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此人權傾朝野,留名於千古,為何不敢幹這件事?

此人權傾朝野,留名於千古,為何不敢幹這件事?

慾望是人與生俱來的,慾望的過度膨脹會使不少人栽了跟頭。東漢末年出現了歷史上一個著名的梟雄。他本是東漢末年朝廷之大臣,年少時的他意氣風發朝氣蓬勃有著雄心壯志。起初他也像許多豪傑志士一樣,一心只想成就一番事業,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但當時的東漢朝廷衰微,並且周邊的諸侯都起了叛心。

中原大地又處於了動蕩之中,百姓四處逃竄。於是他放棄了年少之時的想法,但他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抱負。意氣風發的他四處招兵買馬擴充實力,為了能夠得到皇帝的信任和實現自己的理想,他開始替皇帝到處討伐諸侯。

曹操

說到這著大家應該明白此人是誰了吧,他就是聞名於三國時期的曹操。曹操按照自己的計劃一步一步的實現了自己的理想,但是有的人卻一直困惑一件事情。為什麼魏國的建立者是曹丕,卻不是曹操呢,難道是曹操沒來得及嗎?還是有其他的原因呢?按照當時的情況來說,曹操的勢力已經足夠強大,完全可以建立自己的王國。

在曹操的內心深處,他的想法是非常複雜的,但是他之所以沒有走曹丕的那一步,都是源於他的深思熟慮。曹操是一個十分注重聲譽的人,他稱自己是英雄,所以他十分看重自己的面子。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打著東漢皇帝的名義四處討伐擴張,倘若他自立為帝,就等於就向全天下表明了他是謀權篡位的小人,自己的軍事行動更是師出無名了。

雖然當時曹操的勢力比較強大,許多諸侯依舊對他虎視眈眈,如果曹操冒天下之大不韙,那就會給其他諸侯留下把柄,這些諸侯就會抓住千載難逢的機會,打著恢復漢朝的旗號起兵反抗。同時他也會失去民心,曹操十分在乎民心,他很清楚得民心者得天下,就算是征戰在外,他也是嚴令部下不得侵佔老百姓。

當時的曹操雖然勢大,如果盲目採取行動會造成根基不穩,最終導致失敗。曹操懂得這個道理,所以就把這個機會留給了自己的兒子。歷史上都評價曹操是一個十分謹慎的人,從這個問題上可以看出的確如此。他的威名流傳了千年,迄今為止還有不少人稱讚他。倘若當初曹操做了那件事想必也不會得到後人的敬仰。曹操有著長遠的眼光,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記吃不記打 的精彩文章:

所有將領沒猜到盟軍會在諾曼底登陸,希特勒的直覺卻很準確
「鐵拳」要在30米距離擊中坦克,德軍士兵只有一發彈藥一次機會

TAG:記吃不記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