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中美相持時刻,毛澤東為彭德懷健康換帥,彭大將軍的堅持令人感動
原標題:抗美援朝中美相持時刻,毛澤東為彭德懷健康換帥,彭大將軍的堅持令人感動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美國飛機頻頻越過鴨綠江對中國東北進行轟炸,東北邊防部隊高度戒備,美國在歐洲搞冷戰,在亞洲搞熱戰,嚴重威脅了世界和平,破壞了朝鮮半島民族自決的合法權利。為配合朝鮮人民反美鬥爭,國內組織了大規模的反戰遊行,譴責美國干預朝鮮內戰、侵犯中國領土主權的行為。
1950年10月,正是建國一周年後,志願軍秘密跨過鴨綠江入朝參戰,抗美援朝拉開序幕。
在戰場上,主帥的戰鬥意志和指揮藝術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毛澤東對此高度重視。
最初毛澤東要派林彪或粟裕作為志願軍總司令,但此時林彪身體狀況不佳,粟裕考察東北狀況後推辭不就,最終毛澤東選用了時年52歲、主動請纓的彭德懷。
1935年毛主席寫詩稱「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足見彭德懷的厲害。
彭德懷是全面抗戰時期八路軍的副總司令,解放戰爭時期的解放軍副總司令。
在朝鮮戰場上,彭德懷在極為不利的條件下從容指揮,一次又一次打退了美軍的進攻,最終將雙方穩定在三八附近,打破了美軍快速結束戰爭的企圖。
然而就在1952年3月,毛澤東卻要換帥,接連多次給彭德懷發電,要他儘快回國,安排了陳賡代替彭德懷。
在解放軍中,陳賡和彭德懷同屬湘軍後裔淵源頗深,與彭德懷也頗為相合,陳賡和周總理關係密切,敢和毛主席提意見,對彭德懷也是畢恭畢敬有幾分怕。
為了陳賡這個志願軍副司令全盤負責代理能夠服眾,彭德懷說「陳賡是老黨員,1922就入黨了,比我黨齡高「。
陳賡表示將和志願軍司令部中愉快合作,便恢復「我跟洪學智比,就是新人了」。毛澤東選的替代人選陳賡選的是對的,陳賡在支援越南抗法的戰場上發揮了重要的戰略戰術指導作用,為越南同志贏得印度支那的戰鬥勝利發揮了重要的軍事指揮作用,這些與西方國家交手的經驗對對美作戰也極為有利,陳賡在指揮坑道戰術土工作業方面很有一套,對志願軍的戰局大有裨益。
1952年4月彭德懷回到了北京,因為治療及時,彭德懷身體狀況很快好轉,在中央的強制要求下,他才放棄了立即赴朝在國內修養了兩個月。
1953年6月彭德懷再次回到了朝鮮戰爭,直至朝鮮戰爭勝利,他才再次回國。
彭德懷不惜自己的身體,堅持在第一線工作,在新中國的立國之戰中因為有這樣的將軍,才能不懼艱險,不怕犧牲,確保國家安全,世界和平。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影響深遠的戰爭
※毛澤東五大預言:四個已實現,還有一個就要快了!
TAG:任陶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