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火箭發動機離世界領先還有多遠?
中國先進的火箭發動機
我國火箭發動機起步較晚,經過幾代科研工作者的不斷努力,火箭發動機領域已取得長足進步,但總體水平只能達到世界第四位,落後於美俄日三國。我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讓小編給大家講講具體的差距在哪。
推力最大的液氧煤油發動機俄制RD-180
一、液氧煤油發動機
我國通過對蘇聯製造的RD-120型號進行重新設計,自主放大研製了YF-100高壓補燃液氧煤油發動機,其推力達到120噸。但是,俄羅斯設計的RD-180型號可提供超過420噸的推力,美國設計的F-1火箭發動機單體推力可達640噸。
二、氫氧發動機
我國先進的中型運載火箭長征七號和大型運載火箭長征五號所採用的是YF-75和YF-75D以及YF-77發動機,這些發動機的推力均在50噸級以下,日本設計的LE-9氫氧發動機最大推力可達125噸,俄羅斯設計的RD-0120,真空推力為190噸,歐洲設計的火神 2 發動機最新的改進型達到推力139噸,美國設計的S-68,最大推力可達298噸。
中國長征2F系列火箭發射升空
三、固體燃料發動機
1997年,日本成功發射了M-5三級全固體火箭,其第一級所用的固體火箭發動機M-14,推力超過300噸。而直到目前,中國尚未研製出推力300噸級別的固體火箭發動機。
總體來說,我國的火箭發動機無論在液體發動機還是固體發動機與世界領先水平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這些差距並不是出現在設計方面,我國的火箭發動機設計是領先的,差距就是在材料與工藝方面。中國在長達三十年內,未能開發出固體火箭發動機殼體使用的高性能碳纖維,只能使用合金鋼或玻璃鋼等低性能材料來製造殼體。當我國生產出高性能碳纖維時,由於製作工藝的問題,我國生產的在耐熱、抗壓方面不如美俄,我國的火箭發動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小編相信,經過今後幾年的發展, 我國的火箭發動機領域,一定會領先於世界。


TAG:小七聊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