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移動一直日賺3億,珍惜這樣的日子吧!

中國移動一直日賺3億,珍惜這樣的日子吧!

每當中國移動公布季度、半年度或者年度財報後,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但是,在各類分析評論中,中國移動日凈賺3個億的這個視角卻是高度趨同的。而且,有意思的是,日賺3個億已經是一個標配了。子曰:溫故而知新!本文就中國移動日賺3個億的這個熱門話題談點看法。

先擺一下中國移動近年來的關鍵財報指標數據(來自財報),下文的分析基本上基於這些基本數據做分析。

2018年上半年中國移動財報數據依然搶眼

今日見不少人在分享中國移動2018年上半年的財報文檔,看了一下,從幾個關鍵財務指標來看,中國移動在如此較高基數的情況下的表現真可謂是更加搶眼了。

根據中國移動官方公布的財報數據,2018年上半年,中國移動實現營業收入3918億元,同比增長2.9%。實現股東應占利潤656億元,同比增長4.7%。

特別是自從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通過不限流量套餐衝擊的情況下,中國移動2018年上半年能夠取得這樣的總體經營業績,也是相當不容易的。

對於這樣的半年報業績表現,中國移動內部各級又是怎麼解讀的呢?這也是一個看點。

2018年上半年日賺數額達創新高?

蛇叔根據中國移動的財報數據,查閱了從2011年開始到2018年上半年的數據,按照年365天和2018年上半年181天的天數計算,中國移動2018年上半年的日均凈利潤額達3.62億元,較2011年至2017年的年均數據都高。

因此,從2018年上半年的這個指標來看,儘管中國移動高層在不同場合都表示,中國移動的業績增長壓力大。但是,至少從上半年的表現來看,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下,日均凈利潤數據還能如此好的表現。

被用戶罵,被媒體以此作為一個點批評,也可以說是自找的吧?

2018年全年日均凈利潤能否到3億也許是個問題?

儘管2018年上半年中國移動的財報表現不錯,但是考慮到取消移動流量漫遊的因素影響,考慮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為了市場份額有可能採取更加積極的進攻性策略,這都將會給中國移動帶來更大的壓力。因此,中國移動高層所表達的成長壓力,還是客觀存在的。「一碗湯」說所揭示的基礎通信行業的價值下降,監管對於運營商亂收費等力度加大導致採取一些一刀切的整改手段,對於「不限量」套餐的整改要求等。

這總體上讓中國移動在2018年下半年面臨的壓力會更突出,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移動是否能夠延續上半年的財報水平,還是一個問題。

當然,如果按照四捨五入計算,2018年全年維持日賺3億的水平,問題不大。但從2014年開始,已經開始出現低於3個億的情況了。

中國移動日賺3億到底牛不牛?

作為大型央企,特別是在國資委的年度考核中成績都不錯的央企,中國移動日賺3億元,一直都是被輿論批評的一個點。特別是一些涉及運營商的行業亂收費等情況被媒體曝光之後,這種批評就更顯得激烈。

如果先拋開這樣一些因素,我們從一般的財務分析數據表現來看,中國 移動日賺3億到底是厲害還是不厲害?

從凈利潤率來看,能夠獲得17%左右的凈利潤率,這還是相當不錯的,在通信行業是很難得的。但從總資產收益率和凈資產收益率的表現來看,則表現得一般。

當然,也有人誰說,相比同行業的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那中國移動的財報表現絕對是很不錯的。問題在於,以中國移動目前的業務情況,它已經不僅僅是一家基礎通信企業了,通過股權相關的運作,已經在金融、傳媒、內容、支付等方面做了長期的發展布局。因此,從某種程度上,拿它跟其他兩家運營商比之外,還可以拿它和頭部的互聯網企業進行一般的財務表現做比較。比如,與騰訊公司比,在財務上的表現則很一般了。騰訊公司2017年的營收規模約為2378億元,凈利潤約為725億元。

這樣比較,中國移動的經營表現也只是還可以。但不管是中國移動,還是騰訊這樣的頭部公司,在基數已經大的情況下,面臨的增長動力問題都是類似的。

日賺3億與提速降費的認知差異

不管是中國移動的日賺3億,還是中國電信或者中國聯通日賺多少,總是存在一種聲音:電信運營商是壟斷企業,當下它們所獲取的利潤,都是不應該的。特別是提速降費的情況下,電信運營商的營收規模還保持了小幅增長,利潤還在繼續增長。而對於電信運營商人而言,尤其是基層電信運營商人而言,服務能力不斷提升的付出又得不到他們認為的社會認可或者回報的時候,也是少不了各種怨言和牢騷。是另外一群著滿腹鬧騷在工作的人。這也大體上是當下社會現象的一個縮影。

如果我們站在一種比較合理正常的商業邏輯來看待,就很容易得出一個相對比較講道理的結論。商業行為,獲取利益,即便是採取薄利多銷的方式,其本質上也是為了儘可能擴大營收和增加利潤的,如果不能達到這個基本目標,那麼薄利多銷就是失敗的。那種以虧損為代價的薄利多銷,要麼就是為了短期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或者獲得用戶。即便是拼多多,它也不可能無節制地擴大其虧損額,也是需要提高單用戶的消費額的。因此,對於電信運營商而言,在提速降費的情況下,消耗更多的流量,目的是為了人均消費總額要提升。不能說提速降費,是既提高了速度,又降低了總消費額,這個降費,體現的快速的單價的降低,但人均消費總額還是會提升的。如果這一點都不能得到認同,那就失去了達成基本共識的基礎。這種訴求,那就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把電信運營商的定位進一步往公共基礎設施調整,通過補貼的方式,或者如此所說的,乾脆免費。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即便是曾經 一直主張「免費模式」的紅衣教主周鴻禕都已經不再倡導了。

因此,從輿論對中國移動日賺3億元的批評來看,對於提速降費的基本認知,已經產生了極大的差異。

從電信運營商的角度,要在執行工信部的提速降費政策要求的情況下,還要實現國資委下達的企業經營業績的增長,這種多目標考核,本身就是通過降費刺激流量的消耗獲得不對稱的消費額提升來實現的。如果這個也不允許,那很多商業行為,也都是不合適的。

當中國移動不再日賺3個億,不再因為日賺3個億挨罵的時候,那日賺2個億一樣還得繼續挨罵。總而言之,這是一種非常有意思的社會現象。

不過,蛇叔也覺得,當中國移動不再因為日賺多少而挨罵的時候,那時候的問題可能會更大。所以,還是珍惜中國移動日賺3個億的日子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