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朝90以上的老人,月供米五斗,酒五斗,肉五斤,外加布料棉花

明朝90以上的老人,月供米五斗,酒五斗,肉五斤,外加布料棉花

據《明史》記載,明朝洪武十九年六月,皇帝朱元璋詔令有關部門在全國進行了一次大規模高齡老年的人口普查。

調查後對年八十以上的貧困老人進行救助。

元朝末年戰亂頻仍,造成人口大量下降,人口呈低齡化。

年八十以上的老年人在全國人口中所佔的比例微乎其微,朱皇帝這場政治秀的投資並不是很大。

當時明文規定:八十以上的貧困老人每月補貼米五斗,酒五斗,肉五斤;九十以上的老人不論貧富,在月供給「米五斗,酒五斗,肉五斤」的基礎上,每年增加一匹布料,一斤棉花,但是有田產者不給米。

按照明初的物價計算,米按照白米計算,「五斗米」發放四個月才合銀一兩,若是五斗粗雜糧還要低於這個價格;救助的酒不可能是「茅台」、「五糧液」等貢酒,充其量是「二鍋頭」、「小燒」一類,按照中檔計算,五斗酒合銀一錢。

肉按上等豬肉記算,五斤肉大約合銀一錢,牛羊肉價格還要低於豬肉很多,一斤棉花僅需六錢白銀。

政府每月對年八十以上貧困老人的補貼遠遠不足一兩白銀。倘若按照兩月一兩計算,一年只需白銀約六兩,當時的皂吏、馬夫等縣級政府工作人員年薪是白銀四十兩,就是說一個公務員一年的工資,至少可以養活六個以上貧困的耄耋老人。

話說回來,明朝初年的人均壽命不可能高於五十歲,八十歲以上的老年人可謂稀罕少見。

窮人饑寒交迫,貧病交加,能活到九十歲就更加鳳毛麟角了,其概率如同今天買彩票中得五百萬一般。

因此可以說,明初政府救助老人並沒有花多少銀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周讀書 的精彩文章:

三國墓中女子神奇復活 已在棺中數十年
鸚鵡一句話破無頭公案 驚動唐玄宗 賜號綠衣使者

TAG:漢周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