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照片:1874 年的武漢 長江邊還可以看到黃鶴樓

老照片:1874 年的武漢 長江邊還可以看到黃鶴樓

1874年的武漢,可以看到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黃鶴樓矗立在長江邊。歷史上的黃鶴樓也是命運多舛,多次被毀又多次重修。咸豐八年(1858年),原有的黃鶴樓毀於太平天國戰亂。同治七年(1868年),又重修了純木結構的黃鶴樓。不料,光緒十年(1884年),照片中的黃鶴樓毀於一場火災。

武漢三鎮之一的漢口,自古是中國四大名鎮之一,1861年3月漢口正式開埠以後更是繁華。

九省通衢之地,各地商人紛至沓來,並在漢口建起了商會,圖為廣東商會內的戲台。

清康熙末年,江西商人在漢口建起了江西會館,也就是萬壽宮,其中的三層塔樓相當之精美,可惜現在整個漢口萬壽宮已蕩然無存。

江西會館中的大殿鐵柱宮,神龕上方有匾書「西江福主」四個字,供奉的正是江西商幫的「福主」許真君(許遜,晉代道士)。

清朝的男人都要留辮子,大街上總可以看到剃頭匠。

身著冬季朝服,項掛朝珠的漢口道台 ,還戴了一幅眼鏡。

身著官服的提督。

身著官服的騎兵統領。

這些照片是俄羅斯攝影師阿道夫·伊拉莫維奇·鮑耶爾斯基 (Adolf Erazmovich Boiarskii)於1874年在武漢拍攝。1874年正是同治13年,那時候清朝官員坐著轎子出行,一路上鳴鑼開道,威風得很。看到這場面,是不是有種熟悉的味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那些看得見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1972年的台灣 那個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台灣
珍貴老照片 1869年英國攝影師鏡頭下的大清百姓

TAG:那些看得見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