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什麼阻礙我吃雞
夏日炎炎,天氣燥熱,難免會讓人心情煩躁。
再加上吃雞不成反掉段位,更是讓人心情崩潰了。
俗話說,贏了靠技術,輸了賴裝備。
阻礙我吃雞的一定是手機問題。
天氣太熱,手機散熱壓不住,
顯然對我吃雞的成功率造成了影響。
所以我要找個給手機降溫的法子。
首先考慮到的方法就是自然傳統的風冷,so去某寶逛了一圈
這種手柄貌似不錯,原理就是電腦的風冷,實際散熱作用有限,也就降低幾度,一旦風扇滿載運行,可能就像直升機起飛一樣了,還不如不買。
風冷搞不定,我就將目光轉向了水冷,記得最早在手機上做水冷的是360手機,是為了壓制住能煮開水的驍龍810,但實際效果忽略不計。
這種所謂的水冷手機殼想都沒想就pass掉了。
水冷手機殼
簡單來講,這東西就是一團死渠,最大的作用就是把手機發熱的時間延緩一會,時間長了它也會跟著手機一起熱,先暫且不說這個塑料導熱多麼差,這裡面的液體是有劇毒的,一旦摔裂,
後果不堪設想。
於是一個大膽的想法便出現了,
照著電腦的水冷抄一個。
原理類似,部件簡配。
計劃
首先水冷計劃的硬體全為外設,不對手機內部進行任何的改動。
改造作為全金屬機身,本身鋁的導熱效率就僅次於銅,所以並不需要藉助多餘的手段來進行平行的輔助散熱,也可以飛速的散熱(對比雙面玻璃和陶瓷)
而且,降低操作的風險,加入導熱材料還好,要是搞到給手機後蓋挖洞,就得不償失了,在手機外邊做文章,不僅即戴即用,拆卸方便,也免去了漏水的風險。
剩下的買就完了
一定要用硬殼
為什麼要強調硬殼,就是因為我看過很多手機水冷先行者,都喜歡把冷頭粘在硅膠殼上,這顯然是不夠穩定高效的,因為軟殼產性的形變,會時常讓冷頭與手機處於半接觸狀態,從而造成低效的換熱。所以就必須使用硬殼來輔助固定冷頭。
準備工作
在等待快遞的時間裡,就需要開始確定水冷頭在手機上的位置,百度得主板照片,SOC是朝向屏幕的,背對著手機背面。也就是說大部分了的發熱是朝著正面屏幕去的。那就乾脆,在背面相應位置搞吧。
開始組裝
順序如圖,水箱就是飯盒,換熱器就是風扇和冷排的組合,水泵就不講了,水冷塊就是冷頭
先裝換熱器
無非就是風扇+冷排,但是組裝過程中發現還是有些瑕疵的;
不僅二者的直接結合面會有縫隙,而且上圖這個面直接就錯開了,
這顯然會漏風,
所以~
有請技師的好幫手,
工具界的萬金油-電工膠布上場。
嚴絲合縫,這下不會漏風了,保證風扇能最大限度的把空氣吹過冷排,把水的熱量帶走。
之後將3m長的水管裁切成
兩個10cm和兩個140cm的水管備用。
然後最難的部分來了!
終極步驟
這裡說一下我的大概思路,
我想利用硬殼自己的韌性,
一定程度上把水冷頭死死的壓在手機後蓋上,
所以水冷頭是要略低於手機殼的,
靈魂作圖奉上~
成品如圖
都怪膠丑,不是我手殘,我的技術沒有問題
組裝&測試
step1
按照圖一的方式連接各部件,然後就是把水泵和上面組裝好的熱交換器安裝的飯盒上。
step2
放置角落進行測試,然後...漏水了
修復後重新測試,問題解決,進入實戰階段。
雖然第一次漏水了,經過及時修復和迭代終於達到了理想效果。
本期編輯:venge
審稿:王詩慧 李帥潼 安檬


TAG:農大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