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領導者是這個世界上最孤獨的三個字

領導者是這個世界上最孤獨的三個字

豆友發來一份郵件,大概意思是這樣的:

他今年三十二歲,剛剛成為部門主管,來這家企業的時候自己才二十四歲,用了八年的時間實現了升職加薪的計劃。這本來是好事,可是,高興的似乎只有他一個人。

成了主管之後,以前關係很好的同事突然和自己疏遠了,在辦公室熱情的和對方打招呼,對方只是禮貌性的回應。問起原因來,對方說,他現在已經是領導了,要保持距離。

把好消息分享給昔日的好友,好友聽了之後,只是淡淡的說,恭喜你啊,然後就說自己很忙,掛掉了電話。

他說,他用了八年的時間才升職,完全是憑自己的本事,為什麼就像是做了一件錯事,全世界都不理他了。

看完他的郵件,我突然想起了之前看過的一篇文章,裡面有一段任正非說過的話「我個人的私人生活很痛苦,非常寂寞,找不到人一起玩。和基層員工離得更遠一些,為了公司能夠平衡,我得忍受這種寂寞,忍受這種孤獨。

領導者其實都是如此。

第一次覺得領導者孤獨是看《摩托日記》這部電影,是關於切格瓦拉的故事,但他的孤獨是偉大的,這種偉大不僅成就了他,也成就了一個叫做「古巴」的國家。

後來看蔣勛的《孤獨六講》,對於孤獨,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孤獨是一種沉澱,而孤獨沉澱後的思維是清明。靜坐或冥想有助於找回清明的心。因為不管在身體裡面或外面,雜質一定存在,我們沒辦法讓雜質消失,但可以讓它沉澱,雜質沉澱之後。就會浮現一種清明的狀態,此刻你會覺得頭腦變得非常清晰、非常冷靜。」

作為身居高位的領導者,孤獨是一種必然。這其中有人的劣根性,比如嫉妒、嘲諷和謠言。

「偉大引起嫉妒,嫉妒導致怨毒,怨毒滋生謊言。」而偉大,從來都是高處不勝寒的,沒有人會懂,也不會有人去懂,大家關心的只是自己的錢包。

人性是一個非常奇妙的東西,昔日,你們是好友,無話不談,而現在,你卻突然成了領導,這就像是一種背叛。會出現一種不對等的關係,而這種關係總是伴隨著人們的認知差異。

孤獨的領導者並不是只有一個,而是每個領導者都是孤獨的。只是,理智的領導者知取捨、知進退、知站位。

有時候,孤獨也是一件好事,在被動的孤獨之中,可以對自己所處的環境和團隊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甚至能夠看清一個人。有時候你認識一個人十年,也比不上一瞬間的了解,人的真面目,往往是在偶然間展示出來的。

我要說的是,孤獨沒有什麼不好。使孤獨變得不好,是因為你害怕孤獨。可是我相信,如柏拉圖的寓言,每個人都是被劈開的一半,儘管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哲學對這個問題有不同的解釋,但孤獨絕對是我們一生中無可避免的命題。

柏拉圖有一個很著名的觀點,每一個人都是被上帝劈成了兩半,終其一生,我們都在尋找另一半,只是有的人找的到,有的人找不到,因為被劈開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既然這個世界上大多數人都找不到和自己能夠完美匹配的那一半,所以,大多數人都是孤獨的。

當然,職場中的孤獨還是有些不同的,這種孤獨有一些無可奈何在裡面,雖不致命,但也足以讓人鬱鬱寡歡。

但是,好的領導者還是要幫助員工成為更好的自己,不需要去取悅,而是幫助成長,在成長中和解才是最佳途徑。

作為一個不思考的社會裡的一個思考者,他的心靈是最寂寞、最孤獨的。因為他必須要先能夠忍受,他所發出來的語言,可能是別人聽不懂的、無法接受的,甚至是別人立刻要去指責的。

人和人之間的差距大多都是因為思考,同樣都是員工,思考會決定層次和階層。脫穎而出的領導者一定是一個思考者,既然是一個不思考的社會裡的一個思考者,承受孤獨就是必然。

領導者和員工之間的關係是非常微妙的,中國的傳統模式是領導者在金字塔尖,下面則是員工,員工撐起了領導者。

實際上,這種模式是完全錯誤的。好的領導關係應該是倒金字塔,領導者推動著員工,幫助員工來實現價值。

中國一直以來就是人情社會,但我們需要明白一個道理,所謂的情分,是願意,而不是必須。人們願意和你在一起是情分,不願意和你在一起是本分。不是每一個領導者都可以讓員工滿意,所以,領導者沒必要想盡辦法取悅員工。

如果你想要成為領導者,就必須從學會忍受孤獨開始,擺正心態,就算孤立無援,也要風生水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由與愛之地 的精彩文章:

深閱讀:信息爆炸時代我們如何讀書

TAG:自由與愛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