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多地驚現神秘銀行股權轉讓!作價4億,為「世界1000強、亞洲500強」,哪家銀行?誰在轉讓

多地驚現神秘銀行股權轉讓!作價4億,為「世界1000強、亞洲500強」,哪家銀行?誰在轉讓

銀行股權「拋售潮」仍在上演,而這次的主角頗為神秘。

日前,河北、山東、深圳等多地產權交易所掛出了同一則股權轉讓信息——「某銀行4.9%股權轉讓招商公告」,公告對銀行名稱語焉不詳,但簡單介紹了標的銀行的一些財務指標。

根據掛牌公告,轉讓方所持的4.9%股權掛牌價格高達4億元,位於標的銀行前十大股東,受讓方通過此次股權收購成為標的銀行股東後,可以按照章程約定,提名董事人選。

這是哪家銀行?又是哪位股東在掛牌轉讓?券商中國記者通過查詢發現,邯鄲銀行與掛牌公告對標的銀行的描述基本一致,不過是誰在拋售?仍未確定。

疑為邯鄲銀行

掛牌公告稱,標的銀行系一家區域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員工兩千餘人,分行、支行等分支機構共計百餘個,是所在城市規模最大的銀行,監管評級居國內城商行較高水平。

與此同時,該行還是世界千強銀行、亞洲銀行500強、全國城商行30強,並位居全國資產規模1000-2000億元城商行競爭力前10名。

由於公開渠道中並未對獲得上述榮譽的銀行進行一一列示,因此僅以這些介紹並不能判定這是哪家銀行。幸好,掛牌公告的內容不止於此,還對標的銀行的規模、盈利、主要監管指標,甚至股本結構進行了簡單介紹。

規模上看,該行去年末總資產約1500億元,股東權益總額近80億元,存貸款餘額分別為1000餘億元、500餘億元;盈利水平方面,該行近三年平均營業收入約30億元,凈利潤平均約12億元,ROE平均約18%。

券商中國記者查詢發現,從這些指標上看,滿足條件的似乎只有邯鄲銀行。截至去年末,邯鄲銀行資產總額達1515.08億元,股東權益為77.77億元,近三年平均營業凈收入為29.12億元,平均凈利潤則超過12億元。

2017中國銀行家論壇發布的「2017中國商業銀行競爭力排名」中,資產規模1000億元-2000億元城市商業銀行競爭力排名榜單上,邯鄲銀行也位列第五名。該行也符合「員工兩千餘人」、「分行、支行等分支機構共計百餘個」、「所在城市規模最大的銀行」等描述。

此外,邯鄲銀行還滿足了掛牌公告中對標的銀行主要監管指標的描述:去年末不良率不足2%,且近幾年不良率保持不斷下降趨勢,撥備覆蓋率約170%;去年末資本充足率約13%,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和一級資本充足率都近10%。

數據顯示,截至去年末,邯鄲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96%,較年初下降0.02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則為170.62%;去年末該行資本充足率為12.91%,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和一級資本充足率均為9.71%。

是誰在拋售?

據了解,此次轉讓底價根據標的銀行每股凈資產設定。截至6月末,該行每股凈資產為3.2元,轉讓方因此確定以3.1元/股為底價轉讓。

公告也顯示,此次轉讓方所持有4.9%股權,位於標的銀行前十大股東,掛牌價格為4億元。受讓方通過此次股權收購,成為標的銀行股東後,可以按照章程約定,提名董事人選。

按照上述查詢分析,標的銀行大概率為邯鄲銀行。該行2017年年報顯示,截至去年末,邯鄲銀行總股本為26.55萬股,其中持股超過4.9%的共有9名。具體如下表:

在邯鄲銀行目前董事會中,具有股權董事席位的共有7名股東,即該行前七大股東。該行董事會人數也頗為龐大,去年末董事會人數合計14人。

由於持股至少4.9%的股東數量較多,且公開信息中也沒有這些股東打算拋售所持股權的信息,券商中國記者在聯繫各地產權交易所時也都沒能得到確定回復。因此,誰在拋售還未確定。

賣盤多了,買盤在哪兒?

值得注意的是,疑似標的銀行——邯鄲銀行的主要股東中也並沒有出現與《銀行股權管理暫行辦法》中「兩參或一控」要求相悖的企業。因此並不涉及股東企業需要清理超標持股的情況。

所謂「兩參或一控」,是指《銀行股權管理暫行辦法》中重申的關於入股商業銀行數量的限制。具體為:同一投資人及其關聯方、一致行動人作為主要股東參股商業銀行的數量不得超過2家,或控股商業銀行的數量不得超過1家。

在這之前,已有多家企業選擇清理旗下部分銀行持股,以達到《暫行辦法》的要求,其中新華聯就在7月2日同時掛牌轉讓寧夏銀行13.53%股權和大興安嶺農商行18%股權。此外,廣發銀行、寧波銀行、成都農商行、崑崙銀行、上海農商行、江蘇民豐農商行等銀行也遭遇股權轉讓。

「現在的未上市銀行股權轉讓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股東清理超標的銀行持股,來達到股權管理辦法的要求;另一類是為了一些財務上的目的,尤其是投資回報率下降環境下,入股銀行比例比較大的還需要承擔不小的主要股東義務。」一位熱衷於參與地方農信社改制的銀行股東表示。

不過,拋售的另一方面是,清理數量超標銀行股權的企業,目前還要面臨買盤枯竭的障礙。

「現在非金融國企未涉足過金融領域投資的,基本不讓再投資金融板塊了;超標投資金融板塊的民企也都在忙著清理股權、逐步退出。整體的監管導向還是在限制跨業投資,所以接盤人並不多。」北京一金控集團分管股權投資的高管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

另一資深銀行業研究人士也表示,現在找到合適的接盤人並不容易。「要有錢、有意願投銀行、還不能超標,這樣的並不好找;如果是純粹的財務投資,按凈資產入股,還不如直接去二級市場買上市銀行的股票更合適。」

在買盤枯竭的情況下,這些超標的銀行股權如何處理?不少受訪人士認為只能慢慢消化,但監管的大方向不會動搖,規範銀行股權勢在必行。另據了解,銀保監會重點解決存量股東規範問題,並將區別不同情形,給予不同的過渡期。

百萬用戶都在看

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對該平台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國微信號頁面輸入證券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個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輸入基金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基金凈值。

有一種美好習慣,叫做閱後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