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人們為什麼不想生女孩?並非重男輕女,而是這個原因
古代女子婚前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婚後相夫教子伺候公婆,不能參與政治和經濟,如果被丈夫拋棄的話,她們將喪失生存能力。正因為她們地位低下,導致很多家庭都不願意生女孩,甚至有的父母將襁褓中的女嬰狠狠拋棄。
到了清朝,不想生女孩的家庭更多,上至文武百官,下至平民百姓。但是不想生女孩並不是重男輕女觀念的影響,而是因為清朝的一種制度——選秀制。
選秀制顧名思義就是把天下的美人選入宮中任皇帝挑選,雖然每朝每代都有選秀,但是清朝的選秀尤為多,三年一次,不管是官員之女還是百姓之女,只要是13-17歲的未婚少女都要接受選拔,而且選秀期間一律不許婚嫁。
當然選秀也分兩個等級,官員之女被選入宮就是秀女,百姓之女被選入宮就是宮女。進宮後還要層層篩選,最終留下來的秀女就是皇帝的妃嬪,而宮女就是伺候主子的奴才,宮女怎麼努力也不可能成為皇帝的妃嬪。
宮女進宮後需滿25歲才能被釋放出宮,但往往出宮後她們也並不幸福,因為在宮中當了十幾年的奴僕,常常站立或跪地難免會落下一身病,出宮後是沒有人敢娶她們的。再加上古代婚嫁的年齡比較早,25歲還沒有出嫁的就是剩女了,哪還有男子等著她們呢?可以說女子一旦進入宮門,這一輩子算是毀了,因此清朝人們都很害怕生女孩。
有人說宮女們可以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成為後宮嬪妃,其實這樣的事情幾乎是不存在的,清朝皇帝對出生尤為重視,並不會因為一時興起就隨便為宮女抬旗封妃。清朝皇帝的妃子都是達官貴族之女,這樣做也是為了政治聯盟,讓大臣盡心竭力為朝廷效力。
因清朝的選秀過於頻繁,很多朝臣之女都難逃一劫被選成了秀女,然而這並不是父母想要的結局,他們不想讓女兒進宮束縛一生,不想讓她捲入宮廷的爭鬥,更不想從此骨肉分離,因此人人都很害怕生女兒。
而普通百姓就更不用說了,即使他們的女兒再優秀,進宮之後也只能當宮女,稍有不慎人頭落地,哪有父母願意送女兒進宮為奴啊!但是清朝的選秀太頻繁了,人們很難逃過選秀,因此唯一的願望就是不生女兒。


※千古絕對!皇帝出上聯:書生腳短,下聯太經典了
※這位王爺很荒唐,接連被李治貶,後來武則天都懶得殺他
TAG:歷史調茶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