不同。



TKS大型貨運飛船模型


對於這一構想,俄羅斯興趣濃厚,但歐空局一直對發展獨立載人航天能力猶豫不決,2008年底雙方中止合作,俄羅斯開始獨立研製新一代載人飛船。2009年4月6日,能源公司獲得了新飛船的研製合同,新飛船被命名為未來載人運輸系統(PPTS),它是一種兼顧近地軌道和登月任務的飛船。


「聯邦號」舉步維艱


PPTS又稱羅斯(Rus)飛船,原定使用新一代的羅斯-M(Rus-M)火箭發射,Rus-M是一種使用RD-180發動機的模塊化火箭家族,堪稱俄羅斯的Atlas V火箭。俄羅斯航天局曾對Rus-M火箭寄予厚望,但它研製花費太多而且和即將完成的安加拉火箭性能重合,2011年10月Rus-M火箭研製計劃慘遭取消,PPTS飛船將改用安加拉5P火箭發射。


2009ppts的設計模型



2013年正式亮相的ppts


PPTS飛船在接下來的幾年裡不斷完善設計,比如原來激進的火箭反推垂直降落方案被放棄,最後還是選用常規的降落傘著陸方案,但俄羅斯人對返回艙10次重複使用的計劃始終初心不改。PPTS飛船分為近地版和登月版,前者重量14.4噸,後者20噸,主要區別在於登月版擁有更大的服務艙,具備從月球軌道脫離返回的能力。PPTS飛船的返回艙直徑可達4.4米,正好是聯盟號返回艙的2倍 ,它的內部空間可達17立方米,額定載人4人,基本性能和獵戶座飛船大致相當。


2012年12月,能源公司總裁宣布該公司完成了PPTS飛船的技術設計,如果預算經費正常撥付,飛船計劃2017年開始飛行試驗。遺憾的是,2014年後,俄羅斯經濟萎靡和航天預算的削減,嚴重影響到PPTS飛船的研製進度,如果按照2009年的計劃,2015年PPTS飛船就該上天了,2017年載人飛船也要開始發射了,但2014年底,俄方宣布PPTS飛船的首次發射將推遲到2021年,2015年又宣布首次發射時間將推遲到2022年,首次載人飛行任務則將推遲到2024年。


2015年8月,新一代飛船的征名活動展開,雖然備選名稱中「加加林」的呼聲最高,但2016年1月15日,俄羅斯航天局正式公布的命名卻是「聯邦號」(Federatsiya)。




聯邦號飛船設計示意圖


聯邦號飛船模型


然而正式命名並沒有帶來好運,聯邦號飛船的研製進度繼續推遲,搭載的火箭又改為新研製的聯盟5號/鳳凰號(聯盟5號幾乎就是俄羅斯版的天頂號火箭)。更悲劇的是,2018年,由於聯盟5號火箭的研製進度問題,聯邦號飛船首次發射將推遲到2026到2027年,首次載人發射自然更要後移。


新一代聯邦號飛船的研製實在步履維艱,而「聯盟」到「聯邦」的研製歷程對比,簡直就是幹勁十足的蘇維埃聯盟到萎靡不振的俄羅斯聯邦的縮影。


本文系《衛星與網路》原創,轉載及引用部分觀點至微信公眾號或其它新媒體平台、及網站,請在文首註明出處、公眾號ID及作者。感謝支持有態度的媒體!


未按照規範轉載及引用者,《衛星與網路》保留追究相應責任的權利


編輯:楊艷、朝暉、林紫、娜娜


設計:鄭慧


原創文章轉載授權、轉載文章侵權、投稿、媒體合作等事宜,請加微信號:nongyan258766



國傷則器損,盤點那些命運多舛的蘇俄知名太空望遠鏡


社論:


聯繫我們


衛星與網路為您推送精品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衛星與網路 的精彩文章:

國內外衛星遙感數據源綜述
美國NASA 2018年投資的遠景技術(推進篇)

TAG:衛星與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