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心一 這個展覽「還不錯」

張心一 這個展覽「還不錯」

張心一 「interesting.」Tong Gallery+Projects 展覽現場

從1982年美國卡內基·梅大學的科斯特·法爾曼教授首次用一連串ASCII字元「:-)」表示微笑開始,表情符號便從邊緣文化逐漸進入大眾的視野,直至今日成為了主流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們越過了需要邏輯思維能力和想像力加持的文字語言,而直接通過圖像來調侃某一社會現象、表達自己的態度和情緒。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表情的頻繁程度早已超越了任何一位經典大師的作品,它裹挾著豐富而龐雜的各種信息,並藉助於網路在人群中快速傳播。藝術家張心一的創作實踐正是在這一豐富有趣的語言中捕捉靈感,並隨著學業的增進而深入。

張心一近期在Tong gallery+projects的展覽 「interesting.」囊括了網路世界裡對時下熱點的精準把握,各種情緒的細微區分和表達,或者是對於某些歷史經典圖像,亞文化的回籠再造。在展廳環顧一周會不斷勾起人們對某個熱點的記憶,曾經風靡一時的「乾杯吧」中老年表情包;世界盃時因球隊失利以手掩面的沙特人那戴滿戒指的雙手;奧斯卡頒獎晚會上匯聚眾多明星的自拍;以及匹諾曹、大力水手等經典的卡通形象……

《逆行者》130×190cm 布面丙烯 2018年

當然,藝術家並沒有迷失在這個繁蕪而雜亂的網路世界裡,而是延伸出不同的思考方向。作品《逆行者》和《trigger》的靈感來源於發生在國外某一地點和時刻的新聞事件,這些事件被鏡頭捕捉下來經過媒體的宣傳擴大之後,早已脫離了當時的情境而成為一個具有標誌性的網路事件。新聞中的人物形象被藝術家抽離出來,置身於完全無關的背景——一片荒漠之中或是虛空的顏色之中,象徵著新聞事件在脫離現實世界之後進入了虛擬世界的狂歡。

張心一 「interesting.」Tong Gallery+Projects 展覽現場

張心一在創作中會選取一些熟悉的卡通形象匹諾曹、大力水手、天線寶寶等,這些經典的卡通形象本身包含著美好的記憶,但是當人們長大之後以成人的視角反觀,那些純真的面孔總是在無意間顯露出毛骨悚然的猙獰。藝術家談到,這些卡通形象與社交網路的心理機制相似,可愛與邪惡只是一體兩面,天真之中往往隱藏著陰謀。匹諾曹不停增長的鼻子像是人們對於一切上升進步正能量的狂熱追求和讚頌,大力水手揮動著粗壯的胳膊豎起拇指大力點贊,沉浸在網路中的海綿寶寶眼神虛空地看向遠方。

張心一 「interesting.」Tong Gallery+Projects 展覽現場

《20G》200×110cm 布面丙烯 2018年

不管是好是壞,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捲入其中,我們在手機電量不足時會感到焦慮,點贊不點贊也成了令人糾結的選擇。如果以有限的生命長度來丈量,會發覺現代人花費越來越多的時間沉浸在虛擬世界裡,而且一旦墜入其中,我們便迷失了對時間的掌控。從空間來說,置身於現實中的人會在某個節點突然進入另外一個世界,讓現實和虛擬產生交疊。就像作品《棲》中的綠色沙發直接來源於張心一的日常生活,她用摳綠的技術將沙發替換成上網時手機屏幕在不同APP間切換的快進過程。藝術家談到,沙發像是一個現實空間的黑洞或是一個虛擬空間的入口,一坐在上面刷網頁就好像進入了另一個空間。與《棲》相互呼應的作品《X.Y.Z》靈感來源於空間建模軟體使用的坐標軸,建模者在虛擬空間中的位置以紅綠藍三色線條標出,站立在一旁的人形既象徵著生活在現實世界的人,同時也是虛擬世界的創造者。

張心一 「interesting.」Tong Gallery+Projects 展覽現場

《X.Y.Z.》 布面丙烯 80x60cm 木板丙烯 168x47x2.5cm LED燈帶 尺寸可變

對於每一個既以實體存在於現實中又時常沉浸於虛擬世界的人來說,我們不禁會對所處的位置產生疑問。藝術家提出,互聯網的社交生活是自我編織的虛幻生活圖景,同時圖像的生產構建生活的虛擬意義,不斷被消費的圖像消費也許只是出於證明自我的需求。當然,對於虛擬世界給人們帶來的影響,藝術家並沒有顯露個人的態度,而是更願意以客觀審慎的姿態去記錄。面對甚囂塵上的網紅話題,張心一隻是隱晦地以紅色的網來暗示。網後面擺放著檸檬、梨等水果,它們散發著迷人的香氣,是一種誘惑,也是禁錮。

張心一 「interesting.」Tong Gallery+Projects 展覽現場

《紅網-1》120×190cm 布面丙烯 2018年

不可否認,情緒上的反應往往會流於表面的對錯之爭,倒不如承認「存在即合理」之後,去挖掘背後更深層的心理機制。與此同時,不管是現實或虛擬,流行或邊緣,新聞熱點還是陳年舊事,都被張心一以明快的顏色、簡潔的線條拉平到二維空間中,重新成為了極具個人風格的icon,產生了再次傳播的可能性。「藝術家無意鼓勵人們正視真實的世界,無意拉回人們注視真實,也並非慫恿人們去沉溺於虛擬世界,而是提供了這個時間模型,人們必須重新注視自己,明確認知,標註出你的位置。」(策展人語)

此次展覽的題目為「interesting.」,那個經常被人們忽略的末尾句點,在藝術家的語言系統中佔據非常重要的位置,藝術家談到,「我們常常會被問及一個展覽怎麼樣卻不如何回答時,便會敷衍一句——挺有意思」,而所謂的「挺有意思」並不代表真正的有趣,可能背後還包含很多複雜的含義,褒貶不一。末尾的句點是一個話題的終結,放置在題目之中,卻蘊含著待人深思的意味。

文/曉睿

圖/Tong Gallery+Project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798藝術 的精彩文章:

on paper 2:「藝術家書」的再探索
向振華 那些行將消逝的 | 藝術匯 ART FRONTIER 展評

TAG:798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