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實現左手帶娃,右手出遊的美好

實現左手帶娃,右手出遊的美好

娃不同的年齡段,出遊的需求不同,針對不同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徵,出發前我會訂一個方向。(我家孩子多,按學齡段分享我的親子游態度。)

一,學前段

小孫先生的遠行是在一歲多去海南開啟的。

小齡段的孩子,身體健康是出遊的第一保障。所以吃,穿,住,行的規格訂的相對高一些。

吃:盡量吃和在家接近的食物,全程都是喝燒開的礦泉水,盡量避免水土不服。

穿:結合當地情況,準備多套衣服,應付突髮狀態。

住:小孩子對住宿的衛生要求比較高,所以,孩子的被褥,都是我們帶去的。而且我們一般喜歡住民宿或者稍微好點的酒店,考慮說可以自己做飯的需求。

行:外出時間和休息時間合理搭配。外出,孩子的消耗量大,所以,出行中,隨時隨地休息最重要。小孩的話,推車非常好。小孫先生基本是上車睡,下車玩,相對來說,非常好帶。

海南之行,讓我知道孩子的適應性還不錯。之後的每年就結合孩子的需求和家庭的需求,訂1-2次遠行計劃。6歲前的孩子,應該給到他見識不同地區風土人情的機會。這是內化的東西,短期內看不到效果,但是有利於刺激孩子大腦神經,增多神經突觸的建立。

海南回來之後,大概過了幾個月,我媽媽鋪一床水藍色的被子,他特別開心的跳上說:哇,海水哎。然後指著被子旁邊的地方說:大家都不要踩我的沙灘啊。

這事對我觸動很大。讓我知道出遊確實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

這麼小的孩子,大人一般摸不到他的興趣點在哪,需要做的就是帶他去,讓他看,讓他聽,讓他自己跟環境建立鏈接。

包括之後,我們又去迪士尼去爬山等,忽然有一天他看到什麼,他就會回憶起曾經去的那些地方,並且繪聲繪色的把當時發生的事和情景描述出來。

我的態度是,對於學齡前的孩子,所謂出遊,帶他去,融入環境就是最好的感觸教育。不說教,不解釋。

二,小學段

關於小學段的出遊,查了查資料的,相對來說我更認同跟著課本去旅遊的觀點。

小學段的孩子們探索欲更強,對未知世界,未知事物,會有更多的為什麼。但是呢,假如出遊去的是完全陌生的環境,孩子的主動性調動不出來,所以選擇孩子了解的環境,更能激發孩子的興趣。

我這裡說的課本,包括但不限於課堂的課本,可以是孩子學校的課本,也可以是孩子感興趣的繪本,甚至可以是孩子的動畫場景等等。

拿北京來說故宮舉例。為什麼全國人民都去願意去北京看一下故宮呢?因為有情節,那是祖國的心臟,是全國的政治中心。小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已經對此瞭然,所以帶小學生去故宮參觀,包括看清宮的古迹,看升旗儀式,都是滿足小學生的內心需要,是把課堂知識活生生的再現。

語文課本上的課文《開國大典》,音樂課上的老師:我愛北京天安門等都是跟景點鏈接非常緊密的。

另外:小學生的出行,建議家長提前讓孩子查攻略,3年級以上的孩子就可以完成這個任務。讓孩子做導遊,做總策劃,會大大調動孩子的主觀能動性,實用,有趣,又好玩。

三,初中段

初中段是一個少年人生觀、世界觀的初步確立階段。

世界觀,觀世界,連世界都沒看過,談什麼世界觀呢?

孩子像井底之蛙一般的局促在四角天空下,難道指望他突然頓悟,有宏大的世界觀嗎?雖說讀書也是積澱知識的有效途徑,可是我更認同理論建議實際的教育方式。

感官的刺激,在人的記憶中沉澱下來會更深刻。

就初中段而言,帶孩子外出,遊玩已經是次要的。走訪不同地區,體味不同地區的風土人情,感悟當地文化的特殊性才是重點。

對於參加中高考孩子,我建議可以跟孩子深聊一下,把孩子有意向的大學梳理一下,可以利用假期先去進行初步的了解。

我走訪了一些名校、高校,每一所的大學的校園文化,都足以讓初中的孩子研究回味很久。這樣的刺激大於枯燥的說教。孩子自己確定的目標,會更願意付出努力。

讀書是靈魂的旅行,旅行是身體的閱讀。左手帶娃,右手出遊,讓靈魂和身體一起在路途中放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陪伴小樹苗 的精彩文章:

什麼樣的背誦才是有效背誦?

TAG:陪伴小樹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