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黃鶴樓最經典唐詩之一,被譽「唐人七律第一」,李白都甘拜下風
雖然都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各人的評價標準不同,無法對經典的唐詩宋詞加以排名。但是在對於古典詩詞的評價當中,多少都會有褒獎之語。比如「盛唐五律第一」,比如「唐人七律第一」,比如「唐人七絕壓卷之作」等等。
雖然是一家之言,雖然代表了評論者的認可,但是也終歸說明了這首詩歌在歷史上的被認可。比如本文探討的這首唐詩,是寫黃鶴樓最經典唐詩之一,被譽「唐人七律第一」,李白都甘拜下風。且看: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這首唐詩我們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了,就是崔顥的《黃鶴樓》。這首詩產生於唐代前期,當時七律發展還很不成熟——至少和杜甫的律詩相比,在格律、對仗和節奏上有很大的差別。不過,這並不妨礙後世評論者對這首詩的喜愛,也正是因為此,這首詩才博得了「唐人七律第一」的榮譽,甚至還超越了杜甫的《登高》。
從主題上來說,這是一首弔古懷鄉之作,有憑弔歷史的細節,也有遊子眷戀故鄉的思緒。開篇就呼應題目,寫出「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一下子將讀者的視野帶到了黃鶴樓上,跟著詩人的腳步去俯瞰黃鶴樓的美景。
接下來詩人緊扣神話傳說,將黃鶴樓的神話起源融入到詩歌當中,「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黃鶴飛去了就再也沒有回來,此地所看到的景色,只有這千年來的白雲悠悠飄過,給讀者留下了豐富的想像餘地,也為後文的詩人抒發羈旅之情埋下了伏筆。
這是詩人登高望遠,從黃鶴樓上看到的美麗景色。「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前四句有神話傳說,有詩人的想像,但是這兩句卻是實實在在的景色描寫。登高望遠,看那陽光灑滿整個江面,天地間一片生機,漢陽樹清晰可見,鸚鵡洲上更有芳草茁壯生長。
最後兩句「圖窮匕首見」,寫出了深藏在詩人心中的那份濃濃的鄉愁。「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如今天色已晚,太陽就要落山,天地間升起一片暮靄,在這景色之中,故鄉在何處?想著想著,詩人又更加感受到愁緒滿懷,將羈旅之苦抒發得淋漓盡致。
這首詩產生的時間很早,而且境界開闊,頗有幾分盛唐氣象。再加上當時的律詩形式要求還在完善之中,出現這樣的律詩作品已經很不簡單,也使得這首唐詩的地位得到進一步提升,被譽為「唐人七律第一」並不讓人意外。
尤其是這首詩和李白之間還有一些淵源。當時的李白正處於壯年時期,有了一些詩名卻還沒到名滿天下的程度。他來到黃鶴樓看到此等美景,此等絕妙詩作,內心也是極為讚賞。有人請他留下詩作,但是他卻言稱:「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認為崔顥詩作精彩至極,自己即便寫出也不見得能夠超越,所以甘拜下風,由此也算是成就了一則文壇佳話。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29歲當官41歲隱居,留下膾炙人口詩篇,他是士大夫眼中的精神燈塔
※劉禹錫被貶夔州,卻寫出了最精彩唐詩,記錄了最具民歌風味的愛情
TAG:老張侃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