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記憶 | 73年前的今天,每個天津人都該銘記!

記憶 | 73年前的今天,每個天津人都該銘記!

原標題:記憶 | 73年前的今天,每個天津人都該銘記!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抗戰14年的血與淚


我們不能忘

也不敢忘



73年前的這一天,瘋狂肆虐的日本法西斯低下了罪惡的頭顱,放下了沾滿人類鮮血的屠刀。


73年前的這一天,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戰場升起了勝利的旗幟,中華民族在付出傷亡3500萬人的巨大犧牲後走出了世紀的苦難。


73年前的這一天,全世界對法西斯的歷史審判、神聖判決,宣示著人類世界在未來的日子裡將永遠對法西斯說「不」!


今天,是澆鑄著永不冷卻的熱血之日。謹以此紀念勝利,警示後人——永遠珍惜和平,永遠捍衛和平。






日本投降重要時間點



△1945年8月14日,日本裕仁天皇在議會宣布向盟國投降(資料圖)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無條件投降詔書(資料圖)


1945年8月14日,日本照會中、蘇、美、英四國,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早晨7時,經中美英蘇四國政府磋商約定,從重慶、華盛頓、倫敦、莫斯科,通過無線電廣播用漢、英、俄語向戰場上的海陸空部隊、向世界各國公告:日本政府已正式無條件投降!這就是正式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的《四國公告》。



△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裕仁宣讀「終戰詔書」的錄音廣播播出(資料圖)

1945年8月21日,日本投降代表赴湖南芷江洽降。中國戰區分為16個受降區接受日軍投降,南京作為中國戰區總受降儀式舉辦地點。



△1945年9月9日,侵華日軍最高指揮官岡村寧次(右)在南京向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遞交投降書(資料圖)


1945年9月9日上午9時,中國戰區日本投降簽字儀式在南京中國陸軍總司令部禮堂舉行。



△1945年9月9日,日本政府向中國政府投降降書的照片(據國家檔案局網站)



△1945年9月9日,日本向中國遞交投降書,圖為何應欽簽字(左)及岡村寧次簽字(資料圖)


從1945年8月15日到9月3日,


乃至之後的數月,

中國一片歡慶的海洋!



1945年8月15日的重慶,人民臉上都洋溢著勝利的喜悅,熱烈慶祝抗日戰爭的勝利結束



1945年8月15日的延安,軍民通宵慶祝日本投降



1945年8月15日的廣州,人民舞獅歡慶抗戰勝利



1945年9月3日,重慶舉行了規模空前的勝利遊行


東北慶祝日本投降,每一張臉上都寫滿勝利的喜悅



《大公報》用醒目的大字標題「日本投降矣!」報道了日本投降的消息



△全國人民慶祝勝利



日本天皇裕仁廣播《停戰詔書》,正式宣布無條件投降。重慶數萬人的抗戰勝利大遊行,舉國歡慶


天津作為中國北方最重要的工商業城市和經濟中心,較早受到日本帝國主義的壓迫與侵略,天津人民遭受了極其深重的苦難,但也以頑強不屈的民族精神奮起抗爭,在那場艱苦卓絕的反法西斯戰爭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人們不會忘記歷史,更不會忘記這些為了抗戰勝利而英勇奮戰的英雄們!


今天,廣播君為您選取了其中的代表人物,組成抗日英雄譜,讓我們一起跟著他們的抗戰故事來回顧歷史,以史為鑒。


圖為天津日軍受降儀式現場


吉鴻昌:「恨不抗日死」的抗日英雄



在中華民族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歷史上,吉鴻昌將軍的大名熠熠生輝。從察哈爾抗日同盟軍到中國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從愛國軍人到中國共產黨黨員,從抗日英雄到慘遭殺害,吉鴻昌的一生為抗日而戰鬥,他在就義前寫下:「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吉鴻昌將軍是聲名遠揚的抗日英雄,他1913參加了馮玉祥的西北軍。中原大戰,馮玉祥戰敗,西北軍被蔣介石收編,吉鴻昌任二十二路軍總指揮。


自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後,很多愛國人士同仇敵愾,自發組織對日抗戰。吉鴻昌在西北軍時,他的上級馮玉祥就和中國共產黨有多方面的接觸,吉鴻昌也慢慢地意識到,只有中國共產黨才是真心抗日,於是在1932年4月,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吉鴻昌將軍和妻子


當時,黨組織考慮到外界仍將吉鴻昌看作是國民黨政府的高級軍官,因此建議他暫時不要公開自己共產黨秘密黨員的身份。


1933年,馮玉祥在張家口與中共張垣特委合作,籌組察哈爾抗日同盟軍,吉鴻昌任第二軍軍長。


吉鴻昌將軍的碗,上刻「作官即不許發財」


今天屬於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的多倫曾經是察哈爾省的商業重鎮和重要的交通樞紐。日本侵略者把它作為佔領察綏的戰略據點。從7月7號到12號,吉鴻昌率領抗日同盟軍戰士展開5天的血戰,他自己也赤膊上陣,手持大刀片親自指揮,擊斃日軍上千人,成功收復了多倫等地,打了抗日戰爭的勝仗。當時天津《益世報》評論說:「從九一八起,直到今日,我們只有失陷領土的故事,並沒有什麼人做過收復失地的工作,有之,吉鴻昌收復多倫為第一次。」


由於國民政府當局不支持抗日同盟軍,吉鴻昌等人孤軍作戰,終於因勢單力薄面臨解散。這之後,吉鴻昌輾轉回到天津。1933年10月,隱居在現在和平區花園路,和平區衛生局的舊址,叫紅樓。



吉鴻昌將軍故居


回到天津後,吉鴻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主動重新尋找黨組織,急切地要求投入新的戰鬥。轉年,吉鴻昌和共產黨員宣俠父、南漢宸等人一起,在天津成立了中國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開始頻繁在天津進行各種秘密活動。為宣傳抗日愛國,大同盟編輯出版了機關刊物《民族戰旗》,吉鴻昌用自己的錢購置印刷工具,並在自家的小洋樓里設立了秘密印刷廠。吉鴻昌還廣泛聯絡各界愛國人士,繼續準備武裝抗日活動,他的夫人胡洪霞變賣財產衣物,為抗日前線籌集軍火。


一向主張「剿共」的蔣介石逐漸看出,吉鴻昌和其他的國民黨將領不同,開始懷疑他加入了共產黨。1934年11月9號晚上,位於天津法租界的國民大飯店38號房裡響起了刺殺吉鴻昌的槍聲,然而他們卻弄錯了刺殺對象,殺錯了人。雖然逃過了一劫,但吉鴻昌當天還是被逮捕。


1934年11月24 號,吉鴻昌被槍殺,面對「立時槍決」的命令,他用樹枝作筆,以大地為紙,寫下了浩然正氣的就義詩:「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包森:冀東抗日名將


包森,原名趙寶森,陝西蒲城縣人,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6月包森率領40多人到冀東開闢抗日游擊區。1939年秋包森被任命為冀東軍區副司令員。1940年初,包森率領部隊到達盤山,全力開闢盤山抗日根據地。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軍大舉進犯華北,在薊縣一帶實行了慘無人道的「三光政策」。也是在這裡,八路軍冀東軍區副司令員包森用他年僅31歲的生命,寫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抗日戰歌。


盤山根據地的發展壯大,引起了日偽軍的驚恐。從1940年5月起,日寇調集重兵,對盤山根據地進行大規模的軍事進攻和圍剿,實行慘無人道的殺光、搶光、燒光的「三光」政策。兩個月後,包森領導的部隊就給了狂妄的日本人一個下馬威。


1940年7月下旬的一天,一股由74人組成的日本騎兵隊——武島騎兵中隊竄入盤山,這支騎兵隊號稱日軍精銳,武器裝備精良,狂妄的武島在進山前聲稱,要用這支騎兵中隊踏平盤山。當時,包森正帶領一支不到50人的部隊在田家峪整訓,部隊里僅有12條步槍、一挺機槍和35個手榴彈,每條步槍里只有五發子彈。面對險情,包森臨危不懼,採取誘敵深入的戰術,將部隊埋伏在盤山附近的白草窪。



看著敵軍進了「口袋」,包森並沒有急於進攻,畢竟彈藥和裝備都無法與日軍抗衡。包森指揮部隊利用地形優勢,用石頭砸,足足砸了四個半小時,砸得日本兵人仰馬翻。在充分的消耗了敵人的彈藥後,包森也等來了援軍,一舉殲滅了這支騎兵中隊。


從1939年到1942年期間,包森在薊縣一帶先後領導抗日軍民與日軍及其偽軍部隊交戰50多次,打擊了日本軍隊的狂妄氣焰。其中1942年初在燕山口內果河沿一戰,包森以七個連的兵力,殲滅地方官兵近千人,創造了又一個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奇蹟。


1942年2月,包森部隊在遵化野虎山同敵人相遇,在戰鬥中,當他上北山用望遠鏡觀察敵情時,被敵人狙擊手射中胸部,不幸犧牲。包森犧牲的時候年僅31歲。


楊媽媽:一位沒有留下名字的「八路軍母親」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軍大舉進犯華北,我抗日軍民在這片土地上與日寇展開了艱苦卓絕的戰鬥。在薊縣盤山,有一位被稱為楊媽媽的老人,老人用她的機智勇敢巧妙地與敵人周旋,保護我們的戰士,被當時的冀熱遼十四軍分區授予「八路軍母親」的稱號。


1940年的一天,有位小戰士奉命去平谷縣送信,小戰士當年只有14歲,是冀東軍區副司令員包森的一個通信員,路上被日軍發現了,還負了傷,拖著一條傷腿的小戰士跑到了楊媽媽家,此時追擊的日本兵也趕了上來。


楊媽媽先是給小戰士全身塗滿了日常吃的黃醬,用被子一蓋,隨後又趕忙跑到院子里清理了血跡,弄了一個小瓦盆放在炕邊燒起了紙。這時日本兵進來了,問楊媽媽看沒看到八路軍,楊媽媽立刻撩開了被子跟日本兵說,這是她兒子出了天花,傳染性相當大!那日本兵聞著那一被子黃醬味,捏鼻子連說「不是不是」就走掉了。


楊媽媽的機智、勇敢救了這位小戰士,而這個小戰士只是楊媽媽救過的眾多八路軍中的一個。後來,因為救的八路軍多了,楊媽媽也贏得了當時冀東抗日部隊的信任,加上楊媽媽家地處深山,往來的人比較少,楊媽媽家也就成了抗日部隊的據點,冀東軍區副司令員包森就經常帶著部隊在這裡開會。


由於日軍在薊縣實行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那個年代物資都極度匱乏,家裡即便有點糧食,楊媽媽也都留給傷員吃,自己寧可挖野菜吃樹皮,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楊媽媽還在竭盡所能的幫助八路軍戰士,曾為一位叫做果事的女戰士代養過她的孩子。


1945年5月,中共冀熱遼軍分區區委在平谷縣召開抗日群英表彰大會,地委書記李子光授予楊媽媽「八路軍母親」的光榮稱號。


楊媽媽有四個兒子,其中三個都參了軍。1958年,楊媽媽雙目失明,得到了黨和政府部門的照顧。3年後老人辭世,終年82歲。楊媽媽的孫子楊增說,老人的個性對他們一家人的影響一直到現在都沒有變。


津南支隊:敵後抗日的武裝



1938年後,全國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在華北戰區,我黨迅速調整,將軍隊化整為零,以武工隊的方式向敵後進軍。活躍在天津市區以南的津南支隊就是其中之一,是冀中八分區下的一個武裝組織,他們為天津的抗戰故事寫下了輝煌的一筆。


津南支隊原本叫津浦支隊,原本駐守在河北津浦線附近。1942年,日寇發動了「五一大掃蕩」,使天津的抗日根據地環境一下子變得非常緊張,津南支隊臨危受命,被派到天津的南部地區鞏固根據地,津南支隊下轄三個中隊,共300多人。


抗戰時期,「以華制華、以戰養戰」是日本人的對華政策。當時,西青和津南地區擁有上萬畝的稻米資源,日本人為了掠奪糧食成立了以軍事頭目為主的「天津米穀統制會」,在津南鹹水沽、葛沽、小站設立了三個監管區域。日寇武裝收購稻穀,到處設卡堵截,常常以查運稻米之名敲詐勒索、搜刮民財。


在這種情況下,津南支隊帶領著人民群眾一起打響了一場場「糧食戰」。先是在1西青區李七庄四號房地區打出了著名的四號房伏擊戰,誘日軍進入伏擊圈,不到十分鐘,戰鬥勝利。


隨後,津南支隊發動群眾不交稻穀,保護老百姓連夜搶割稻穀,再把收完的稻穀送到堡壘戶中打捆、藏起來。


神勇的津南支隊手槍隊還潛入到天津市區內襲擊敵人的工廠、倉庫。連續破壞了敵人一八二零部隊倉庫、大陸農場以及西湖泉紗麻廠等,為津南的武裝力量搞到一批槍支、彈藥以及布匹、糧食等軍需物資。


津南支隊像尖刀一樣插入敵人的心臟,以巧妙的戰術,連續襲擊日偽軍,成為天津地區一支重要的抗日力量。抗日戰爭勝利後,津南支隊繼續在黨的領導下活躍在天津周邊地區,襲擾國民黨的後方。天津解放後,津南支隊的戰士們回到了河北地區。儘管這些年他們已經相繼過世,但是有關津南支隊的故事一直傳說至今。


抗日殺奸團:刺客聯盟



1937年平津淪陷以後,不願當亡國奴的天津中學生奮起反抗,他們自發成立了一個秘密組織「抗日殺奸團」,在平津一帶展開了一系列驚心動魄的抗日鋤奸活動。由於年代久遠,事件機密,一直以來不太為外界了解。


抗團最早在天津成立,1938年後,天津抗團的部分成員升學進入北平,隨後將抗團組織發展到北平城內。


抗日殺奸團成立初期,在英租界松壽里租了一間房子,晚上同學們在那抄錄電台的戰況新聞,然後再編印成小報,取名《正字報》,後來又增加了《跋涉》月刊,同學們自己撰寫宣傳抗日的文章在大街小巷裡偷偷傳播。而《跋涉》月刊的名字就是王振鴻起的。


在抗日殺奸團中,有一群非常勇敢的女孩子,她們有許多出自天津的名門世家,比如孫連仲將軍的女兒孫惠書,民國元老熊希齡的外孫女馮健美、鄭孝胥的孫女鄭崑崙,樂仁堂大藥房的大小姐樂倩文、抗日名將宋哲元的女兒等等。那時候這些女孩子也就十幾歲,在刺殺漢奸、火燒日軍棉花庫等行動中,她們擔任掩護工作,她們中的許多人都曾經被捕入獄,在獄中她們結拜姐妹,互相鼓勵。在被押送到北平炮局監獄的火車上,在十幾個日本憲兵荷槍實彈的包圍中,她們大唱抗日歌曲,引起全車廂乘客的詫異和讚揚。


抗日殺奸團的成員由於都是學生,沒有經驗,在行動過程中經常有人被捕。1942年底抗日殺奸團出了叛徒,日本憲兵在天津進行了大規模的搜捕,天津抗日殺奸團的成員幾乎被一網打盡。


抗日殺奸團成員大多出自於天津南開中學、耀華中學等名校,據不完全統計,自1937年到1945年,參加抗日殺奸團的學生一共有五、六百人,被捕入獄的有八十多人,其中有二十多人壯烈犧牲。1945年日本投降以後,抗團被捕的成員全部出獄。


編輯 | 韓振


來源 | 軍報記者、人民日報、人民前線、天津市檔案館、《讀者報》、《世紀》、廣西衛視、天津廣播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津廣播 的精彩文章:

河西君誼大廈火災調查報告公布!主管副區長被建議免職
游泳前這麼做,有效預防損傷!送你實用教程!

TAG:天津廣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