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智能音箱拆解:亞馬遜Echo Dot與谷歌Home Mini對比

智能音箱拆解:亞馬遜Echo Dot與谷歌Home Mini對比

ASPENCORE 旗下媒體

上次,我對谷歌2017年10月推出的Home Mini智能音箱做了拆解。這次,我們來拆解它的一個主要競爭對手——亞馬遜第二代Echo Dot。這款產品於2016年10月推出,是該公司同年3月推出的第一代Echo Dot的升級版。

兩代產品之間最明顯的區別在於,第二代Echo的頂部設計有專用的「向上」和「向下」音量按鈕,取代了第一代中採用的頂部旋鈕音量控制(設計變化主要是為了通過簡化設備的機械結構,來降低成本並提高可靠性,更不用說其拆解更容易了)。儘管這兩款設計都採用了七麥克風陣列(相比之下,谷歌Home Mini中只有兩個MEMS麥克風),但是據說,亞馬遜還利用這次升級,提高了其遠場語音識別能力。

像往常一樣,我們先從外包裝開始:

是時候探究內部了。除了Echo Dot音箱本身,它還帶有USB電源適配器、USB-microUSB電源線,以及兩份說明書:

這是USB電源適配器規格的特寫:

還有一些音箱設備本身的不同視圖(它的高度為1.3英寸,直徑為3.3英寸,重量為5.7盎司):

音量控制分別位於上邊和下邊,麥克風開關控制位於左邊,「動作」控制位於右邊,位於中心的小孔是MEMS麥克風。

下面的視圖左側是3.5mm模擬音頻輸出(如前所述,Google Home Mini這一競爭產品沒有音頻輸出口),右側是microUSB電源輸入。請注意,拍攝時音箱是上下顛倒的,正常操作的順序是相反的。你會注意到,音箱的黑色光滑塑料外殼是比較容易沾染灰塵的:

我最近購買的熱風槍(在我前面的拆解中已有提到)再一次大顯神威,輕易拆除了音箱的橡膠「底座」:

同樣,我的iFixit 64合一螺絲刀套裝也輕鬆卸掉了四顆固定的Torx螺絲——這次是T8型的,而且相當長:

這時,包含揚聲器的外殼底部就掀開了:

輕輕按一下,就將揚聲器(與Google Home mini相比更為小巧,也反映出其輸出相對較少)從其外殼中輕鬆分離出來了:

這是設備底部內側的RFID標籤:

這是揚聲器自身底部的QR二維碼:

現在我們來看音箱上半部分的外觀,它具有類似三明治的結構,包括一個白色塑料「層」、一個橡膠「層」和一個以金屬為主的組件:

掀開頂蓋,可以看到帶狀電纜如何將兩個系統PCB板互連起來:

在繼續拆解之前,我們先近距離看看microUSB電源和3.5mm模擬音頻輸出的連接器:

我們來看兩個PCB板中位置較低的一個,用一把細平頭螺絲刀翻開ZIF連接器,從那一端的連接器插槽中鬆開帶狀電纜:

下面是較低位置的PCB一邊的獨立視圖,它已經從金屬組件上拆下來:

注意上面圖中的那個散熱墊,這表明金屬組件不僅可提供機械硬度和「重量」,還可以散熱。提起散熱,較低位置的PCB的一面以無源器件為主,另一面要更有意思一些(以無源器件為主的那一面唯一的IC是TI的數模轉換器,標記為「DAC 32031 TI 68K D29G」,大概是用於驅動揚聲器,因此我猜測也集成了一個D類放大器):

在這個PCB的任何一邊都嵌有1×1 Wi-Fi和藍牙天線(請注意其中一個上面有用黑墨水筆手寫的奇怪的「2」字樣)。左上方是聯發科的MT6323電源管理晶元。佔據PCB下半部分的那個大金屬屏蔽板肯定會引起你的注意,有兩個散熱墊仍然粘在它上面。當然,你知道接下來要幹什麼……

左邊是Micron 6PA98 JWB30多晶元封裝,包括一個4GB EMMC介面的MLC快閃記憶體以及一個4Gb移動LPDDR3 SDRAM。中間是聯發科MT8163四核應用處理器。而位於右側的是聯發科MT6625,它管理著Wi-Fi、藍牙、FM和GPS功能(後兩個功能沒在這個特定設計中使用)。

在結束對這個特定PCB的研究之前,我們再看看兩個嵌入式天線兩側的特寫:

現在讓我們來看那個「三明治」。下圖是橡膠層(我猜測它至少是用來對下面的揚聲器與麥克風陣列進行隔音。它還能對天線與金屬組件進行RF隔離):

還有一個塑料墊圈(有哪位機械工程師可以告訴我,為什麼它的「輻條」是不對稱的嗎?):

最上面是帶狀電纜標記所指的「mic PCB」:

正中央是一個MEMS麥克風(輸入埠在底部,這與Google Home Mini中的一樣,因此也就有了前面提到的那個位於設備頂部中心的小孔); 其他六個MEMS麥克風均勻分布在PCB邊緣上。這些麥克風周圍還布置了12個RGB LED燈。位於中心的MEMS麥克風的四個角分別有一個TI雙通道模數轉換器,標記為「ADC 3101 TI 681 AE4X」(總共四個ADC晶元,對應七個麥克風輸出以及一個備用的未使用輸入通道)。在右下角是一個標記為R3108的神秘IC,它應該是負責處理整個頂部PCB管理工作的,包括頂部按鈕按下檢測、LED控制、多ADC輸出信號合併,以及通過帶狀電纜傳輸到另一個PCB等。

將這個組件翻過來看,揭開最上面的一層,更有趣的東西出現了:

安裝在PCB板上的四個開關對應四個頂部按鈕,肉眼即可看出(有哪位細心的讀者可以告訴大家,為什麼左邊的麥克風控制開關周圍的PCB區域是白色的?)。然而不太明顯的是U3晶元,它與「動作」開關在一起,這似乎是一個調節LED輸出強度的環境光感測器:

本文有一些很好的特寫圖片,其細微程度堪比米粒大小。

下面是最後一個有趣的設計方案,以及一個最終的設計謎團,然後我們就結束這篇文章。在前面的揚聲器圖像中,你可能注意到了感測器磁體旁邊有兩個金屬觸點,這是其中的一個:

當設備組裝完畢後,它們用下面的PCB上帶狀電纜連接器附近的兩個彈簧夾壓緊配合,從而為揚聲器供電:

這個神秘的設計謎團是,上面的PCB也帶有兩個彈簧夾,如下圖所示,它們與金屬組件中的突起部位吻合(穿過中間橡膠和塑料環層):

我很困惑這些特定的連接是做什麼用的。如果您有任何想法,請在此發表你的評論。

本文為電子技術設計原創文章,版權所有,謝絕轉載。

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麵包板社區 的精彩文章:

實地探訪:特斯拉能否顛覆汽車生產線?
電子設計秀:DIY機器人、智能小車、單片機開發板、HiFi DAC……

TAG:麵包板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