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池莉:不要因「大家都這樣」,就用超負荷學習侵吞孩子的快樂

池莉:不要因「大家都這樣」,就用超負荷學習侵吞孩子的快樂

孩子

 痕

莫染 

00:00/04:09

池莉:當代著名女作家,1957 年生於湖北仙桃。 代表作:《有了快感你就喊》《生活秀》《來來往往》《小姐你早》《不談愛情》《太陽出世》等。

作為文化界的人大代表,她呼喚文化教育界的「工匠精神」,希望國家倡導全民閱讀。身為作家和母親,她把與女兒小亦池的點點滴滴寫成動人的故事。也許人們印象中,她通常是那個全國人大代表,作家「池莉」,不過在池莉的文字里,她所呈現更多的則是一個為女兒成長而殫精竭慮的媽媽。

和「虎媽」模式不同,池莉從不以成才為理由去強迫孩子做不喜歡的事情,她拒絕給孩子上培訓班,處處以孩子的意願為準,甚至經常主動陪著孩子玩樂。她痛恨「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樣的偽真理。池莉表示,自己教育的最終目標,就是讓孩子健康、幸福、快樂。

家庭教育第一步,讓孩子參與進來

幼兒園入園一波三折

小亦池三歲該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做的第一件事是徵求她的意見。小亦池說她特別想上育才幼兒園。育才幼兒園正好就在我們單位附近,是大屋頂紅牆的教會房子,像圖片和動畫片裡頭的房子一樣漂亮,亦池已經多次看見幼兒園的綠樹紅牆鞦韆架了,她非常喜歡。 好吧。那麼我們就去上育才。

可笑的是,我沒有想到,育才幼兒園是市直機關幼兒園,是全市最好的重點幼兒園之一,人接受幹部和官員的孩子,不接受我這個事業編製人員的孩子。作家又怎麼樣?作家這個職業是好聽不好用,中看不中吃的。

平時發表作品,頻頻獲獎,被讀者認出來要求籤名,自我感覺還是良好的,可是一旦遭遇鐵一般的體制現實,立刻就跟霜打了一般,最後我灰心喪氣地與她爸爸商量,說辦事太難了,我們乾脆上別的幼兒園算了。

小亦池也能爆發大能量:孩子的發聲讓我堅持下去

哪裡知道,小亦池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她告訴我:「不!我不上別的!」小亦池理直氣壯地說:「媽媽你不可以直接進去告訴一下幼兒園的人嗎?他們可能不知道我們離得很近,小朋友應該都是就近入園的。」

就近入園?!就近入園是政策規定,小亦池竟然知道並運用得如此恰當!

「你怎麼知道『就近入園』?」

「這是規定呀,楊柳媽媽這樣說,石頭的媽媽也說,你和爸爸總在這麼說呀。」 我破涕為笑。我被小亦池逗樂了。

我覺得我不滿三歲的孩子好生了不起,啥幼兒班都沒有上過,顯然自然成長已經給了她生活能力,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孩子讓我增添了無窮勇氣。小亦池參與家庭事務了,並且有條有理,像模像樣的——驚喜大大提升了我的精神。

終於幾經周折,小亦池的願望實現了!而且,這是小亦池自己參與的決策!小亦池人生第一個明確的社會目標,在她自己的堅持和參與下,得到了圓滿的結果。我們加餐,喝酒,手拉手唱歌。 如願以償的一天終於到來:小亦池要上幼兒園了。

我以為,這就是教育

孩子畢竟是孩子,一般小孩子在媽媽身邊和家裡待習慣了,嘴裡說是喜歡幼兒園,實際上進了幼兒園,最初一刻沒有不彆扭的,開始幾天大哭大鬧不吃不喝的不算奇怪的事。我兩個朋友也陪我們一起來幼兒園,她們同是準備幫我哄孩子的。

不料,我的小亦池,走近我,愉快又平靜地對我說:「媽媽再見!」然後再一個轉身,堅定不移地匯入了屬於她的那個群體。

我的朋友們很吃驚,說:這孩子少有!只有我明白,不是我孩子特別,是我孩子事先就已經知道,她能夠進入育才幼兒園呢,是來之不易的,其中就有她自己的一份努力。如果不是她勇敢地對媽媽要求,給父母建議,不是後來我們有意識地與她進行一次次的討論,而是突然給她斷奶,把她從媽媽身邊扔進一個陌生地方,我想小亦池同樣會畏懼、害怕、哭喊和逃跑。小亦池雖然年紀小,通過與父母共度時艱,她那小小的心眼裡,什麼都明白了。我以為,這就是教育。

千萬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忠告還是誤導?

培養孩子無需如此「急功近利」

我身邊的一群媽媽們,經常邀約我一起去尋找那些據說很成功的幼兒教育老師,當然,口袋裡一定要帶上可觀的鈔票。 為了孩子,我去了。我去了武昌,著名的華師一附中附近的一家幼兒教育早期開發班。去看了青少年宮的各種幼兒培優班。去了神秘地開設在私人家裡的幼兒班。越跑我心越涼,首先是收費高得驚人,同時父母要帶孩子長途跋涉。

上課時候,孩子被嚴加約束,要和其他小朋友一樣端正坐好,不得隨意動彈,必須認真聽講——我的天,才多大的小孩子啊!有個兩歲的孩子一節課坐下來,尿在褲子里了,那個羞辱和絕望啊,哭得氣都要斷了。

原來這就是教育?原來就是將來考上重點大學的起跑線?驚愕與反感,強烈地衝擊著我。父母望子成龍的心情可以理解,可是眼下怎麼就如此急功近利呢?父母們居然深信並接受如此違背天理和常情的教育方式呢?

教育的關鍵是先教好自己

我們自己也是從兒時過來的,我捫心自問,就不難發現我們幼年、童年以及少年時代那些更加自然的成長經歷,其實是最寶貴的,那是我們對世界最初的認識、理解和感情基礎,是我們一生的記憶源泉和個人性格的決定因素。我發現,那些親密撫育我們的人,事實上就是我們一生的老師和榜樣與親人。我自己才是最關鍵的教育。我最關鍵的是首先教育好自己。

讓孩子生命的每一個階段都自然地獲得這個階段應該有的成長經歷和經驗(包括教訓),這就是教育。在孩子任何階段的拔苗助長都是殘害,尤其是人為的、根本就不可能助長的那種拔苗,簡直就是在摧毀生命。

「大家都這樣」真的不是你的借口?

千萬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純粹是一個完全不能夠成立的狗屁邏輯。媽媽們無奈地說:「大家都這樣,社會都這樣,我也不想讓自己和孩子辛苦,但是你不這樣怎麼辦?」潮流的力量太強大了,幾乎人人都被潮流裹挾,身不由己跟著跑。大家都在逼迫自己的孩子學習,用超大量的課本知識全部侵吞孩子自然生長的生命知識和生命快樂。

我再也無力反抗這眾口一詞的巨大現實。我沉默了,我不再試圖說服其他家長。可是我橫下了一條心:我就是要我孩子快樂、健康和幸福。每一天,每時每刻,而不是虛無縹緲的將來。

如果我孩子長大了真的去做廚師,或者就是一個普通的勞動者,只要她自己感到快樂、健康和幸福,那就很好。不管別人怎麼看、怎麼說,我必須嘗試一下維護自己的好夢。我要把撲面而來的這隻「教育」老虎打回去。

如果孩子是合理訴求,你就別說她無理取鬧

也許獨生子女,更需要一隻狗狗

亦池四五歲開始酷愛狗狗。到亦池上學的時候,我和她談了一個「交易」:如果她一年級讀完,學習成績好,各方面都表現不錯,我就獎勵她一隻狗狗。亦池很樂意地答應了。果然,亦池的一年級表現得非常優秀,很快帶上了紅領巾,還當上了班幹部。

我則兌現了我的承諾:有一天亦池放學回家,我讓她瞧瞧門背後藏著什麼?亦池一看,是一隻可愛至極的小狗狗。亦池一下子甩掉書包,興奮得滿臉通紅,抱起小狗狗跳啊唱啊。還給狗狗取名叫皮皮,亦池沒有指望我是當真的,更沒有指望我會踐諾。因為亦池父親堅決不同意養狗。亦池當然不知道,我廢了好大勁才說服她爸爸。

從此,亦池真像對待自己親姐妹一樣對待皮皮,皮皮也就一直是亦池最親密的玩伴,連亦池練琴,皮皮都在一旁認真聽。亦池任何時候不開心,皮皮都可以哄好她。皮皮懂得看亦池神色,知道瘋狂和親熱到什麼程度。對亦池,皮皮起到了我們父母起不到的作用。我們父母總有讓亦池嫌煩或者害怕的時刻,皮皮永遠沒有。

如果孩子想養只寵物,千萬別著急拒絕TA

是的,的確亦池和皮皮在一起會比較貪玩,亦池每天放學回來,首先就是出去遛狗,訓狗,和皮皮玩遊戲。的確,在這些時候,亦池的許多同學,都在寫作業,在校外培優班上課,在沒完沒了地做題。我不斷受到抱怨和批評,包括我的父母,他們也都不贊成我的「糊塗做法」,有一個上學的孩子還養什麼狗啊?!

問題是亦池通過一年級打基礎,已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堂知識複習和作業也都完成了嘛。這不就夠了嗎?獨生子女有一個玩伴,性格都要開朗快樂得多了,你看孩子多快樂呀。快樂有什麼用?! 十六歲以後,亦池的行為說明:快樂有用!養狗有用!太有用了!先前那成群結隊苦苦培優的同學今何在?快樂怎麼就沒有用呢?

剛去英國求學時,具有十年養狗經驗的亦池,在獲得校長的高度信任,把每天清晨遛狗的任務,交給了亦池。亦池出去遛狗,小鎮的英國人驚奇地發現了一個愛狗的中國小女孩,紛紛與亦池打招呼。都是因為有了狗,亦池異國他鄉的求學,有一個氛圍輕鬆的良好開端,亦池的英語自然就流暢起來,亦池對動物植物都充滿興趣和愛心,原來這竟是她的福氣。

我非常慶幸我們頂住了無所不在的社會教育風氣,頂住了中國強大的學校應試教育,頂住了來自親朋好友的提醒警告勸說以及我們自己的搖擺不定,我們始終沒有讓做題和考分佔領孩子的所有時間和所有注意力。讓我的亦池學會了快樂這種偉大的能力。

節選自 池莉 《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羊羊 的精彩文章:

夏天吃瓜指南,什麼人吃什麼瓜來的真是時候
楊東志:「編蓆打簍」,說來簡單容易,做起來卻很繁瑣

TAG:詩羊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