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讓意外傷害遠離兒童少年?

如何讓意外傷害遠離兒童少年?

8月5日,北京一對8歲的雙胞胎姐妹裴元瑾、裴元桐跟媽媽到青島旅遊,在沙灘遊玩時走失。後經打撈、確認,姐妹雙雙溺亡。

悲劇不只這一樁。

7月30日晚,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縣警方從該縣一水塘里打撈出5名男童,經查明,5名兒童相約到水塘玩耍時不幸溺水身亡。

據澎湃新聞報道,據不完全統計,從今年5月起,廣東等八省出現多起青少年兒童溺亡事故,死亡人數超過90人。數據顯示,在我國,意外傷害是兒童傷亡的首要原因,每年7~8月更是兒童意外傷害的高發期,約佔全年的1/5。儘管多次提醒、多加防範,但中小學生溺水、車禍、墜樓等意外傷害還是時有發生。稚嫩的生命永遠地逝去,其父母和監護人也因此長久地生活在自責與痛苦之中。

暑假,本該是孩子們一年中快樂的時光。學校、家庭和社會應該做出哪些努力,攜手為孩子們撐起一把保護傘,讓他們遠離安全隱患,盡情地享受這份屬於童年的快樂?

家長安全意識不達標

暑假,孩子們離開了學校,脫離了老師的監管,家長的監護責任更重了。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部分家長的安全意識並不高,對孩子的安全教育存在缺位現象。

北京海淀區家長宋先生說:「我兒子八歲半,秋天開學上三年級。暑假學校作業不多,也沒上課外班。我和妻子都比較忙,假期把老人接來照看孩子。今年夏天實在是太熱了,尤其是最近的桑拿天,戶外活動容易中暑,在家裡又容易玩遊戲上癮。我就給他在附近小區的游泳館辦了一張卡,每天下午跟院子里的小夥伴一起去游泳,不用大人陪著。」

當記者問及宋先生是否提醒過孩子在游泳時應該如何注意安全、遇到腿腳抽筋等身體不適時如何處理,以及防溺水安全教育時,宋先生表示:「孩子們都學過游泳,我兒子還會蛙泳和自由泳兩種泳姿;再說,又不是去河裡那樣不安全的水域,在游泳館裡,水中的安全問題應該不用擔心吧?」

暑期,兒童、特別是幼兒墜樓事件時有發生,大多是因為家長留孩子一個人在家,或家中沒有裝防護欄、孩子攀爬窗戶所致。記者隨機採訪了幾位6歲以下孩子的家長,80%的家長表示家中的窗戶、陽台加裝了圍欄和防墜落設施。但是,在問及是否有短時間將孩子獨自留在家中的現象,有三位家長不好意思地表示「有過」。家長曹女士解釋:「我到樓下的物業取快遞,來回不到10分鐘,女兒自己玩玩具,或者看動畫片,沒出過問題。平時我也會給孩子講一些安全方面的知識,我女兒記得可清楚了。」

張先生的兒子今年5歲,他告訴記者:「我居住的小區沒有地下停車場,地上停車沒有固定車位,偶爾會有自家的車擋著別人家車的情況,有幾次鄰居來電話需要挪車,我就告訴兒子自己玩,我下去挪車,幾分鐘就上來。開始時兒子還吵著要跟我一起去。現在,他已經習慣一個人在家玩了。」

不過,在採訪中,多數家長表示,即便給家裡的陽台窗戶安裝了防護裝置,告訴孩子如何注意安全,也不能留幼兒一個人在家,畢竟孩子太小,獨自在家沒有安全感,即便不會發生墜樓事件,也有可能發生其他安全問題,家長照看孩子,一定不要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務必做到有效監護。

記者在採訪中也發現,「隔輩帶娃」已成為兒童監護的主流模式。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的身體、精力無法與年輕父母相比,儘管多數老人有安全意識,但往往力不從心,記憶力也差一些,稍有不慎易造成「帶娃過失」。

在交通安全方面,一些家長也存在安全意識淡薄的現象,比如默許孩子獨自嘗試騎車上路,甚至為孩子的手機開通了共享單車掃碼功能。家長吳先生表示:「孩子雖然沒有滿12周歲,但身高超過1.5米,騎車技術也不錯,上路騎一下應該沒什麼問題。」吳先生的做法,與《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明顯相悖。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平均每年有超過1.85萬名兒童死於交通事故,大多是因為孩子交通安全意識的欠缺、家長的疏忽大意和社會的教育缺位造成的。

此外,一些家長忽略對孩子的安全教育,在對孩子監護時疏於管理,甚至放任自流,導致一些孩子出現安全事故。

如何為孩子撐起保護傘?

孩子安全意識淡薄,好奇心又強,做事不知深淺,這就需要家長給予孩子具體實用的安全提醒,防患於未然;同時,用心、細心呵護孩子的安全。

溺水炎炎夏日,不少孩子喜歡游泳戲水。告訴孩子,應在家長或成年監護人的看管下參加水上活動,不允許單獨或與其他夥伴一起去池塘、湖水、江河等開放性水域玩耍;要到正規的、有救生員的游泳場所去游泳,且必須有成人陪同看護。提醒孩子,游泳前先做熱身運動,以防肌肉抽筋,當感覺自己有身體不適或其他意外時,盡量使身體浮出水面呼救。

若到海邊游泳,一定要讓孩子穿上安全、合格、適合孩子體型大小的救生衣,並扣好所有的扣帶,而不是讓孩子套上充氣游泳圈下海;教授孩子應對泳池和海水不均勻水浪的差異;如果家長與孩子一起游泳,必須讓孩子待在自己一臂以內的範圍里;如果孩子自己下水游泳,家長需要時刻有效看護,不能看書或看手機,因為溺水隨時可能發生,並且溺水的過程很快。

告知孩子,如果發現同伴溺水,他需要大聲呼喊,可以將周圍的救生圈等扔給溺水者,但不要下水。

居家家是溫馨的港灣,但也可能是「最危險」的地方。世界兒童安全聯盟調查結果顯示,44.5%的兒童意外傷害發生在家中,這往往是由於監護人疏忽大意引起的。

暑假期間,家長應定期排除家中潛在的危險因素,提前預防,如將藥品、化學品、熱水壺等放在孩子接觸不到的地方;使用帶防護罩的插座;隨手收起打火機,避免兒童玩火;不要在靠近窗戶的地方擺放方便兒童攀爬的傢具,安裝豎向排列且間距不大於10厘米的窗戶防護欄,預防兒童墜落……家長們務必要做足安全預防功課,避免這些「小細節」帶來「大麻煩」,甚至引發悲劇的發生。

出行交通事故也是孩子發生意外傷害的主要因素。在這方面,家長首先要言傳身教,不闖紅燈;教育孩子不在道路上追趕嬉戲;橫穿馬路要走斑馬線、人行天橋;不滿12周歲不能騎車上路;12歲以上兒童少年騎車時要注意觀察路況,遠離機動車。

家校社聯手呵護孩子安全安全重在防範,防範取決於意識。暑假期間,家長是孩子安全的第一監護人。但除了家長的細心監護之外,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防範體系,才是預防和減少兒童少年傷害事件發生的關鍵。

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是學校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教育要為學生提供終身發展所需要的核心素養,安全素養應該是其重要內容之一。安全素養是一個綜合概念,包括安全意識、安全知識、安全能力和安全習慣,不是念念課文、寫寫徵文、走馬觀花參觀一下展示廳就可以的,而是要讓孩子真正明白什麼是危險,怎樣自救與救助他人。學校平時應通過多種方式開展安全宣傳教育及演習實踐,讓學生掌握一些必要的避讓、自救、互救、逃生知識和應對能力,時刻謹記遠離危險、珍愛生命,並實現家校聯手,即便在假期,也不讓孩子成為「斷線的風箏」,免受各種傷害。

暑期學生安全保障是一個社會綜合問題,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也應為孩子們提供一個健康、安全、舒適、和諧的生活休閑環境。家校社聯手,為孩子編織出一張安全大網。(陳若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休閑莊園頂層設計與平台化運營——莊主學院第七期在信陽郝堂村成功舉辦
粽香里的父愛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